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反彈,截至收盤,滬指升0.14%,深成指升0.67%,創業板指升0.39%,微盤股指數升1.42%,AI方向、人形機器人和消費股輪番表現。全市場成交額12864億元,較上日縮量83億元。
ETF市場赫然分化出兩大陣營,一方資金繼續爆炒港股紅利策略ETF,另一方資金趁中小盤指數企穩,選擇科技股打頭陣,圍繞AI、人形機器人做文章。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具體來看,國泰基金紅利港股ETF和華泰柏瑞基金港股通紅利低波ETF升停,最新溢折率分別為15.31%和14.11%,換手率分別為429%和503%,萬家基金港股央企紅利ETF升5.6%,最新溢折率為15.28%,換手率更是誇張到高達614%。
這不就是妥妥的換了一茬又一茬。
明日港股正式開市,一級市場的申購贖回也會恢復,屆時可以關注相關基金公司最新公佈的當日申購/贖回清單情況,國泰基金紅利港股ETF、華泰柏瑞基金港股通紅利低波ETF和萬家基金港股央企紅利ETF是否設定了申購上限。
另外,今日中小盤指數企穩,資金選擇圍繞泛AI、人形機器人和消費演繹。AI硬件股強勢領升,富國基金通信設備ETF、國泰基金通信ETF分別升4.56%和4.52%。人工智能全線上揚,易方達基金人工智能ETF升3%。
消息面上同樣迎來產業端多個催化劑推動。
OpenAI被爆料重啟解散近四年的人形機器人項目。作為大模型的巨頭,OpenAI正式下場自研人形機器人,或將在人形領域掀起新一輪AI革命。
國內方面,小米也被爆料正在着手搭建自己的GPU萬卡集羣,是由雷軍親自操刀。
知情人士透露:“在AI硬件這件事情上,最核心的是手機而不是眼鏡,小米在這個領域不‘all in’是不可能的。”
前日,宇樹科技發佈四足機器人B2-W相關視頻,整體表現驚豔,刺激相關概念股連續三日局部回暖。
往後看,今年越來越多信息表明AI Agent拐點已至,2025年有望成為AI應用端商業化應用元年,尤其是以美股AI應用公司Applovin、Palantir和Shopify以及博通等的股價接連攀升,表明市場對AI應用的極高預期。
Vanda 研究數據顯示,今年迄今英偉達淨買入金額接近300億美元,超過了SPDR標普500指數ETF(SPY),是散户投資者的心頭好。
展望未來,Vanda高級副總裁Marco Iachini表示,Palantir可能成為2025年的散户熱門。該股在四季度獲得散户投資者的高度關注,在散户淨買入個股中排第九,超過微軟和谷歌母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Palantir是一家專注於大數據分析的美國軟件公司,其開發的平台能夠整合、管理和分析海量數據集,服務於政府和商業領域。
國內以“豆包”為代表的大模型和AI眼鏡等層出不窮的應用動態也引發市資金重點關注。
浙商證券根據“豆包AI主題指數”涵蓋的成分股,按照自由流通市值比重排序,篩選出各主要寬基指數和ETF的“豆包 AI”含量。
從寬基指數來看,科創50指數的“豆包 AI”含量最高(6.1%),其次是科創創業50、創業板50、中證1000等。
A股目前跟蹤科創50指數的ETF產品有11只,其中規模超百億的ETF分別是華夏科創50ETF、易方達科創板50ETF和工銀瑞信科創ETF,最新規模分別為981.64億元、619.89億元和145.7億元。
從行業主題ETF來看,“豆包AI”含量最高的是計算機ETF,相關個股佔其流通市值比重為32.7%,其次是人工智能ETF、大數據ETF 等。
(行業主題 ETF 指數“豆包 AI”含量排序,來源:浙商證券)
目前天弘計算機ETF、國泰計算機ETF的最新規模分別為21.71億元和11億元。易方達人工智能ETF、華夏人工智能AIETF、華富人工智能ETF和平安AI人工智能ETF的最新規模分別為83.29億元、30.41億元、19.17億元和11.13億元。
浙商證券認為,考慮到當前市場處於震盪調整階段,而經濟會議後寬鬆預期升温,以主題熱點為代表的結構性行情有望繼續演繹,AI應用相關概念或具較強彈性。
不過今日國債期貨午後跌幅擴大,30年期主力合約跌0.20%,10年期主力合約跌0.12%。原因是截至年末,降準還沒有落地,提前定價雙降預期的債市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