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搶灘AI、背靠“安防茅”,豪募60億!這家機器人要IPO!

2023年,機器人成為風口,不斷掀起投資熱潮。

近日,一家機器人公司正式衝擊資本市場,杭州海康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康機器人”)遞表創業板,保薦人為中信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海康威視旗下第二家分拆上市的子公司。此前其分拆的螢石網絡已成功在科創板上市,主要聚焦智能家居。

螢石網絡股價圖,圖片來源:格隆匯

若海康機器人能順利推進上市進程,那麼”海康系“的上市公司版圖又將再次擴容

01

 搶灘百億藍海

背靠安防龍頭,海康機器人可以説是十分吸睛,看點頗多。

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來便專注於機器視覺與移動機器人領域,是較早同時佈局機器視覺與移動機器人業務的中國企業。

回顧其發展史,海康機器人前身機器人有限系由海康威視獨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時註冊資本1000萬元。

截至2022年9月30日,海康威視持有發行人60%的股份,系發行人的直接控股股東;中電海康持有海康威視36.08%的股份,系發行人的間接控股股東。青荷投資持有發行人40%股份,其為海康威視跟投計劃對創新業務進行跟投的持股平台。

作為面向全球的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海康機器人的業務聚焦於工業物聯網、智慧物流和智能製造,主要依託公司在相關領域的技術積累,從事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的硬件產品和軟件平台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增值服務。 

眾所周知,如今的全球製造業正在進行新一輪的產業升級,數字化、智能化是主要的進化方向。其中,機器視覺是實現生產過程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關鍵技術,移動機器人是實現物流過程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國家接連出台了相關政策來支持其大力發展,背後的市場藍海亟待發掘。

目前全球領先的機器視覺供應商主要有基恩士、康耐視等,好在伴隨着中國機器視覺技術升級迭代,中國本土品牌市場規模佔比逐年上升,於2020年達到51%,首次超過海外品牌。

GGII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為138.16億元(該數據未包含自動化集成設備規模),同比增長46.79%,預計到2025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349億元。

與此同時,伴隨着技術革新和工業產業革命,移動機器人行業發展加快。據GGII統計,2021年我國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約78.12億元。由於叉車替換需求、倉儲機器人需求等都較為旺盛,預測這一市場規模在2026年將超過373億元。此外,國內移動機器人市場當前的國產化率可達80%以上。

02

 以價換量?淨利潤大增

來看基本面,近年來,海康機器人的盈利能力可謂是“進步神速”。

報吿期內,海康機器人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41億元、15.25億元、27.68億元、28.10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45億元、0.65億元、4.82億元、4.28億元。

具體來看,海康機器人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機器視覺業務和移動機器人業務。公司以直銷模式為主,為客户提供產品交付和解決方案交付。

在機器視覺方面,公司聚焦工業視覺傳感,驅動工業數字化和智能化。當前公司機器視覺有三大硬件產品線:2D視覺產品線、智能ID產品線和3D視覺產品線;軟件方面以VM算法軟件平台為核心,同時正在開發3D視覺應用平台,培養國產視覺應用生態。 

公司機器視覺產品的結構矩陣,圖片來源:招股書

在移動機器人方面,公司聚焦內物流,推動製造業、流通行業的自動化及智能化。截至招股説明書籤署日,公司已發佈新一代移動機器人AMR架構平台 “智能基座”和基於該平台的全新硬件產品,同時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對產品線進行整合,形成了四大硬件產品系列,併發布了第一代低代碼應用開發平台。 

公司移動機器人產品的結構矩陣,圖片來源:招股書

此外,報吿期內,海康機器人還從事無人機及無人機防禦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不過,公司擬將無人機業務部整體轉讓給海康威視。截至招股説明書籤署日,該項交易尚在進行中。

報吿期各期,海康機器人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3.85%、44.55%、44.28%、44.18%出現了逐年下降之勢。隨着行業競爭的加劇,在某種程度上,公司採取了“以價換量”的策略。其中,報吿期內,公司移動機器人產品的均價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波動下滑的趨勢。

海康機器人的發展自然離不開海康威視的扶持

事實上,2020年8月之前,海康機器人未建立獨立的採購和生產體系,公司僅負責產品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採用代工生產模式,主要委託控股股東海康威視下屬負責生產職能的全資子公司海康科技進行採購和生產。

2020年8月開始,公司建立了獨立的採購和生產體系,在杭州市桐廬縣設立了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的生產基地,建立了獨立、完整的組裝產線,僅電裝工序委託給外協加工商海康電子進行。

報吿期內,海康威視及其下屬企業、中國電科下屬企業均為公司主要客户。公司前五大客户新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極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客户A、HAMAKYOREX CO.,LTD.、 客户D、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3

 激進擴產?豪募60億

要知道,身處技術驅動型與技術密集型行業,技術革新頻繁、前期投入高且不確定性大,入局者只有準確研判行業發展趨勢,前瞻性地進行技術研發佈局,有效率地將技術轉化為產品落地,才能突圍。

海康機器人也需要砸錢搞研發。報吿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3.21億元、3.83億元、 4.50億元、4.79億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擁有已授權專利772項,已登記計算機軟件著作權41項。

本次IPO擬募資60億元,主要用於海康機器人智能製造(桐廬)基地項目、海康機器人產品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新一代機器視覺感知技術與產品研發項目等。其中,有9.3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雖説海康機器人乘上風口,背靠“安防茅”,有一定的先發優勢,近年來業績出現高增長,但其經營狀態也有着不可忽視的高壓

例如,公司的應收賬款、存貨存在“雙高”問題。報吿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從2019年的4.62億元增至2022年前9個月的10.68億元;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從2019年的2.62億元增至2022年前9個月的17.28億元。

報吿期內,除2020年度以外,其餘各期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均為負。主要原因是隨着公司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原材料採購與產品備貨相應增加,應收賬款也有所增加,上下游的付款及收款結算存在一定的時間差所致。同時,公司不斷擴充員工團隊,支付了較多的職工薪酬,也增加了經營活動現金流出。此外,報吿期內,公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而資產負債率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

顯而易見,公司正處於成長期,研發和資本投入相對較大,若能順利上市,它獲得的資金活水或能緩解其經營壓力。

04

 結語

伴隨着傳統行業的持續轉型升級,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的市場前景被普遍看好,目前海康機器人在國內相關領域中已有一定的存在感,但放眼國際市場,市場競爭熱度絲毫未減,自身的品牌影響力還亟待提升,畢竟只有擁有核心技術及落地實力、優質客户資源,才能拿下主要市場份額,享受風口下的行業紅利。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