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球產業鏈格局被重塑。在這一浪潮里,首程控股憑藉敏銳戰略眼光和資源整合能力,以“投資+運營”雙輪驅動模式,構建起覆蓋機器人全產業鏈的生態體系。
這也是其背後的深層價值所在,首程控股通過構建的新生態,展現出不容忽視的積極邊際變化,正在不斷拓寬公司的想象空間。
這不僅讓首程控股收穫了豐厚資本回報併爲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動力,還實現了與停車、園區運營等主營業務的協同增效,成爲產融結合的標杆案例,爲整個行業的破局增長提供了新思路。
一、解決行業痛點:新公司加速機器人場景化落地與供應鏈賦能
2 月21日,首程控股公告成立北京首程機器人產業有限公司(簡稱“機器人公司”),標誌着其從“投資賦能”向“產業運營”縱深拓展。該公司將構建覆蓋機器人全生命週期的綜合服務平臺,目標成爲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特色化產融服務商。
機器人公司通過租賃、銷售代理、行業諮詢、供應鏈管理等業務拓展方式,推動優質機器人企業招引入區和技術產品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首程控股就已經圍繞以上多種重點場景實現了機器人產業的深度佈局,形成了全面的投資版圖。例如,首程控股投資的醫療企業羅森博特,其骨科手術機器人已應用於骨盆骨折治療,精準操作可降低醫療成本30%以上,未來還將向更多三甲醫院拓展。此外,還有更多被投企業的相關產品在首程控股運營的停車場、園區等場景進行應用。此次成立機器人公司,有望與其之前投資的公司進一步加深業務協同,助力被投企業實現業績增長,進一步反哺自身投資業務收益。
此外,機器人公司通過“資本+場景+服務”的多重賦能,以及“產品創新+場景示範”雙輪驅動策略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融資租賃模式降低了中小企業採用機器人技術的門檻,同時爲首程控股提供穩定現金流;另一方面,與機器人基金協同,篩選高潛力項目,推動公司進一步形成“投資-孵化-退出”的良性循環。
二、機器人產業投資:遠期的收益引擎與業務協同
首程控股佈局機器人產業的戰略性抓手,是其核心投資工具——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簡稱“機器人基金”)。
該基金由首程控股聯合北京國管於2023年底發起設立,總規模達100億元,聚焦機器人本體、核心零部件及創新應用領域。截至2025年初,基金已篩選超400個產業鏈項目,投資宇樹科技、銀河通用、未磁科技等數十家高成長企業,其中80%的項目已完成後續融資,部分估值實現翻倍增長。
四足機器人龍頭企業宇樹科技在2024年營收較2023年接近翻番,全球市場份額超60%,穩居行業第一。首程控股通過機器人基金對這類技術領先企業進行早期投資,收穫顯著回報。就像此前投資理想汽車的三隻基金累計收益超70億元,如今機器人基金投資組合中的高潛力項目也在持續釋放價值。
首程控股獨特優勢在於,通過“資本+場景”雙向賦能,將被投企業的技術創新與自身主營業務深度融合。在停車場景,萬勳科技的自動充電機器人已在首都機場、大興機場等交通樞紐停車場測試應用,未來將實現“停車即充電”全流程自動化,提升運營效率。鬆延動力的仿生臉機器人入駐首鋼園六工匯購物廣場,藉助AI大模型實現人機交互,增強消費者體驗,助力商業引流。冷鏈機器人企業粵十機器人在首程協助下落戶北京順義,其研發總部與區域產業需求形成聯動,推動技術本地化應用。
這種“以用促研”的模式,既加速了被投企業的商業化進程,也爲首程控股的主營業務注入科技基因,實現公司停車、園區運營等主業的數智化升級。
三、首程控股:從“空間提供商”到“科技服務商”
首程控股的機器人產業佈局,呈現出“資本賦能產業,產業反哺資本”的閉環邏輯。從長期看,機器人基金投資組合將持續釋放價值;中短期內,新成立的機器人公司通過場景化運營與租賃業務,爲首程控股開闢第二增長曲線。更關鍵的是,機器人技術與停車、園區等主業的協同,正在重構傳統資產的管理模式,使其從“空間提供商”升級爲“科技服務商”。
在北京市建設全球機器人創新高地的政策支持和號召下,首程控股的實踐爲行業提供了產融協同新範式,成爲中國科技產業升級的縮影。未來,隨着具身智能、人機交互等技術進一步突破,首程控股有望在全球機器人產業格局中佔據更重要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