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日,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加速,機構持股紛紛露出水面。
1、景林新進“電子元器件”龍頭
2月27日,電子元器件供應商順絡電子發佈2022年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2.38億元,同比下降7.41%;實現歸母淨利潤4.33億元,同比下降44.81%;每股收益為0.54元。
這是順絡電子自成立以來首次營收負增長,淨利潤跌幅也為上市以來最高。上市15年,公司業績整體呈穩步上升趨勢,期間雖也有過幾次下跌,但淨利潤跌幅最高不曾超過20%。
順絡電子業績低迷,私募巨頭景林資產卻逆勢加倉。年報顯示,景林全球基金“新進”成為第十大流動股東,截至四季度末,持有順絡電子股數為694.98萬股,持有市值為1.82億元。
從機構投資者看,景林全球基金三季度時並未持有順絡電子,由此看,景林是在四季度建倉買入。
“國家隊”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一六零三二組合、社保基金413組合等也現身順絡電子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截至四季度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一六零三二組合四季度增持89.81萬股,持有市值3.12億,社保基金413組合則新晉前十大,持有市值達2.98億。
除此以外,興全基金經理謝治宇等人共同管理的興全趨勢投資持有順絡電子倉位不變,持股數為3985.03萬股,持股市值為10.43億元。
順絡電子是被動電子元器件細分領域的國內龍頭企業。2022年,順絡電子跌超30%。消費電子需求疲軟是導致順絡電子業績驟降的原因。
手機、PC、家電等領域是順絡電子產品的主要下游應用領域。而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不足12億部,全球年出貨量同比下降12%。
順絡電子在年報中直言,受外部環境因素的疊加影響,雖然公司在汽車電子、新能源、儲能市場等新興業務領域取得較好的增長勢頭,但2022年總體業績完成不達預期,銷售額和利潤出現自成立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2、消費電子温和轉暖
在消費電子的產業鏈上,下游為了保證供應資源充足甚至宂餘,通常會向上遊報出高於需求的訂單量,這些上游供應商同樣如此,向更上游廠商要求更大的備貨量。問題在於,最貼近市場的終端廠商也很難判斷市場方向,一旦集體判斷錯誤,就容易引發連鎖反應。
這一輪消費電子寒冬的源頭,就是2021年的芯片短缺和市場需求旺盛,導致廠商錯估了2022年的市場表現而進行大規模的囤貨。
消費電子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產業鏈去庫存。如果智能手機和PC沒有解決庫存水位過高的問題,整個行業也很難走出目前的下行週期,主基調還會是清庫存。
國內某券商資深電子行業分析師表示,消費電子產業鏈庫存實際上在去年四季度發佈了一些新機之後,又面臨新冠病毒感染高峯,所以行業抬升了一些庫存,但年初以來賣得不錯,庫存在一季度會下降,可能上半年行業會持續去庫存。
2022年,消費電子ETF跌超40%。而今年以來,消費電子有所反彈。
近期手機市場較去年年底有所回暖,這主要因為去年年底,很多人處於新冠病毒感染和‘陽康’過程,購買手機的人較少,這部分購機需求推遲到春節後。加上企業促銷、經濟復甦、疫情暫吿段落,人們完全康復等又刺激了一部分購機需求,近期包括手機在內的C端消費市場都有所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電子產業鏈中上游為了擺脱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在消費電子寒冬下,紛紛啟動新業務轉型,新能源汽車、VR、AR、光伏、服務器等新業務成為各企業業績新的增長點。
領益智造預計其2022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7.11%-44.06%至15億-17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1.8億元,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75.88%-100.73%。公司稱,2022年度其聚焦和鞏固消費電子業務優勢,精密功能件、結構件等核心業務保持平穩增長,並積極佈局AR/VR、筆記本電腦等新的消費電子業務領域,持續拓展新能源車、光伏儲能等清潔能源業務,相關業務收入實現快速增長,同時積極落實全球化戰略,海外生產基地盈利能力持續提升等。
安潔科技也披露,預計公司2022年盈利2.6億-3.6億元,同比增長30.59%-80.81%。主要包括受益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客户出貨量增加,其訂單量明顯增加,新能源汽車業務穩步增量,新能源汽車業務佔比不斷提升,以及消費電子國際客户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一體機、VR等消費電子產品應用技術開發創新和產品迭代創新,其單台價值和市場份額增長,帶動公司消費電子業務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實現增長。
3、歸凱減持智能化龍頭中科創達
2月28日,“智能化龍頭”中科創達發佈2022年年報。
從機構穿透圖看,截止至去年四季度末,光嘉實基金一家便持有中科創達2,469.64萬股,按2022年12月30日收盤價算,期末合計參考市值24.77億元。
這兩千多萬股共20只基金持有,其中有8只基金是百億基金經理歸凱旗下。
中科創達是百億基金經理歸凱的愛股,自2020年便持有至今。其中,歸凱管理的實核心成長和嘉實遠見精選兩年持有在去年四季度分別減持了中科創達5.9萬股和11.48萬股,持股數降至493.93萬股和435.57萬股,持股市值分別為4.95億元和4.37億元。歸凱管理的另一隻基金嘉實新興產業持有中科創達股數保持不變,仍為586.18萬股,持股市值為5.88億元。
2022年年報顯示,中科創達2022年營業收入約54.45億元,同比增加31.9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7.69億元,同比增加18.77%。
股價方面,繼去年8月初高點以來,截止至2月28日,中科創達累計跌超37%。昨日發佈年報後,今日股價升超4%。
中科創達是計算機軟件板塊個股,以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業務起家,逐步擴展至智能汽車、智能物聯網等高景氣賽道。
中科創達本次業績大增,部分原因是智能汽車業務實現收入17.93 億元,同比增長46%,遠遠超過智能汽車行業18.8%的平均增長率水平。中科創達亦是智能汽車ETF成分股,今年以來,智能汽車ETF升超13%。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當新能源賽道吿別補貼切換至市場導向後,競爭格局也將悄然從拼營銷、拼人設這些軟實力,進化到拼成本控制、拼技術儲備、拼研發投入等硬實力的階段。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資源會逐步向頭部企業集中,只有真正擁有核心技術、穩步發展的企業才能扛住這波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