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多方出手合力支撐A股脊樑!70餘家上市公司集體出動,林園真金白銀抄底,李蓓再唱多

市場弱勢背景下,監管層、上市公司、央企、國家隊、私募大佬相繼出手提振。

昨晚,在央企發佈回購公吿的同時,深市多家上市公司公吿,終止減持計劃。

70多家上市公司集體出動

昨日晚間,包括宏達電子、創世紀、振芯科技、華測導航、振芯科技等70餘家深市公司披露股東提前終止減持計劃、自願承諾不減持及延長鎖定期的相關公吿。其中43家公司系股東自願承諾不減持或延長限售股鎖定期。

具體來看,承諾不減持的上市企業包括固德威、興蓉環境、中旗股份、萬馬科技、創世紀、聚力文化、荃銀高科、高瀾股份、華鵬飛、生益電子、隆華新材、凱發電氣、合康新能、凱普生物、迦南科技、東鵬控股、泰坦科技、中穎電子、華測導航、崧盛股份、研奧股份、開潤股份、美瑞新材、安控科技、新開源、九典制藥、拓斯達、宇瞳光學、建新股份、硅寶科技、惠雲鈦業、龍利得、邁克生物、宏達電子、博彙股份、安科瑞、譜尼測試、永利股份、日科化學、隆華科技、橫河精密、滬寧股份等。

提前終止減持計劃的上市企業包括力星股份、遠方信息、萬訊自控、聯合光電、上海凱寶、海波重科、雷科防務、藥石科技、佰奧智能、卡倍億、誠邁科技、金信諾、振芯科技、貝斯美、東利機械、廣生堂、邁普醫學、錦雞股份、華融化學等。

從公吿來看,上市公司均提及,此次承諾或提前終止減持的行動是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

對此,市場分析指出,上市公司密集披露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等人員自願承諾不減持以及延長鎖定期的相關公吿,充分表明“關鍵少數”對公司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

私募大佬也出手

不僅上市公司對未來充滿信心,私募大佬也用實際行動表示看好。

昨日晚間,林園投資宣佈,即日起該司或實控人林園本人將跟投旗下所有產品新增淨申購額的20%。

不少行業人士表示,20%是一種相對較高的跟投比例,顯示出管理人堅定地看好當下市場,用真假白銀鼓勵投資者一起抄底。

對於具體的操作細節,林園投資相關人員表示,主要是根據淨申購金額按20%比例跟投,不是按照每天去折算,可能會是按照月度或季度區間統計,或者説代銷和直銷產品分開操作,代銷根據渠道相關約定執行,直銷的就是根據自有資金情況去做跟投。

該人員還表示,此時發佈公吿主要是公司認為當下是比較適合進場的時機,“這個機會也不是長期有的”。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目前林園投資旗下運行中產品超過250只,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據媒體報道,林園投資最新規模已達到約300億元。

在此前9月底的路演中,林園曾表示,現在這個位置不見得是最低點,但是我們覺得離最低也不遠了,最大可能也就是還有30%的下跌。但如果往上看,我們覺得是10倍甚至更多。所以從投資性價比來講,現在這個位置是值得投資的,我們現在的策略就是進場,我們開始進場佈局的這種行為已經持續了差不多一年了。現在就是要膽子大,在別人恐懼的時候就是要敢買,這個就叫逆向投資。

對於具體投資的行業,林園表示,根據出生人口下滑、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在未來十年甚至三十年,注重大健康行業,不投消費等受影響的行業。

無獨有偶。另一傢俬募半夏投資也在最新的月報中表示,無論中長期,還是中短期當前都應該看好中國股市。而且,因為當前是中長期和中短期共振的底部,而不僅僅是小週期底部,將來的這一輪中國股市牛市行情的級別,大概率超越5年一遇的級別,可能是10 年甚至20年一遇的級別。

對於市場擔憂的北上資金持續賣出A股,李蓓認為,大概率是一些長線的、決策週期很長、規模特別大的外資機構在持續賣出,這種情況是改變不了的,只有靠時間來消化,等他們賣完。

對於A股來説,近期的利好有點多,且市場已經處於弱勢區間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同時多方合力出手支撐A股脊樑,量變必定會帶來質變,投資者還是應該保持信心。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