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匯8月22日丨8月21日,證監會官網顯示,國泰、博時、銀華、鵬華基金等首批申報的科創100ETF,獲得證監會批覆。這是首批跟蹤科創100指數的ETF產品,距離產品上報不足兩週。
科創100ETF是科創板的第二隻寬基指數,跟蹤科創100指數。上交所、中證指數公司宣佈8月7日發佈科創100指數,從科創50樣本以外選取市值中等且流動性較好的100只證券作為樣本,主要編制方案要素與科創50指數整體保持一致,與科創50指數共同構成上證科創板規模指數系列。
科創100是科創板中小市值公司代表,從市值來看,科創100指數公司市值主要集中在200億以下規模,佔比81%,100-200億市值公司佔比52%。從行業劃分來看,佔比超過10%的行業依次為醫藥(29%)、電子(23%)、機械(16%)、計算機(10%)。對比寬基指數,中證1000標的90%市值在50-200億元,和科創100市值結構比較接近。
科創100前十大成分股,孚能科技、睿創微納、芯源微、高測股份、金博股份、拓荊科技、奧特維、愛博醫療、惠泰醫療、華峯測控。
從公募基金持倉看,2023年基金半年報持倉數據顯示,公募基金持倉科創板市值為2880.63億元,佔公募基金總持倉市值比例為9.4%,較2023年Q1提升177.82億元,季度增長6.6%。
分行業來看,二季度公募增持電子、計算機、醫藥與機械設備行業,減持電新與軍工,持倉科創板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子、計算機、電力設備、醫藥生物、機械設備等行業,持倉市值第一的行業為電子行業,持倉市值為1375.94億元,佔總持倉市值比例為47.77%,較上季度增長8.88%;第二為計算機,持倉市值為467.44億元,佔總持倉市值的16.23%,較上季度增長0.52%;其次為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持倉市值為371.01億元,佔總持倉市值的12.88%,較上季度減少4.73%;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增持,持倉佔比分別為8.27%和8.13%;國防軍工遭到減持,持倉佔比為3.83%。
從具體公司來看,今年二季度基金持股市值前十的依次為金山辦公、中芯國際、中微公司、天合光能、傳音控股、瀾起科技、寒武紀-U、晶科能源、拓荊科技、中控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滬深交易所《指數基金開發指引》規則修訂後,將非寬基股票指數產品註冊所需指數發佈時間由6個月縮短為3個月。易方達、國泰、嘉實、華安等4家管理人上報的首批適用新標準的4只ETF產品,也於同日獲批,4只產品所跟蹤指數涉及國證機器人產業、中證全指集成電路及中證全指軟件開發3只指數,相關指數發佈時間均在 3-6 個月之間。
有基金經理對此表示,科創100ETF、新規下的非寬基ETF快速獲批,展現了監管機構活躍資本市場,加快投資端改革,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的改革行動方案正在加快推進和落地。另一方面,作為重要的權益類基金投資品種,今年資金借道股票ETF進入A股市場,展現了公募基金的投資工具價值,推出更多的品種,將進一步豐富ETF投資標的,為普通投資者帶來更豐富多元的資產配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