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本次缺電影響多大?
格隆匯 08-22 07:34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天風宏觀宋雪濤,作者: 張偉 宋雪濤

這次缺電和去年的成因不同,影響也不同。我們有三個總體判斷:第一,影響週期不會太長,電力供應及工業生產有望在進入深秋及副熱帶高壓減弱後迎來好轉;第二,影響範圍不會太廣,對全國整體供電格局衝擊有限;第三,影響程度不會太大,對8月全國工業生產預計產生0.4-0.6%的衝擊

近期,四川、重慶、浙江、安徽、江蘇等地因電力供應緊張,陸續發佈了有序用電的通知,要求部分工業企業有序用電、錯峯用電,以保障居民正常用電。由於聯想到去年9月能耗雙控疊加煤炭供給緊缺導致的多地限電事件,市場對當前的工業生產存在一定的擔憂。

但我們認為,兩次缺電成因不同,其影響不能同日而語。本次電力緊缺由極端氣候引起,我們判斷週期偏短,對局部地區以及部分行業的工業生產會帶來短暫衝擊,但對全局而言影響有限。隨着副熱帶高壓(下稱“副高”)的減弱,電力供應及工業生產有望在進入深秋及副高減弱後迎來好轉。

一、四川缺電將持續多久?

成因決定缺電的持續性。

如我們一年前的文章《不容忽視的能源真相》,降雨帶的北移和水電的裝機分佈的錯位是本次電力緊缺的根本原因。

根據中國氣象局8月新聞發佈會,今年入夏以來,北半球副熱帶高壓整體較常年同期偏強偏大,造成了北半球多地出現持續高温熱浪事件。

本次四川缺電的本質,就是極端高温乾旱天氣下用電需求激增,疊加來水偏枯導致的電力供需雙緊。根據《四川日報》對8月15日四川電力保供調度會的報道,三“最”疊加導致了四川短期電力供需緊張:

一“最”,是四川面臨着歷史同期最高極端高温。以成都為例,今年入夏以來,最高氣温屢次超出歷史同期峯值,8月上旬以來更是持續走高,8月7-19日,成都最高氣温平均超過歷史峯值4攝氏度。

二“最”,是四川面臨着歷史同期最少降水量。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數據顯示,8月9-18日,我國南方降水明顯低於歷史同期平均水平,尤其是處於長江中上游的四川、重慶降水量甚至較歷史均值低出80%以上。

三“最”,是四川面臨着歷史同期最高電力負荷。根據四川電力保供調度會預計,今年四川全省最大用電負荷將比去年同期增加25%。

四川的發電結構嚴重依賴水電,乾旱對電力供應的衝擊明顯。四川2021年全年發電量4330億千瓦時,其中水電3531億千瓦時,佔比達高達82%,而同期全國發電量中水電佔比僅有15%。從發電裝機容量來看,截至今年6月,水電佔四川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容量的77%,而火電僅有16%,意味着即使是在滿發的情況下,火電也很難對沖水電的缺口。

極端氣候的極端主要體現在某段時間內的氣温、降水超出了歷史統計範圍,但並不會一直持續。隨着漸入深秋以及副高弱化,氣温回落、來水恢復以後,缺電的局面將會有所改善。這與2021年9月由能耗雙控+煤炭緊缺引起的電力供需失衡還是有本質的不同。

二、今年四川缺多少電?

相比往年,四川今年水電發電量已經處於較高水平。今年1-7月,四川水電產量合計2018億千瓦時,同比去年增長22%,明顯高出往年同期水平。我們認為,這可能與能源保供背景下四川外送電力額度增加有直接的關係。今年1-7月,四川共向外省輸出電量977億千瓦時,同比去年增加47%。

四川7月發電已經受到了乾旱氣候的衝擊。正常情況下,三季度是四川水力發電的旺季。2018-2021年,四川7-9月水電發電量佔比分別為90%、89%、92%,明顯高於上半年。而今年7月,在水電發電量仍在走高的情況下,四川水電佔比明顯回落,僅有85%,較季節性水平低5個百分點。這意味着7月開始,四川已經在使用其他發電方式來對水電進行補充,説明在當前情況下,四川對水力的利用程度已經基本打滿。

7月,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平均為1.7萬立方米/秒,僅為2021年同期的65%,與《四川日報》所稱“四川7月來水偏枯四成”基本吻合。而7月四川水電發電量為464億千瓦時,為去年同期118%。按照《四川日報》所稱“四川8月來水偏枯五成”等比例推算,則8月四川水力發電量預計為去年同期的98%,即385億千瓦時。

按照測算結果來看,在充分利用水能、不發生棄水的情況下,今年8月四川水電發電量預計與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也就是説,今年四川8月的電力缺口將主要來自於用電需求,而非水電的供給。

省內需求增加預計帶來80億千瓦時的用電缺口。2021年8月,四川用電量321億千瓦時,如果按照四川電力保供調度會預計的,今年四川全省最大用電負荷比去年同期增加25%測算,則今年8月四川用電量預計約為400億千瓦時,較2021年同期多出約80億千瓦時。

火電預計至少能填補24億千瓦時缺口。7月,四川水力發電頹勢已經初步體現,已經通過加大火力發電規模來進行對沖,四川7月火電發電較去年同期多出24億千瓦時。保守估計下,8月火電能夠提供的額外發電量至少應與7月持平。

因此,考慮到充分利用水能、火電,以及四川用電負荷同比多增25%的情況下,預計8月四川用電缺口約為56億千瓦時,大約佔2021年同期四川本省用電量的17%,約佔四川本省用電量+外送電量的11%。

三、本次缺電影響多大?

1、總體判斷:

首先,我們給出三個總體判斷:

第一,影響的週期不會太長。極端高温乾旱的氣候並不會無休止地持續下去,待氣温、降水恢復後,電力供需的矛盾也會有所收斂。相比於煤炭供給的恢復而言,氣候的彈性顯然更大。

第二,影響的範圍不會太廣。我國整體電力供應以火電為主,因此2021年9月缺煤+能耗雙控對大多數依賴火電的省份都產生了衝擊。今年乾旱目前主要對四川、重慶的水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今年煤炭供給相對充裕,火電運轉正常,因此對全國整體的供電格局衝擊有限。

不過,由於四川還是電力外送的大省,2022年上半年,四川外送電量佔到了全國外送電量的9%,僅次於內蒙古和雲南。如果四川缺電進一步加劇,需要協商調減外送電量,則部分原本接受西電東輸的東部省份可能會受到間接的影響。

第三,影響的程度不會太大。根據上述測算,考慮四川本省用電和外送電力後,缺口大約佔去年同期用電量的11%。再加上其他省份已經開始對四川進行電力援助,四川實際缺口會進一步下降,相當於將四川的電力缺口由多個省份共同來分擔,影響程度不會太大。

2、行業影響:

其次,我們嘗試分析哪些行業受到的影響可能相對較大。

第一,哪些工業生產電力消耗較大?考慮到電、熱、燃、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具有民生屬性,我們僅考察採礦業和製造業。分析2020年全國各行業電力消費數據,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化學產品製造、非金屬礦物製造、交通運輸設備製造分別消費電力13918、8810、3930、1803億千瓦時,佔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總消費量的32%、20%、9%、4%,佔比合計達到65%。

第二,哪些產品在四川產出較多?根據四川2017年投入產出表,採礦業、製造業中,食品煙草、化學產品、通信計算機等電子設備、交通運輸設備的總產出較高,分別佔到了四川採礦業、製造業合計總產出的18%、13%、11%、9%,佔比合計達到51%。

由於目前無法得知四川有序用電方案中的限電名單,故無法準確判斷哪些行業受影響較大。但邏輯上講,無非兩種思路:

第一,從效率最大化的角度考慮,應優先限制高耗電行業用電。因此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產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等高耗電行業將首當其衝。

第二,從公平最大化的角度考慮,應對所有行業平均限制用電。因此,食品煙草製造業、化學產品製造業、通信計算機等電子設備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等在四川產出佔比較大的行業所受到的影響更大。

兩種思路下,化學產品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存在交叉,因此無論採取何種限電方案,這兩個行業大概率會受到較大的衝擊。

3、定量分析:

最後,我們分四種情況來嘗試定量測算本次四川缺電對工業生產的影響。

兩個基礎性假設為:1)本次對四川水電衝擊持續到8月底;2)靜態測算,不考慮由產業鏈傳導引起的間接衝擊。

我們通過兩個維度來建立四種情景假設:

維度一,公平與效率。效率優先情況下,各行業按耗電量佔比承擔限電時長;公平優先情況下,各行業平均承擔限電時長。

維度二,是否與外送省份共擔電量缺口。在四川獨自承擔缺口的情況下,電量缺口占四川去年同期用電量的17%;在與外送省份共擔缺口的情況下,電量缺口占四川去年同期用電量的11%。共擔以後,接受外送省份的工業生產預計會受到間接影響,但考慮多省分擔後對單一省份的影響相對可控,因此我們僅考慮對四川工業生產的衝擊。

測算的基本思路為:

第一步,計算不同情景下,四川各工業行業承擔限電時長的比重;

第二步,根據各行業承擔限電時長比重以及電量缺口占四川去年同期用電量比重,計算四川各行業生產相比去年同期損失程度;

第三步,根據四川各行業產出在全國的佔比,計算全國各行業生產較去年同期的損失程度,加總後得到對全國採礦業+製造業生產的衝擊程度。

根據我們的測算,本次四川缺電對8月全國工業生產可能會產生0.37%-0.57%的衝擊,影響較小。行業方面,如果四川採取優先限制高耗電行業用電的做法,對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制造業影響相對較大,可能分別產生0.09%-0.14%、0.07%-0.11%的衝擊,在四川獨立承擔用電缺口的情況下衝擊較大,而多省共擔則會降低衝擊幅度。

風險提示

極端天氣持續時間超出預期;缺電對產業鏈的影響超出預期;文中測算具有一定主觀性,僅供參考。

報吿來源: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報吿發布時間:2022年8月21日

本資料為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佈,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複製、發表、許可或仿製本資料內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閲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資料授權發佈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本平台不是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吿的發佈平台,所發佈觀點不代表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佈的報吿為準。本資料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吿當日或發佈本資料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資料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