最近,匯通達網絡再次迎來價值催化劑——發佈自有品牌集羣戰略,揭開重押供應鏈的戰略版圖,使其以供應鏈爲核心的價值邏輯愈發清晰。
結合看到,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驅動傳統產業變革等。作爲產業互聯網公司,重押供應鏈也是匯通達網絡構建新質生產力,賦能產業發展的根本體現。
在2025年全球金融與ESG可持續發展高峯論壇暨第二屆維港海外卓越機構評選中,匯通達網絡亦憑藉在加速鄉村經濟數字化升級、提升下沉市場零售店效益、推動農產品出村進城等方面的突出表現,榮獲“年度卓越ESG示範企業”殊榮,持續印證其價值所在。
押注供應鏈,等於提升競爭力與賦能力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理解,產業互聯網的本質從來不是簡單的“互聯網+產業”,其重心在於產業,真正產生增量的是通過深度服務實體產業提升產業鏈效率。這一切的落腳點,最終都指向供應鏈的解構與重構,意味着只有具備供應鏈實力才能持續發展。
同時,供應鏈建設往往是“難而正確”的長期戰略,其本身也是一種競爭壁壘。
匯通達網絡重押供應鏈實則緊扣產業效率提升的核心命題,並不斷挖深發展護城河,這爲其持續創造價值奠定了基礎。
此外來看,縱觀產業互聯網頭部平臺,供應鏈創新與深耕是其“共同基因”,其往往也是供應鏈標杆企業,比如怡亞通、國聯股份。這進一步印證匯通達網絡走在趨勢正確的路上。
如今,匯通達網絡實現了豐富的品類覆蓋,規模效應逐步顯現,已然展現出不遜色於這些供應鏈標杆企業的實力。比如對標國聯股份來看,其目前擁有10個細分產業的多多平臺,涵蓋15條產業鏈、35個大類,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70億元;匯通達網絡方面,專注家用電器、數碼3C、交通出行、日化、農資等7大行業的品牌賦能,已與100多個行業頭部品牌建立戰略合作,2024年上半年的營收便超過328億元。
疊加匯通達網絡正在加碼押注供應鏈,亦將繼續提升其實力,使其在這條賽道上走得更穩、更遠。
三大供應鏈創新工程,構建新“價值三角”
進一步聚焦匯通達網絡的供應鏈佈局,其實施了三大供應鏈創新工程,正在構建一個更優的供應鏈生態,助力全產業鏈效率的提升,並逐步揭開其面貌。
目前來看,第一是“品牌直通車工程”,即與品牌廠商戰略合作,打造“TOP合作+短鏈+S2B2C數字化工具”的數字供應鏈,重點滿足有品牌偏好的消費者和會員店需求,拉平小縣城與大城市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同時賦能會員店的流量等,提升流通效率。這也是長期以來匯通達網絡在供應鏈上的優勢基本盤,如前文提到其已100多個行業頭部品牌建立戰略合作。
匯通達網絡的賦能成效也是顯著的,以其與蘋果的合作爲例,其建設的蘋果O2O店商品週轉效率提升1倍以上,利潤提升30%以上。
第二是“自有品牌生態羣工程”,通過構建“自有品牌+以需定產+短鏈”的柔性供應鏈,重點滿足有性價比、質價比偏好的消費者和會員店需求,實現“大牌平替”,同步讓產、需無縫銜接,提升產業鏈效率。
還可以看到,匯通達網絡首批發布的9個自有品牌以及其對應新產品,基本上都是基於目標用戶的需求定製開發,讓鄉鎮客戶獲得長期穩定經營的高毛利、高質量的差異化商品,而且據悉其也能夠增加至少30%以上的利潤。
其三是“開放式智慧供應鏈平臺工程”,即通過構建POP供應鏈中樞+AI交易引擎,更好地滿足供需雙方對長尾商品、個性化商品的交易需求。而且,其計劃上遊匯聚10萬個以上的SKU、下遊匯聚10萬個以上的鄉鎮客戶,其體量和輻射能力可見一斑。
按照這樣的發展預期,匯通達網絡所構建的供應鏈生態將充分覆蓋生產方、流通商、消費者的需求,構建共贏的新“價值三角”,從而回應產業互聯網的核心命題——產業鏈效率提升。其也深度契合下沉市場消費升級趨勢,有望憑藉這一完善生態和賦能成效不斷擴大競爭優勢,迎來更多的業務機會和增長空間。
結語
總的來說,產業互聯網不是比拼流量與用戶時長的舊戰場,而是考驗產業鏈價值創造能力的新競賽。隨着供應鏈戰略深化,匯通達網絡的前景更趨明朗。
迴歸資本市場的視角,這場建立在供應鏈上的效率革命終將演化出更大的價值,也使得匯通達網絡站在價值重估的新轉折點上。比如,在三大供應鏈創新工程加持下,其差異化優勢愈發明顯,市場價值將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