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光伏龍頭閃崩,劉格菘跌落神壇?

今日,光伏板塊全線下挫,千億巨頭天合光能遭減持放量跌超16%,隆基綠能跌4%續創階段新低。

ETF方面,光伏ETF霸屏跌幅榜前列,其中光伏ETF華安跌3.67%,天弘基金光伏ETF跌3.51%,浦銀安盛基金光伏龍頭、華泰柏瑞基金光伏ETF跌3.43%。

消息面上,上週五盤後,天合光能發佈公吿表示,公司大股東興銀資本及其一致行動人興璟投資擬合計減持不超5.65%的公司股份。

其實在鈣鈦礦技術迎來重大突破消息的刺激上,光伏板塊上週連續兩天逆勢走俏。

但好景不長,上週五網傳一則關於隆基綠能創始人兼總裁李振國認為光伏行業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問題直接帶崩概念股,疊加盤後又有天合光能第一大流通股東再次減持的公吿。

據悉,興銀資本與興璟投資剛於5月22日完成了前一輪減持,本次又拋出了一份更大力度的減持預案。

對比減持數量與持股數量來看,興銀資本次計劃拋售其50%持倉,興璟投資則是清倉式減持

眾所周知,光伏一直是大眾眼中最為內卷的行業之一,尤其是去年還有眾多企業跨界入局,不由人讓人遐想行業是否真的出現了產能過剩的問題。

對此,天合光能最新迴應稱,今天股價大跌主因可能是股東減持導致,目前公司訂單充沛,沒有產能過剩。但被問及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跨界涉及光伏組件領域會不會影響行業的競爭關係,公司並沒有正面回答。

在股東接二連三的減持下,截至今日發稿,天合光能股價累計下跌40%,這意味着一季度加倉的公募基金若還沒離場,持倉已浮虧不少。

截至一季度末,天合光能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華夏上證科創板50指數基金為列第五大流通股東,持股5608.99萬股、較上一季度多增732.62萬股。鄭澄然的廣發高端製造為列第七大流通股東,持股2334.05萬股、較上一季度多增68.84萬股。劉格菘的廣發行業嚴選三年持有為列第十大流通股東,持股1534.56萬股,較上一季度多增215.05萬股。

 

劉格菘高位接盤?

 

廣發行業嚴選三年持有成立於2021年8月26日,買入確認後鎖定期3年,期間不可賣出,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為負40.57%。前十大重倉股基本是新能源相關的個股。

以第一大重倉股晶澳科技的股價走勢來看,自2021年11月創出103元/股高點後一路向下。

在此期間,廣發嚴選三年在2022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持續買入晶澳科技。

對應相關時段的晶澳科技的股價走勢來看,劉格菘踐行了“越低越買”的策略,可惜買在了山腰上,雖然從2022年第三季度後,廣發嚴選三年持有的晶澳科技倉位不變,但是持倉市值一直縮水。

在其他的重倉股隆基綠能和陽光電源也可看到類似的操作路徑。

 

劉格菘堅守新能源

 

儘管如此,廣發“三冠王”劉格菘在今年一季度依舊堅守新能源。

劉格菘曾是冠軍基金經理,在2019年抓住半導體行情,包攬了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益前三名,廣發雙擎升級以121.69%榮登冠軍。奪冠後次年抓住新能源行情,回報率高達60%,一舉打破冠軍魔咒,成為管理規模超700億的頂流明星基金經理。

其實在主動權益基金的投資上,單押某一行業最大的風險就是暴升暴跌,在行業高景氣度的時候,可以盡情享受行業β帶來的高收益率,一旦步入高滲透率,隨之而來的“戴維斯雙殺”也很慘烈。

在新能源進入漫長三年的回調期,劉格菘旗下基金的業績不可避免出現下滑。

以2023年一季報數據來看,劉格菘最新管理規模526.49億雲,旗下管理基金9只。

 

在一季度,劉格菘加倉天合光能969萬股,合計持有4382萬股,如果倉位不變,這意味着劉格菘今日直接浮虧3.44億元。

體現在業績上的表現就是劉格菘今年以來的業績回報率跑不贏滬深300指數,近一年的最大回撤率高達35%。

在今年年初轟轟烈烈的“AI逼空”行情下,有不少基金經理絲滑調倉到AI板塊上,儘管如此,新能源板塊依舊是公募基金的第二大重倉板塊。

劉格菘一季度持倉結構也並沒有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在二季度的投資展望中依舊對光伏、儲能、新能源車方向保持相對樂觀。

他認為經過調整,行業估值水平已在歷史低位,產業鏈的變化在市場定價中未被充分認知和體現。

黎明前的黑暗總是難熬的,光明總會到來,只是不知道基民能陪劉格菘熬多久?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