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首屆中國預防醫學創新峯會暨美年健康創新發展論壇在京舉辦,助推中國預防醫學事業高質量發展
格隆匯 04-17 16:15

4月15日-16日, 首屆中國預防醫學創新峯會暨美年健康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峯會現場,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宣佈成立"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器官功能量化管理分會",美年健康集團聯合北京大學醫學部美年公眾健康研究院共同發佈《美年健康2022年度健康體檢大數據藍皮書》。本次峯會由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指導,美年健康集團和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器官功能量化管理分會共同主辦。行業協會、醫學領域多位知名院士專家、知名院校校長、三甲醫院院長、主任醫師、教授、美年健康集團生態圈核心戰略合作伙伴等大健康產業各領域中堅力量及主流媒體代表共計1000餘人出席峯會。

首屆中國預防醫學創新峯會是中國預防醫學行業首次以"創新"為主題舉辦,集聚了業內有顯著影響力的院士與專家,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本屆峯會上,協會負責人、各位專家學者緊緊圍繞貫徹健康中國國家戰略,聚焦新時代背景下預防醫學發展、大健康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人口老齡化趨勢下的慢性疾病和重大疾病的預防與管理,分享了各自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和健康管理方案,倡導用創新精神、創新方法、創新技術推動我國預防醫學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器官功能量化管理分會"正式成立

峯會現場,舉辦"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器官功能量化管理分會"成立儀式。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副會長李明,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郭毅可,器官功能量化管理分會會長、國家老年醫學中心主任、北京醫院原院長王建業,分會副會長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首席專家、副院長章軍建,分會祕書長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影像醫學科名譽主任陸建平,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江孫芳,美年健康集團董事長俞熔,美年健康集團副董事長郭美玲,美年健康集團總裁徐濤,景三科技創始人兼CEO沈逸凌等領導和專家出席。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器官功能量化管理分會"啟動儀式現場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器官功能量化管理分會是中國第一家專注於器官功能量化管理的專業組織,旨在推動國內器官功能量化管理領域的規範化和標準化,推進相關科研活動,並積極引導先進技術在器官功能評估方面的臨牀應用,從而促進重大疾病的預防,幫助實現智能高效的健康管理模式。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副會長李明發表致辭表示:"人口老齡化加速的現實,增添了中國醫療體系從重治療轉向防治並重的緊迫感,我們追求的不僅是延長壽命,而是延長健康的壽命。器官功能量化管理分會的工作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預防為中心,以健康中國2030願景為指導,聯結企業、政府和學術機構,為完善全民疾病風險控制體系,創新智能高效的健康管理體系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副會長李明發表致辭

器官功能量化管理分會會長、國家老年醫學中心主任、北京醫院原院長王建業發表了以"中國老年人共病-慢病現狀與挑戰"為主題的演講。他指出,健康老齡化促進行動,實際上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一部分。當前我國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老年共病會造成服務成本增加、影響老年人羣健康及生活質量、老年患者生存率明顯下降等危害。應對老年共病面臨的挑戰的指導原則包括:以患者為中心進行完整的人的醫護照料,強調整體化和個體化;目標是為了改善老年人的功能狀態和生活質量;對於共病的處理不是疾病診治的疊加,而是根據老年患者的具體情況來綜合考慮。

器官功能量化管理分會會長、國家老年醫學中心主任、北京醫院原院長王建業發表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器官功能量化管理分會名譽會長樊代明通過視頻表達了對"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器官功能量化管理分會"成立的祝賀。他表示,人體的自然力量由人體不同器官相互間的協調工作、合力運轉而形成。中國健康管理學會成立器官功能量化管理分會,旨在用量化分析方法來評估某個特定器官在人體整體健康及人體自然力形成中發揮的作用,意義非常重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器官功能量化管理分會名譽會長樊代明視頻致辭

美年健康同步舉辦創新發展論壇,提出要成為預防醫學領域科技龍頭企業的發展目標

論壇上,各位與會專家、教授結合各自研究領域發表了具有前瞻性的演講,為本屆論壇帶來了疾病篩查與診療、健康管理領域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最領先的經驗及最廣闊的視野,為我國預防醫學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思路和新啟發。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發表了主題為"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 How Big Data and AI Can Drive a Healthcare Revolution(上醫治未病: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如何驅動人類健康革命)"的主題分享,他表示,Chat GPT人工智能時代,大數據對於醫學健康重要性,已經不是一個未來,不是一個研究性的話題,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信息在預防醫學領域的應用,體現在智能體檢、健康管理、健康促進和精準治療。其中,預防醫學重要的是檢測。郭毅可院士表示參與景三科技的研發工作,通過人工智能和核磁影像的結合,建立腦健康風險模型,可以吿訴我們如何改善腦健康狀態。該項技術是美年健康集團和景三科技聯合研發和推出的"腦睿佳"腦認知和腦卒中風險智能評估產品。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教授發表演講

消化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發表了主題為"慢性胰腺炎臨牀研究20年"的學術分享,呈現了他在慢性胰腺炎領域的豐碩研究成果。李兆申院士表示,經過20年的慢性胰腺炎的系統化體外震波碎石微創治療,和ERCP治療一些研究,李兆申院士團隊無論是在體外震波碎石流程,還是在適應症和併發症預防方面,都做了系統的研究並得到很好的驗證。回顧二十年來研究,李兆申院士團隊明確了病因自然病程,建立了微創治療新體系,也揭示了一些遺傳背景、病醫學關係,形成很大的研究團隊,率先開展體外震波碎石並得到極高的療效和安全性,解決了慢性胰腺治療系列難題。

腫瘤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紅陽教授發表了題為"聚焦臨牀難題,注重應用轉化"的學術報吿,她指出,惡性腫瘤對我國健康中國建設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因此腫瘤的防治和預防篩查、早診早治、科研公關列入了政府的工作報吿。腫瘤的早防精治是全球的重大健康需求。我國發病率較高的肝癌、胃癌、結直腸癌,都有癌前期病變的特點。同時,我國癌症發病率持續增加,並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特徵,加強早診、早篩,是應對癌症年輕化的關鍵。

美年健康集團董事長俞熔發表了以"創新科技引領美年新徵程"為主題的演講,他表示,當前創新科技突飛猛進,以AI大模型為代表的通用科技、基因技術為代表的生物科技、可穿戴設備為代表的健康管理、圍繞新靶點的早篩檢驗技術的四大科技變革可以分析大量的健康數據,識別疾病風險並提供個性化的健康建議,為預防醫學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近年來,美年健康一直在不斷創新,主動擁抱科技變化,不斷引進和研發創新科技產品,在創新科技方面做了大量儲備和研發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藉助AI技術推出腦區AI分割重建的腦健康篩查、AI識別提取計算冠脈鈣化積分、基於AI的X線骨密度篩查、AI 眼底照相分析、AI 評估肺結節的"肺結寧"等系列創新體檢產品,還有藉助新技術如可穿戴設備推出連續14天血糖動態監測的血糖管理產品、藉助基因檢測技術推出Septin9基因甲基化結直腸癌早篩篩查產品,藉助新標誌物檢測技術推出胃腸癌新標誌物分泌型蛋白(CST4)檢測等黑科技創新產品。美年健康未來的發展目標是通過持續創新成為預防醫學領域的科技龍頭。"新標準、新科技、新徵程"是美年健康當下的三大核心主題。美年的"新科技"包含了信息技術IT、數據技術DT、人工智能AI、可穿戴設備 IoT四方面的內容。美年健康即將推出基於基因芯片技術的血管健康套餐,可實現血管的先天風險和未來10年風險的評估。在健康管理方面,美年健康將通過AI賦能,深度整合中醫"治未病"的理念、技術和產品,提升中醫體檢效率,實現中醫智能健康管理的落地。落地AIGC戰略是新徵程的一大目標,美年健康研究院正在與相關科研院所合作,啟動基於AIGC技術在健康體檢行業的應用研究,充分發揮美年健康數據優勢,儘早實現產品化,包括智能主檢、體檢報吿解讀、數字健康人、虛擬健康顧問、智能客服等,為體檢客户帶來更多便利和增值服務。

美年健康集團董事長俞熔發表演講

美年健康集團副董事長郭美玲發表總結致辭,她衷心感謝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對本次峯會給予的全面指導與大力支持,感謝與會各位領導、專家教授以及眾多供應商對大會的傾情支持。她表示,在聚焦疾病前端預防的預防醫學領域,只有不斷實現科技創新突破,才能更好地建設健康中國和科技強國,為人民羣眾創造更多健康福祉,這也是美年健康舉辦首屆中國預防醫學創新峯會暨美年健康創新發展論壇的意義之所在。美年健康作為我國健康產業的領軍企業,未來會一直致力於預防醫學和健康服務的創新發展,以數智化為發展引擎,以健康體檢與生命健康數字化服務平台(生命健康數字孿生人)為雙輪驅動,穩健發展。我們要以此次峯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合作,攜手共進,共同推動中國預防醫療健康產業的繁榮發展!

美年健康集團副董事長郭美玲發表總結致辭

美年健康集團總裁徐濤發表了以"鑄造數字化轉型之基,開拓產品創新之路"為主題的演講,他表示,注重專項疾病篩查與學科建設,推動體檢精細化、個性化、科技化是未來趨勢。信息化管理、數字化營銷、智能化服務將改變健康體檢的服務模式。"產品創新、運營創新和學科創新"將是美年健康未來三年創新工作的整體發展路線。未來,美年健康將持續以"創新+科技" 作為核心驅動,依託學科建設和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推出涵蓋"檢醫保管"在內的覆蓋客户全生命週期的 "專精特新"體檢創新產品,進一步滿足公眾對高品質健康的需求,為客户全生命週期的健康管理保駕護航。美年健康將結合內部數據和外部知識,開發由AI算法模型驅動的個性化體檢,以數智賦能優化個性化體檢和團檢,打造貫徹檢前、檢中、檢後全方位全生命週期的數字化健康管理平台。

美年健康集團總裁徐濤發表演講

此外,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整形外科副主任樊星教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首席專家、副院長章軍建教授,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器官功能量化管理分會祕書長、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影像醫學科名譽主任陸建平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江孫芳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病中心副主任王宇教授、北京協和醫院放射科副主任王怡寧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影像教研室副主任曹崑教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黃崢、上海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特聘研究員薛忠教授、北京國科中小企業科創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宋文明分別以"皮膚科神經痛治療新模式"、"痴呆的血管因素及其干預策略"、"開啟人工智能時代的腹部CT篩查新模式"、"創新與融合——無限健康管理生態"、"肝臟健康管理及慢性肝病預防"、"無對比劑冠脈MRA的臨牀應用"、"MR技術在乳腺疾病的應用"、"心理健康與企業發展和個人健康的相關性及重要應用"、"影像 AI 的模型創新與應用"、"創新一體化服務模式助力醫療科創企業發展"為主題發表學術報吿與分享。

多位行業專家學者作學術報吿與分享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