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票類ETF連續12周獲得大量的資金流入
截止11月25日,A股市場ETF最新總規模11852.45億元。
上週ETF整體流入55億元,股票類ETF連續12周獲得大量的資金流入,上週資金流入較多的是寬基,另外科技、新能源類ETF也有10億元左右的淨流入。
從單隻ETF看,南方中證500ETF、華夏上證5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華夏滬深300ETF、鵬揚中證500質量成長ETF、華安黃金ETF、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和華寶中證醫療ETF,上週資金淨流入最多。
南方中證1000ETF、華夏中證100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海富通中證短融ETF、華安創業板50ETF、國泰中證軍工ETF、廣發中證基建工程ETF、華夏恆生ETF、嘉實滬深300ETF、匯添富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ETF上週資金淨流出最多。
二、上週地產ETF上漲,港股互聯網ETF下跌
上週,地產行業利好不斷,11月8日2500億元“第二支箭”支持房地產民營企業發債融資、11月13日“金融十六條”、11月14日銀保監會“保函置換通知”。
11月21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在前期推出的政策性行“保交樓”專項借款的基礎上,將面向6家商業銀行推出2000億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
11月23日,金融支持16條正式官宣。11月24日晚間,地產再度迎來多個利好消息,工行、郵儲、建行等送出授信彈藥,據統計,國有六大行合計授信已超萬億!
上週,地產ETF、基建ETF漲超5%。
11月25日央行宣佈,決定於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此次降準為全面降準,除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機構外,對其他金融機構普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
對於央行年內第二次降準,多位房地產業內專家認為,此次降準在帶來增量中長期資金、釋放更多流動性之餘,更帶來延續寬鬆貨幣的信號意義,房貸利率有望進一步下降。
港股互聯網ETF自10月底開啟強勢反彈後,上週進入調整。港股ETF、香港醫藥ETF跌超7%。
三、基金市場大事件
1、11月25日,證監會官網顯示,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和嘉實基金等8家基金公司上報的首批北證50指數基金正式獲批,北交所駛入指數投資時代。
從8家基金公司上報北證50指數基金到獲批,僅僅4天時間,可謂火速。北證50指數基金獲批面世,將為市場引入增量資金,也有助於投資者參與分享北交所市場中小企業發展成長的紅利機會。
北證50成份指數以2022年4月29日為基期,由北交所規模大、流動性好的具市場代表性的50只上市公司證券組成,以綜合反映市場整體表現。截至2022年11月25日,前十大重倉股為吉林碳谷、連城數控、貝特瑞、穎泰生物、諾思蘭德、森萱醫藥、同力股份、長虹能源、創遠信科、富士達。
2、11月25日,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批覆核准設立蘇新基金,公司經營範圍為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基金銷售、私募資產管理和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業務。核准蘇新基金註冊資本為1.5億元人民幣。
這是時隔6年,銀行系公募基金隊伍迎來的新成員。股權結構顯示,蘇州銀行出資8400萬元,出資比例為56%,為最大股東。蘇州銀行也將繼南京銀行之後,成為江蘇地區第二家拿到公募基金牌照的銀行。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募牌照開放擴容的當下,各類型資管機構開始積極謀求公募基金牌照。
3、11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税務總局發佈“關於公佈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的通知”,宣佈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貴陽等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啟動實施。
4、11月25日,中國證監會宣佈啟動深證100ETF期權上市工作,將按程序批准深交所上市深證100ETF期權。當日晚間,深交所表示,深證100ETF期權已進入上市前準備階段,深交所正按照中國證監會統一部署,會同市場各方紮實做好各項業務和技術準備,確保深證100ETF期權平穩推出。
自2019年以來,深交所先後推出滬深300ETF期權、創業板ETF期權和中證500ETF期權,市場運行平穩,投資交易理性,市場規模穩步增長,經濟功能逐步發揮,得到市場廣泛認可。ETF期權的推出,進一步引導資金增加對應ETF產品配置,助力優質上市公司吸引穩定的中長期投資羣體,獲得更好的成長髮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