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華廈眼科(301267.SZ)正式登陸創業板,其發行定價50.88元/股,對應62.63倍市盈率。上市首日,N華廈股價大幅高開,盤中一度漲至72元/股,截至發稿總市值約377億元。
新股君在《名校背書、毛利率僅次龍頭,“莆田系”闖出一個眼科IPO!》一文中提到,鑑於華廈眼科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的市場地位,且近期醫療板塊整體市場情緒較好,短期內市場或能給予一定溢價空間。
華廈眼科是一家專注於眼科專科醫療服務的大型民營醫療連鎖集團,截至目前,公司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蘇慶燦,其直接持有公司34.05%股份,通過華廈投資間接持有34.1%股份,合計佔比68.16%。
目前,公司在國內開設57家眼科專科醫院,覆蓋17個省及46個城市,2021年公司年門診人次達167.14萬人次,實施眼科手術的手術眼數達29.28萬眼。
同時,在國內開設了23家視光中心,為屈光不正患者提供醫學驗光配鏡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開設的57家眼科專科醫院中,2021年有18家處於虧損狀態,公司利潤主要還是來自廈門眼科中心。
在競爭格局方面,華廈眼科在業內被稱為“全國第二民營眼科醫院”,但其實不論是從營收、門診量、醫院數,還是從全國化程度來看,其與愛爾眼科之間的差距都較為明顯。
經營成果方面,2019年至2022年1-6月,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56億元、25.15億元、30.64億元和15.79億元,相應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18億元、3.34億元、4.55億元和2.36億元,三年歸母淨利潤複合增速超40%。
報吿期各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均高於當期利潤規模,可見公司現金流較為充沛,能夠產生真金白銀的收入。
具體來看,華廈眼科的主營業務由眼科醫療業務、配鏡業務及藥店業務構成,其中眼科醫療服務是主要收入來源,其佔比在9成左右。
報吿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由40.22%增長至47.41%,2021年以來,公司毛利率水平略高於普瑞眼科、何氏眼科,而行業內僅有愛爾眼科毛利率超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