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多重利好因素加持,美股生物科技股強勁反彈
uSMART盈立智投 08-22 17:04

美股生物科技股近期繼續跑贏大盤。不過,Piper Sandler對擁有1240億美元資產的141只醫療/生物科技專項基金的評估顯示,截至8月17日當週,這些基金出現資金淨流出。

來源:智通財經

以Christopher Raymond爲首的Piper Sandler分析師指出,從歷史上看,資金淨流出和淨流入的時期,分別與生物科技股表現不佳和表現出色的時期重合。他們將該指標稱爲一個關鍵指標。

2.84億美元的淨流出量意味着資產規模下降約0.2%,這使得今年以來的淨流入量收窄至64億美元。與此同時,股票出現資金淨流入,相當於資產增加了約0.1%。

基金出現資金流出與近期生物科技股的復甦形成鮮明對比。據瞭解,生物科技股最近的復甦得益於併購交易的希望重燃、積極的臨牀數據以及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一系列批準。

SPDR標普生物科技ETF(XBI)、生物科技指數ETF-iShares(IBB)在年內分別下跌了24%和16%,表現遜於標普500指數。然而,自6月中旬的低谷以來,XBI反彈了約37%,而IBB回升了約21%,超過同期標普500指數。

由於疫情時期的利潤提振了資產負債表,新冠疫苗和治療藥物製造商正在生物科技行業尋找交易。今年以來,該行業因利率上升而遭受拋售。

今年5月,在$輝瑞(PFE.US)$宣佈以1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偏頭痛藥物製造商Biohaven Pharmaceutical後,生物技術板塊隨即回升。

據報道,$默沙東(MRK.US)$即將達成以400億美元或更高的價格收購專注於癌症治療的生物科技公司$Seagen(SGEN.US)$的協議。不過,蒙特利爾銀行在6月將監管風險列爲該交易的主要風險之一,理由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加強了對大型生物科技和製藥企業併購交易的審查。

然而,普華永道預計今年下半年會有更多的併購交易。普華永道稱:“(聯邦貿易委員會)對大型交易加強審查可能意味着,2022年將是規模在50億至150億美元之間的補強型併購的一年,製藥公司爲了彌補在本十年剩餘時間裏因仿製藥競爭而損失的收入,會進行多次嘗試。”

同時,積極的臨牀數據和FDA的批準也提振了生物科技行業。

本月初,阿裏拉姆製藥(ALNY.US)宣佈其治療轉甲狀腺素蛋白 (ATTR) 澱粉樣變性的候選藥物在3期試驗中達到了主要目標。

這一備受期待的數據數據公佈後,其競爭對手Intellia Therapeutics(NTLA.US)和Ionis Pharmaceuticals(IONS.US)的股價也隨之上漲。這兩家生物科技公司分別與製藥巨頭再生元(REGN.US)、阿斯利康(AZN.US)合作,研發治療轉甲狀腺澱粉樣變性的藥物。

6月,在 FDA 對bluebird bio(BLUE.US)的 β-地中海貧血基因療法進行了有利的審查後,競爭對手Homology Medicines(FIXX.US)和Iovance Biotherapeutics(IOVA.US)的股價也隨之上漲。據悉,該定價達280萬美元的基因療法上週獲得FDA批準,成爲全球最昂貴的藥物。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