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聖陽股份實現5連板,最新報15.51元/股,總市值70.4億元。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表示,相比較當下新能源汽車普遍採用的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具有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高、使用壽命更長、充電速度更快等優勢。
除了固態電池方面的消息外,近期,在AI快速發展的同時,電力相關產業鏈也迎來了新風口。
一方面,國內算力競賽拉開序幕,阿里、字節、騰訊、百度等均有望加大資本開支,大力投入AI,市場對數據中心的需求加大,從而帶動電力需求激增。
數據顯示,阿里雲24自然年Q4的資本開支爲313.7億元,環比大增80%。同時,阿里預計,未來三年在雲和AI基礎設施的投入將超過過去10年的總和。
據彭博給的一致預期,國內大廠2025年合計資本開支將達到154.2億美元,同比增長19.08%。
另一方面,隨着算力需求大幅轉向推理算力,且預期未來的佔比會繼續提升,數據中心的供電系統有了新的要求,柴油發電機、電池等設備的需求增加。
華西證券分析認爲,智算數據中心大規模發展將爲國內電氣設備企業帶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已和頭部互聯網企業有深度綁定、合作經驗的設備供應商有望深度受益;持續看好供需關係緊張的災備電源環節、供配電系統中應用有望持續提升的HVDC環節、以及末端配電的母線替代&監控需求。此外,變壓器、開關設備等需求也將有大規模提升。
華安證券認爲,AIDC推動電力設備容量升級,關注量增、價增環節。
傳統輸配電系統設備技術較爲成熟,如開關櫃、變壓器等環節,成熟路線下的產品價格亦較爲穩定,整 體環節投資跟隨數據中心算力增長通過“量增”擴大規模。不間斷電源環節,涉及多個技術路線,包括交流UPS、高壓直流不間斷電源HVDC和巴拿馬電源等,可關注不同技術路線滲透率結構變化帶來的投資機會。另外如備用電源, 如柴油發電機環節,在產能緊張的情況下,有望在“量增”的同時實現“價增”。
資料顯示,聖陽股份的主要產品包括鋰離子電池及電源系統、鉛蓄電池及系統、新能源儲能系統集成產品及服務等,應用領域包括通信、數據中心、電力等。
據悉,國內IDC備電95%以上選用鉛酸,而數據中心用鉛酸電池近年來未大幅擴產,加上環保要求,短時間新增產能很難,導致目前供需緊張,存在漲價空間。
聖陽股份作爲行業核心廠商,算是趕上了這波AIDC的新風口。
業績上,2024年,聖陽股份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虧損4000萬元-7000萬元,上一年同期虧損7105.05萬元;扣非淨利潤爲6900萬元-9900萬元,上一年同期虧損7875.35萬元。
2021年-2023年,聖陽股份分別實現淨利潤3395.14萬元、1.36億元、1.74億元,同比增長18.52%、301.3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