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指全天在3100點下方紅盤震盪,收漲0.51%報3089點,深成指漲0.18%,創業板指跌0.11%。兩市情緒相比昨日有所好轉,但依舊屬於地量,個股上漲數超3300只,成交額只有6040億,北上資金淨買入0.9億。2022年,滬指累計下跌15.1%,深成指跌25.8%,創業板指跌29.37%。
盤面上,行業板塊繼續輪動,昨日大漲的醫藥股回落,半導體、有色等板塊跌幅靠前。NFT、Web3概念全天強勢領漲,風語築、天地在線、力盛體育等多股漲停;網絡遊戲股受遊戲版號發放影響,近乎全線上漲,中科雲網3連板;數據確權、預製菜、在線旅遊、豬肉等概念表現活躍,桂發祥錄得3連板;保險、銀行股全線上漲。
具體來看:
互聯網電商概念股表現強勢,焦點科技、跨境通漲停,聯絡互動漲超5%,青木股份、南極電商、若羽臣等跟漲。
消息面上,《2022-2023年中國跨境出口電商行業發展現狀與典型案例研究報吿》顯示,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規模為1.44萬億元,預計2024年有望達到2.95萬億元,相較2021年將實現翻倍增長。
傳媒股拉昇,福石控股漲超16%,三五互聯漲超11%,天地在線、慈文傳媒、北京文化等多股漲停。
西部證券表示,進入賀歲檔後觀影消費出現回暖跡象。隨着全國重點城市疫情防控措施的調整,全國影院營業率也已經快速恢復。而隨着賀歲檔和春節檔得臨近,優質內容供應增加,電影票房或加速回暖,電影板塊或將迎來修復良機。
遊戲股全天走高,遊族網絡、中科雲網、華聞集團等漲停,惠程科技、協創數據漲超6%,華誼兄弟、文投控股等跟漲。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當前遊戲板塊類似18年底,政策/輿論回暖,基本面滯後於政策週期。但19年開始,主要遊戲公司的新品流水、業績不斷超預期,板塊迎來反彈,23年有望演繹19年以來的表現。遊戲行業政策不斷回暖,新品儲備豐富,龍頭公司有望率先復甦。
食品、零售等消費股持續走強,通程控股、新華百貨、人人樂、中興商業、南寧百貨等漲停,上海九百、中央商場漲超6%,國光連鎖、友好集團漲超4%。
歲末年初是傳統消費旺季。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29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商務部將推出多方面促消費舉措,包括針對元旦、春節的促消費活動,以及提升汽車、家電、家居等傳統消費的系列措施。
教育股拉昇,國脈科技快速拉昇漲停,豆神教育漲近7%,全通教育、傳智教育等跟漲。
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其中提到,調整優化校園檢測策略,高等學校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對校內重點人員按照有關規定開展核酸或抗原檢測。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開展師生篩檢、輪檢、抽檢等適宜的核酸檢測,師生出入校門無須提供核酸證明,其他外來人員進入校園須提供核酸證明。
新冠藥概念股回調,眾生藥業跌超8%,海辰藥業、新華製藥、中國醫藥跌超7%,翰宇藥業、廣生堂等跟跌。
鈉離子電池概念股走弱,恆大高新跌超6%,天賜材料、傳藝科技跌超4%,同興環保、當升科技等跟跌。
北向資金方面,北上資金淨流入17.8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23.94億元,深股通淨流出6.14億元。
展望後市,開源證券認為,靜待疫情達峯後,國內經濟將進入“下行末期”甚至走向“復甦初期”,屆時,A股將有望迎來明顯的反轉行情。2023年1月A股有望迎來“春季躁動”,“反攻”行情值得重視。市場不再尋找政策避險,反而更加聚焦:擁有基本面支撐(製造業)、對流動性及風險偏好更具備彈性的成長風格,同時,也將挖掘與經濟復甦共振的高β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