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就像滾雪球,關鍵是要找到足夠濕的雪,和足夠長的坡。當務之急,是如何找到企業和品牌發展的"長坡厚雪"。 近年來,融入全球治理、落實雙碳目標、引領綠色變革已是全球共識。一方面,在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大潮中,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表現已經成為了衡量企業能否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標準。另一方面,隨着國家2030年戰略及"雙碳"戰略目標的推進,對於關注環境、社會和治理績效的ESG指標,也將成為國內消費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在「商業向善」這條必由之路上,建立可持續商業模式,便是企業發展的"長坡"。
2004年,聯合國在一份名為《在乎者即贏家:連接金融市場與變動中的世界》報吿中首次提出"ESG"概念,並認為"成功的投資有賴於充滿活力的經濟,充滿活力的經濟又有賴於健康的市民社會,而這些最終又都有賴於一個可持續的星球。"
ESG是集合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ety、治理Governance三大概念,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非單一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它突破了最初的投資領域和企業範疇,成為在三大全新維度上更為廣義的理念和實踐導向,並在逐年深化和完善中,給當下及未來投資者們提供更具前瞻力的理性參考:在價值投資的場域裏,企業只有把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統一,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為持續探索人居文脈、深耕居室美學的生活方式品牌,美克在二十多年發展中密切關注城市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可持續未來,與"城市ESG"理念不謀而合,綠色共生的環境、幸福成長的社會、高效創新的治理與品牌戰略制定深度結合,與不同城市文化融合、服務多元生活方式,將更美好的生活理念、更前沿的消費模式、更具前瞻力的生態體驗,列入城市共生計劃。
這意味着,在中國家居企業的ESG治理上,美克先人一步交出了一份優秀答卷。
2022年,在江西贛州南康的美克數創科藝園首次亮相,並於2023年正式開園。依託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平台、強大的研發體系、國際化品牌效應、全球化運營能力,美克數創科藝園鏈接南康區龐大的傢俱產業,並推動南康傢俱產業由傳統造向智能製造的轉型。
2023年,美克贛州數創科藝園內美克ESG社區正式落成開放。作為集結了綠色、藝術和時尚化服務為一體的產城社區,希望以一種新的共生關係重構產業與生活之間的平衡,使人們對於城市發展的關切點從單一維度的經濟增長,轉向城市宜居、社會和諧、城市治理等更多維度的平衡共生。
設計師基於ESG理念,利用現代化建築語言和材料實現了傳統文化與數創智造未來之間的探索與平衡;激發情感共鳴,構建出前衞的綠色智造與城市人文藝術生活的新型共生關係。
美克ESG社區(A座)作為綜合性功能中心,為園區提供綠色、藝術、時尚化服務,與相鄰的兩座圍屋式住宅建築(B座、C座)共同形成了美克ESG產城社區。
建築採用贛南空心式圍屋的傳統元素,運用現代設計形式,整體空間"圍而不閉、別有洞天"。內部為環形四層挑高開放式空間,沉積巖肌理貫穿於樓層之間的攔河立面,弧形牆面的巨幅龜茲壁畫如古畫長卷般在眼前展開,延伸出敍事性設計風格。
美克ESG社區A座
《菱格山水畫》:菱格畫是新疆古代龜茲石窟特有的一種壁畫樣式,出自公元4世紀克孜爾石窟第77窟左甬道券頂,為菱格畫局部。
《人和》雕塑:"人和"雕塑由總設計師馮東明創作,數個大小、高度、角度各不相同的"人"字型變體共同組成,"人和"寓意凝心聚力、共同繁榮、共創美好生活以及ESG社區"和諧發展"的精神內涵,構建具有人文關懷、創新力、可持續的ESG社區文化。
作為以藝術化生活方式提供夢想生活的企業,美克對ESG三個維度的關注和踐行伴隨企業誕生至今,美克始終相信,創造"超越利潤之上的價值"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有長久信念的品牌應有的堅守,ESG與商業收益之間並非互斥的兩極,通過商業創新,找到兩者平衡的新解題思路,是保障企業長久可持續發展的最佳答案。
創新,本就是美克品牌的核心價值引領之一。
2023年5月,美克洞學館作為煥發朝陽區商業活力的重要一環,注入了文創體驗的新元素。通過展示裝置繪畫藝術《2023·捷》,不僅對城市交通設施進行再創作,還為公共藝術介入城市建設提供了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可能性。
藝術家劉蘭芳以城市地鐵交通設施作為創作材料,進行裝置藝術的再創作,達成對城市公共藝術的實踐與探索。作品採用一種"時間維度上的立體主義",用豐富的線條與幾何造型交錯連接,迸發出運動與力量之美。作品中顯示了繁忙都市生活方式帶來的匆忙感和緊繃感,也體現出現代城市因此蓬勃而生的速度、動感與活力,象徵着新時代下科技創新、人工智能以及城市更新的發展速度。
美克作為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化企業,加強ESG推進無疑對企業的增長至關重要,長期、強勁的財務業績,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同步增長,美克成功奠定和諧、綠色、健康的紮實根基,並不斷解鎖通往美好生活"夢想之門",真正抵達美克的"複利時代",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引擎。
綠色發展、低碳創新已經成為全球的共識和風潮,每個人都想參與其中,每個人都熱議不斷。然而,從表面的綠色轉型到真正的綠色實踐,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短期投入和耐心,更是對財力和資源的深度依賴。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ESG不再是選擇題,而是企業成長和進步的必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