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空頭遭暴擊!融券爭議下金帝股份3連板,證監會表態將進一步論證評估規則
格隆匯 09-20 12:29

近日上市首日便“融券做空自己”的金帝股份引發市場關注。

今日金帝股份再度升停,走出3連板,報44.45元,總市值97.39億元。距離上市首日收盤價48.27元還差一個升停的距離。

昨日證監會就上週金帝股份上市首日即遭鉅額融券賣出事件做出迴應。根據目前核查情況,上述融券業務符合當前監管規定,未發現相關主體繞道減持、合謀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針對市場反映的上市公司高管與核心員工參與戰略配售後階段性出借股票的規則,將充分聽取各方意見,進一步論證評估。

上市首日天量融券業務如何發生的?

9月1日,金帝股份正式上市,發行價格21.77元,IPO首日股票最高價為61元,收盤價為48.27元。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當天融券餘量為458.32萬股,也就是説共發生了458.32萬股融券賣出,成交量約佔流通股十分之一,賣出金額達到2.21億元。

巧合的是,金帝股份首發發行結果公吿顯示,公司高管與核心員工參與本次戰略配售設立的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總計兩份,合計獲配470.09萬股,獲配金額為1.02億元,限售期為12個月。

對比金帝股份上市當日融券餘額與其資管計劃規模,兩者相差僅11.77萬股。

因此,金帝股份“融券做空自己”話題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

有市場聲音一度猜測,金帝股份上市首日被融券賣出的458萬多股正是來自戰略配售限售股。

這個猜測昨日得到了證實,這些股票確實是該公司高管和員工持有的戰略配售限售股。這些股票雖然限售,但只是不允許本人賣,然而,可以通過轉融通借給券商。

證監會:將進一步論證評估戰配限售股出借規則

根據證監會9月19日的通報,經核查,金帝股份高管與核心員工參與戰略配售後,在上市首日由資管計劃通過轉融通業務將股票出借給證券金融公司,再由證券金融公司轉融券給13家證券公司,124名投資者(包括35名個人投資者、89傢俬募基金)從13家證券公司融券賣出。根據目前核查情況,上述融券業務符合當前監管規定,未發現相關主體繞道減持、合謀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

針對市場質疑戰投出借限售股會否出現繞道減持行為,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稱,證監會對戰略投資者出借證券行為嚴格監管,將充分聽取各方意見,進一步論證評估上市公司高管與核心員工參與戰略配售後階段性出借股票的規則。

證監會還表示:“我會對戰略投資者出借證券行為嚴格監管,明確要求相關主體不得通過任何方式變相減持、不得通過任何方式合謀進行利益輸送,一旦發現將依法嚴肅處理。”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科技產業投資分會副會長兼戰略投資智庫執行主任布娜新表示,該規則的出台就是要加大上市初期流通量,減少新股爆炒。

王驥躍進而指出,為了抑制新股定價和上市後炒作空間,要解決融券券源問題,證監會出台了戰略配售限售股允許融券的制度。

“如果股價升幅過高,就會有融券出現去平抑股價,普遍散户不習慣甚至不知道也不會操作融券交易,這種情況下,如果投資者出現虧損,情緒就會比較大。”王驥躍如是説。

多家上市公司緊急迴應

其實金帝股份的案例並不是孤例。

8月以來,共有45家公司在A股上市,有11家公司上市首日就被大量融券做空。其中,恒達新材的融券費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62.6%。

在9月18日,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動平台上對“融券”這一行為作出迴應。

科淨源於8月11日上市,上市當日股價達到最高128.8元/股之後便逐步回落,截止9月18日,該公司股價一度低至57.8元/股,跌幅達到55.12%,較金帝股份的股價跌幅有過之而無不及。

該公司在被問及“上市第一天是否有通過限售股轉融券進行賣出”時表示,公司未參與融券出借業務,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監管規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禾味業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不存在出借股票給券商做融券業務的情況。不過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其融券餘額從9月7日的222.6萬股升至391.33萬股。

另外,宏德股份18日也表示,經核查公司前十大股東均未參與融券業務。而包括敦煌種業、特變電工、蒙草生態、長春高新等逾10家上市公司18日均紛紛作出澄清,均表示不存在這類行為。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