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東曜藥業(1875.HK)半年報會議紀要解讀
uSMART盈立智投 08-17 17:58

總結:

1.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1.82億元,同比增長687%,淨虧損大幅減少到1572萬,縮減了86%,代表公司向好趨勢。管理層表示將會嚴格控制公司財務。如今公司正面臨着融資挑戰,公司藉助自身營銷和CDMO業務,朝着運營和收支平衡積極推進,並致力於今年年底,至多明年實現營業支出平衡,達到正向現金流。2.下半年公司目標持續投入CDMO業務,上半年營業收入2266萬,同比增長94%,項目合計23個,項目交付率100%,由於整個疫情影響,很多訂單出現延後的情況,項目進行收入確認出現一部分問題,期待在下半年完成項目,在手的訂單超過8500萬,目標合約爲近億元,期望在今年年底突破上億的業績。總體來說,公司業務主要爲單抗業務和ADC業務,兩者各佔一半。

3.關於TAA013目前已完成整個438例病患入組招募,接近290例病人出組,整個進展需要各個醫院在這方面的配合,希望能積攢215例臨牀數據進行分析,由於醫院上半年疫情防控,導致整體數據上傳、提交出現延誤,因此項目有一定的延誤。按目前的進程,公司期望在明年的下半年提交BLA,並在2024下半年年獲批上市。

上半年業績亮點及裏程碑

營業收入相比往年進入收穫期,達到1.82億元,同比增長687%(上市產品的銷售+快速增長的CDMO業務+授權金);淨虧損大幅縮減86%,至1572萬元1.產品收入1.04億元

樸欣汀®已覆蓋除西藏以外的全國所有省份和自治區

替至安®成功中選十三省聯盟1,包括河南、山西等、江蘇省及河北省集採續約供應企業

美適亞®與前沿生物合作在艾滋病領域開展市場推廣2.CDMO實現收入2266萬元,同比增長94%·合計23個合作項目,10個項目如期完成交付·14個存續項目及9個新增項目。

與戰略夥伴濟民可信簽署CDMO戰略合作協議3.授權金收入4943萬元。

與科興製藥達成樸欣汀®海外市場授權。

與兆科眼科簽訂TAB014在AMD領域的中國商業化合作授權4.臨牀項目如期進行。

目前公司最主要的臨牀項目是TDM1類ADC項目一TAA013Ⅲ期臨牀試驗病患入組完成。

TAB014與兆科合作完成Ⅲ期臨牀試驗首例受試者入組,公司將繼續負責臨牀階段產品供應及未來上市商業化生產。

運用公司戰略佈局深化產能擴張和ADC領域的深耕細作——推進擴建ADC中試原液生產車間(計劃2022年下半年投產)+推進擴建ADC商業化製劑車間(計劃2023年上半年投產)

投資方面

2022年5.30,完成IPO後首輪股權融資,獲得大股東維梧資本及晟德大藥廠鼎力支持,7月29日完成認購,所得款項淨額約爲4.7億港元(認購價3.15港元/股),已全部到位,公司將會持續優化資本結構,通過多元化融資及戰略合作,大力開展公司戰略轉型及CDMO業務的快速發展。

(1河南、山西、內蒙古、湖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貴州、青海、寧夏、新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十三省(區、市、兵團)組成省際聯盟)

產品管線

主要產品有樸欣汀®+替至安®+TAA013(抗HER2)完成受試入組+與和鉑藥業共同開發的TAC020(創新靶點藥物)進展順利,總體來說,在可負擔範圍之內,研發費用得到很好的優化和控制。

TAA013Ⅲ期臨,完成438例病人入組有289例患者完成整個臨牀治療,超過之前目標中期業績分析215例,目前還在等待第三方專業的確認,預計在今年年底完成中期分析,並在2024下半年預計推向市場。

業務發展

1.樸欣汀®

產品取得優秀的銷售業績,覆蓋除西藏外所有省份,突破將近1億的收入。

每月的業績穩步增長,且已具備大規模應對集採以後商業化生產的能力,按照目前銷售趨勢,銷售勢頭下半年將明顯優於上半年。

積極尋求海外市場的推廣∶已與十多個國家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已完成數個國家註冊申報資料的收集希望能夠通過與科興之間的戰略合作完成樸欣汀®在海外的銷售。

2.替至安®

上半年沒有趕上集採,整體銷售量未達到預期,但成功中選了13省聯盟,江蘇、河北集採續約,期待下半年有大幅增長,目前根據15省市聯盟,簽約訂單已突破千萬。

3.美適亞®甲地醋酸孕酮口服懸浮液

與前沿生物簽訂戰略合作,更精準定位病人羣體,通過細分市場推廣銷售,期待下半年與上半年更好的銷售業績。

4.CDMO業務

營業收入2266萬,同比增長94%,項目合計23個,項目交付率100%·由於整個疫情影響,很多訂單出現延後的情況,項目進行收入確認出現一部分問題,期待在下半年完成項目,在手的訂單超過8500萬,目標合約爲近億元,期望在今年年底突破上億的業績。

總體來說,公司業務主要爲單抗業務和ADC業務,兩者各佔一半。

行業領先的ADC

主要聚焦於ADC服務平臺,通過公司整體的擴建提升,具備ADC完整的供應開發,商業化生產定位全方位的服務,這種優勢在國內稀缺,競爭對手不超過三家,且藉助坐落於蘇州生物醫藥聚集地,希望能更好發揮公司優勢。

通過去年整合調整,ADC服務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快速完成前期到案例申報的時長,其中一個項目提前6個月完成得到客戶高度認可。公司在ADC方面達到了行業領先的地步,具備前期研發團隊,研發能力,強力打造ADC中式的能力及商業化能力,公司順應市場需求,擴展ADC商業化生產車間明年第二季度四月份基本達到滿足任何一個商業化生產的需求和水準,生產產能得到極大保證。商業化生產方面具有競爭優勢

推進樸欣汀®的生產,符合GMP質量體系的能力,能應對合規性

公司擁有符合GMP大規模生物藥生產基地,包括抗體類和ADC類產能突破萬升,建立一地化端到端GMP生產平臺,設計大分子、小分子、偶聯等多個方面,擁有超過120質量團隊滿足以研發到商業化階段整個質量管理體系和GMP的合規性,服務達到100%的成功率

單抗生物藥原液及製劑車間+ADC藥物原液及製劑車間

總體來講,公司涉及具有大規模單抗類和ADC類,從研發,工業化開發,到商業化生產的領域。未來下半年目標持續推進樸欣汀®的銷售;替至安®業績大幅度的提升,到今年年底分別完成抗體類的ADC類大規模的生產。藉助公司差異化的優勢,快速的提升CDMO業務的發展。

財務情況

1.收入

2022上半年收入達1.82億元,基於去年2300多萬,同比增長率達687%產品銷售收入達1.04億元一主要爲核心產品樸欣汀®的商業化銷售

2022年積極拓展CDMO/CMO業務,相關收入達2,266萬元,同比增長率達94%

授權金收入達到4943萬元

2022年上半年產品銷售收入佔57%,相較去年有顯著的提升。

2.成本

營業成本同比增加157%,主要爲部分CDMO項目成本按照履約進度投入法計量;以及自研產品銷量增加,成本隨之增加。

研發費用∶2022上半年研發費用發生共計人民幣70,268千元,同比減少20.82%,主要爲臨牀費用(由於產品管線優化,合作共享等實現相關臨牀試驗成本有效控制),研發材料(由於TAA013項目Ⅲ臨牀入組完成,相關研發材料顯著減少)等同比下降。

銷售費用同比增加526%,主要爲自研產品銷量增加,營銷顧問費用同比增加。

整體經營利潤(虧損),大幅縮減至695萬,去年同期爲-1.15億,收窄94%,最後淨虧損爲1572萬元。除此之外,公司於7月29日順利完成向兩名主要股東根據特別授權予以發行配發新股,獲資約4.7億港元。2022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達到正向,2424萬元。

Q&A∶

Q:關於CDMO業務,目前在ADC項目上技術的儲備如何,能爲客戶提供多少種PELO偶聯,包括各種偶聯方式,抗體,在毒素方面怎麼去合作?

ADC領域是公司差異化的優勢,無論是從ADC前期研發,商業化有很系統的佈局和整體能力的提升,對於ADC偶聯是一個核心的技術,更多的是選擇和能耗的挑戰。目前研發領域偶聯技術不斷的迭代,很多成功的ADC藥品運用傳統的偶聯,如半胱氨酸的偶聯等。一方面公司整個偶聯技術可以實施各種偶聯技術的落實,展示在工藝上的控制。另一方面,工資不斷投入資源開發新的偶聯技術,比如在一些定點位置的偶聯,目前整體開發在按部就班的進行,希望在一定時間向客戶推出技術,公司的技術在全球來講還是位於比較領先的地位,因此在內部驗證以後,會向多個ADC創新藥公司提供該方面服務。

PELO方面,由於具有有高的毒性,公司尋找了更有經驗的合作夥伴,與博瑞醫藥這家小分子深耕細作十幾年上市企業達成戰略合作,他們對ADC研發很感興趣,有豐富的小分子的經驗和很強的商業化生產的能力,相信公司能與他們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同時公司也在積極尋找具有不同PELO商業化能力生產的公司,特別是符合標準的國內GMP,以及歐美GMP的合作方,來共同推進ADC藥物的研發和未來商業化的生產。

Q:以公司目前的人力和產能,大概能同時承接多少項目,包括未來的整個業務擴張和CDMO今年的預期

從公司目前投入的硬件來看,沒有看到任何產能的瓶頸,所以將來如果有項目的落成,從整體硬件、體系建設等方面均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目前市場上並不是有很多CDMO企業能夠承擔臨牀Ⅲ期以及商業化生產的CDMO的項目。公司單抗生產能力突破兩萬升,基於公司產能使用力,提取一半基本可以滿足現流產品的需求,特別是樸欣汀®的生產,接下來至少有1萬升產能來能滿足客戶的臨牀階段的需求,ADC方面更是,這方面的產能是非常領先的。明年第二季度落成之後可以滿足任何品種商業化生產的需求。公司ADC類生產現有團隊有30多人,抗體類的生產團隊則達上百人,可以同時完成大規模3-4項目Ⅲ臨牀,10多個I、Ⅱ期臨牀,公司會在下半年積極落實這樣服務的能力。

Q:下半年CDMO會有較好的進展,全年營收能否做到1個億呢?

目標是這樣的,且公司原有的目標是1.5億基於未完成的合同訂單情況,管理則認爲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Q:公司對比CDMO其它公司像藥明生物和藥明合聯競爭方面有哪些差異化的優勢

藥明生物衆所周知是行業龍頭,從整個來講,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無論是從生產規模,整體體系,藥明目前在國內得到了高度的認可。但市場是很大的,CDMO收入,無論是抗體類,ADC類,整個市場均在不斷的擴展;公司有自己的特色,第一,在ADC佈局上處於領先的地位,這個在國內比較稀缺。在ADC方面不僅不輸於藥明合聯,且未來在第二季度預計還會有亮眼的業績。第二,一方面,雖然藥明生物有很好的發展,但行業對於藥明會有多元化服務提供的趨勢,期待着備選公司出現,因此藥明公司並沒有包攬CDMO整體的市場。另一方面,公司有很好的體系,做事穩重、踏實,成功率高,可以爲客戶提供定製化服務,雖然是小公司,但可以針對客戶的需求,採用定製服務的方式贏得自己在市場的空間。而大機構藥明公司,更多採用的是平臺式服務,不夠細緻,客戶出於需求也會遇到挑戰和不適應。今年上半年不少客戶也是從藥明生物轉出來的,此更證明瞭公司的差異化優勢。總的來說,各有各的優勢,公司認可藥明在行業上的實力,其也是公司學習的榜樣。

Q:包括像智翔醫藥等都是有這方面相對差異化競爭優勢,那麼跟這類企業競爭中有什麼樣的優勢

從領域來講,過去三年ADC領域處於蓬勃發展爆發期,公司所具有的能力,並不是其它衆多如雨後春筍CDMO企業具備的,它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沉澱。

從整個質量體系來說這也不是一朝一夕實現建成公司花了數年的時間,通過產品上市,搭建符合國內GMP標準,得到國家藥監局認可的產品,以使CDMO客戶有更高的認可度和信任度,這是很多CDMO企業不具備的,這也是公司將會持續優化提升的方向。公司不希望靠低價競爭來贏得業務發展,更多是依靠高端,高質量,能讓客戶放心的服務方式,來幫助創新藥產業高質量的發展,這是公司持續關注和加強競爭的策略。

Q:可以更詳細地說明一下“生物藥集採”,是按照靶點,性徵集採嗎,備選的,入組產品可能會有哪些企業的產品呢?

集採提了很長時間,但目前沒有落實的時間點,但公司在樸欣汀®上市後就持續關注集採的進程。從整體來說集採後對於公司能夠很快擴展市場銷售量,佔有率,對公司是利大於弊的情況,但另一方面,整個擴量會確實會對價格收到衝擊,目前市場的推廣情況,公司整體銷售集中在2、3線城市,而整個貝伐單抗的在2、3線城市市場空間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公司會加快在2,3線城市的市場競爭,爲集採做準備。目前公司已經具備集採的能力,這是公司其中的一個優勢,同時公司會持續降低的生產成本以應對集採。除此之外,集採的另一個優勢是,公司的淨利潤不會受到影響,因爲其會大大降低營銷費用,量的擴大對於公司現在樸欣汀®市場推廣以及獲利是非常好的事情,於是公司會積極應對集採的落地,公司在這方面也是非常有信心的。

Q:關於業務流程,最開始客戶提出CDMO需求,公司與他們對接,第二階段客戶發起招售規要讓公司去參標,第三個階段確認跟公司服務,簽訂協議,且會在報表上看到在手訂單的數量,想問一下客戶招投標到公司跟他們簽約這一個流程時間上大概需要多久

這個主要看客戶需求程度,有些客戶在招投標之前就已經有傾向,因此會請參與招標單位做好前期的準備,大概招投標結束後,到完成合同簽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有些很快,在招投標後大概一個星期就完成了,通常大概一般是一個月。一般來說,招投標結束,客戶確定以後,一些實際的工作已經在進行當中,包括更大規模的準備。真正合同的落實不影響項目的進程。

Q:客戶如果需要取消訂單,大概要提早多久?給公司的補償大概是什麼樣的

公司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醫藥研發環境日趨嚴峻,整體上講有一定的收縮目前跟客戶反饋瞭解中很多情況下都是客戶放棄自己做這樣的項目,而轉交給CDMO項目企業的趨勢愈發明顯。公司在與客戶簽訂合同後會有一些調整,以順應市場的一些變化,比如之前新冠項目,根據新冠快速的變化會快速調整。

合同一般會約定如果因爲客戶原因取消,基於投入的人力、物力,材料等費用,公司有權利要求客戶支付相關費用,整個合同一定比例的違約金。另外財務整體情況會受到審覈,接受客戶服務之前,也對客戶進行盡調,以最大程度減少這方面的風險。

Q:TAA013大概上市預期多少,包括未來市場預期是否可以展望一下?

目前已完成整個438例病患入組招募,接近290例病人出組,整個進展需要各個醫院在這方面的配合,希望能積攢215例臨牀數據進行分析,由於醫院上半年疫情防控,導致整體數據,上傳、提交出現了延誤,因此項目有一定的延誤。按目前的進程,公司期望在明年的下半年提交BLA,並在2024下半年年獲批上市。除此之外,這款產品研發時間長,有廣泛的患者基礎,市場覆蓋率很大,銷售量持續攀升。但是新的HER2靶點,ADC Enhertu這款產品整體的效果非常亮眼,預計將來競爭可能會非常激烈。但基於性價比,中國市場尋求病人可負擔性,管理層認爲TAA013獲批後依然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和獲利空間同時公司也在控制生產成本,不像生物類似藥市場比較激烈的事態這款產品面對同類的競爭還是比較小的。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