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
1.22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2.25億元(YoY+48.30%),毛利44.15億元(YoY+33.47%),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淨利潤12.11億元(YoY+81.51%),年活躍用戶數爲1.31億人(YoY+20.46%)。2021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6.82億元(YoY+58.30%),毛利潤71.97億元(YoY+46.3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淨利潤爲14.02億元(YoY+91.50%),年活躍用戶數爲1.23億人(YoY+37.31%)。
2.公司自營收入同比增長48.6%,佔總收入的86.4%,藥品、醫療器械、營養保健、滋補養生等品類保持快速增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46.2%,佔總收入的13.6%,其中數字營銷和醫療服務收入佔比持續提升。供應鏈上,使用京東物流全國範圍內20個藥品倉庫和450個非藥品倉庫,冷鏈配送覆蓋全國240個城市。多個國內外的新特藥在京東大藥房實現首發。日均在線問診超過25萬次,使用過醫療服務的用戶購藥頻次和消費金額均遠遠高於平均水平。
3.公司毛利率趨勢上是下降的,但是中長期毛利率定位不變,在25-30%,這個跟長期戰略緊密掛鉤。中短期內商業模式還不成熟,隨着宏觀經濟、監管和醫療賽道做動態調整,期待毛利率可以在25-30%甚至超過30%,隨着規模擴大,品類本身的毛利率也會自然提升。
管理層陳述:
國家在政策上進一步支持數字醫療的發展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了互聯網醫療對數字經濟的重要性,確定了將互聯網醫療作爲獨立業態發展。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提出推動互聯網醫院、互聯網+慢病管理的建設。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和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進一步規範行業發展。公司繼續推動全渠道供應鏈建設在增加商品品類外還加強了疾病科普、專病管理和藥事服務等服務能力。增加跟藥企的合作,加速醫藥品牌的線上化銷售轉型。
已建成嚴肅醫療+家庭健康管理+消費醫療的新型醫療生態,提升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能力。推出專家在線、夜間急診等服務獲得用戶歡迎。與京東集團達成寵物業務的收購協議。
618期間發佈面向企業客戶的企業健康戰略,通過整合醫+藥+檢+險的服務能力,輸出定製化員工健康解決方案。
3月底緊急上線藥品求助登記平臺,在上海地區兩個月內累計接到超過10萬個求助信息,90%以上的有效需求得到解決。
上半年收入增長48.3%,年度活躍用戶數1.31億(比去年同期增加2270 萬),佔京東集團用戶數的比例爲22.6%(去年同期20.4%)。活躍用戶的消費頻次和消費額度同比、環比均維持增長。
自營收入同比增長48.6%,佔總收入的86.4%,藥品、醫療器械、營養保健、滋補養生等品類保持快速增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46.2%,佔總收入的13.6%,其中數字營銷和醫療服務收入佔比持續提升。
供應鏈上,使用京東物流全國範圍內20個藥品倉庫和450個非藥品倉庫,冷鏈配送覆蓋全國240個城市。多個國內外的新特藥在京東大藥房實現首發。
日均在線問診超過25萬次,使用過醫療服務的用戶購藥頻次和消費金額均遠遠高於平均水平。
寵物線上醫院獲得用戶認可 並探索更多相關寵物業務 包括寵物處方藥、處方糧、營養品、驅蟲等品類,形成寵物醫療的線上閉環。
毛利率下降2.5個百分點,由於業務佔比和品類結構變化和促銷影響。藥品收入維持高速增長,但是藥品特別是處方藥的毛利率低於非藥品。醫療器械和保健品毛利率下降 主要由於公司將供應鏈上獲得的利潤讓利給消費者,搶佔用戶心智。
Non-IFRS履約費用率下降0.3個百分點,由於庫存週轉優化和規模效應的提升帶來的單均成本的下降。Non-IFRS 營銷費用下降2.6個百分點,由於推廣和廣告策略的優化,持續進行核心產品的推廣。Non-IFRS淨利潤率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至6%
Q&A:
Q∶面對疫情和經濟形勢的戰略變化和業績展望?用戶數增速放緩但是單用戶消費額提升的原因對監管政策的進展
A∶我們的戰略是長期的,保持連續性。但是疫情和宏觀環境短期內對我們有影響,在正面影響上,疫情促使消費者選擇更多線上消費,逐步培養用戶心智和線上購物習慣。供應鏈能力在疫情期間進一步體現出優勢,近日工信部聯合多個部門共同印發了
“關於加強短缺藥品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中選藥品生產儲備監測工作的通知”,京東健康入選了重點短缺藥品儲備企業名單。疫情也有負面影響,疫情相關物品的銷售基數比較大,增速比其他藥品慢,對第三方商家的履約也造成影響。宏觀經濟上,隨着國家更加重視人口老齡化和慢病管理,我們認爲消費者對線上健康消費的需求增加,我們也在努力解決行業痛點。
監管上,我們跟監管保持緊密溝通,感受到監管機構對互聯網醫療的理解在逐漸加深,對於線上診療和網售處方藥有更多的正面看法。在線上問診上做出必要整改以符合監管要求,比如對首診和複診的要求,現在看服務的轉化率和問診效率是連續的,監管調整對現在業務沒有影響。我們會保持跟監管的溝通,我們的合規在同行中是領先的,有信心在合規的前提下保持業績增長。
復購頻次和ARPU每個季度都在上升,京東集團5.8億的用戶羣體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金礦,我們在持續提升這一塊的用戶滲透率,現在已經提升到22.6%。用戶對於線上尋醫問藥的心智現在更成熟,特別是現在疫情反覆爆發的情況下,用戶質量不斷提升。
Q∶毛利跟營收增速差異的原因和未來展望?藥品品類未來增速?
A∶收入增速超過市場和我們自己的預期。之前給的指引是40%左右,上半年預計佔比更多。因爲當時看監管的不確定性還是很高(預計會影響下半年的業績),所以當時我們內部對上半年的要求更高。
去年上下半年收入佔比是45%∶55%,下半年的基數比較高,比我們當時預計的下半年收入佔比要多。所以今年會更多考慮上半年多做收入,降低下半年的增速壓力 同時也考慮到下半年監管政策可能會正式落地對收入的影響。
上半年和七月份的業績都是很不錯的,但是進入八月份以來,由於宏觀經濟下行明顯,感受到一些銷售壓力,不希望對下半年過度樂觀,保持謹慎。但是,健康需求是剛性的,我們的供應鏈和管理運營具有韌性,我們願意堅持全年收入預期不下調,在39-43%這個區間內。利潤端之前說的是不比去年差,今年在降本增效上取得不錯成績,利潤端會比去年更好,現在的投入也會更加謹慎。
毛利率趨勢上是下降的,但是中長期毛利率定位不變,在25-30%,這個跟長期戰略緊密掛鉤。中短期內商業模式還不成熟,隨着宏觀經濟、監管和醫療賽道做動態調整,期待毛利率可以在25-30%甚至超過30%,隨着規模擴大,品類本身的毛利率也會自然提升。年初做全年規劃的時候,品類毛利率要求維持穩定,現在看這個要求是達到的,1P業務毛利率沒有下降。
毛利率下降首先來自結構的變化,自營佔比提升,commission佔比降低,拉低了服務的增速,其他服務比如數字化營銷、消費醫療等增速超過整體增速。1P佔比提升,是用戶自然選擇的結果,我們甚至更關注商家的運營效果和生態的發展,但是最後的結果是用戶更傾向於自營商品和服務。第二個原因是藥品。藥品收入增速超過50%,處方藥的增速會更快,藥佔比在提升,藥品毛利率低於OTC和非藥品,但是藥品毛利率相比去年有提升,但是還是拉低整體的毛利率水平。不考慮監管要求的情況下,線上用藥的需求是增加的,我們認爲這個趨勢不會改變,藥品增速會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非藥品中除了滋補等品類外,大多數品類的需求也是剛需。
監管上,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在合規的要求上做到行業前列。但是具體的影響還不確定,我們團隊對此保持謹慎樂觀,在合規的基礎上保持收入和利潤增速。
Q∶下半年降本增效的措施和未來毛利率水平?賬上現金的利用計劃,收併購和新業務的規劃
A∶降本增效一直在做,今年上半年做的比較突出,國內很多平臺型企業都有類似的措施。我們的降本增效相對集中在上半年,後面會持續進行,但不會有暴風疾雨式的動作。上半年費用率的下降比較快,但這不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我們長期致力於成爲一個流量入口,提供線上線下一站式醫療服務,如果這種目標可以實現的話,毛利率可以在25-30%之間,費用率在18%左右,利潤端有8-10%的利潤率。這個過程是動態調整的,比如上半年的市場營銷費用比較剋制 下半年可能多花一些費用爲明年的增長做準備,所以下半年的費用不會卡的很緊。
在現金利用上,我們做了一些創投的業務,比如購買寵物相關的資產等,整體的資金使用是穩健和謹慎的,會關注合適的併購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