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的突然“暴雷”,前置倉模式還成立嗎?生鮮市場什麼時候能盈利?……
“我們很少評價友商,做好自己比指點江山更重要,另外,有些人看到一些企業遇到困難就覺得全行業都不行,我們非常不贊成這種簡單的線性思維方式。” 8月11日叮咚買菜二季度財報的電話會議上,創始人兼CEO樑昌霖這樣說。
叮咚買菜二季度財報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收66.3億元,同比去年增長42.8%;淨虧損爲人民幣3450萬元,而2021同季度淨虧損爲19.374億元;Non-GAAP(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2060萬元,首次實現階段性盈利。
對於外界爭議的前置倉模式,樑昌霖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市面上對前置倉的分析有很多,但是大家忘了判斷一個模式的優劣,最重要的關鍵點是看它能否真的滿足用戶需求,是不是順應消費者行爲的變化趨勢。只有用戶的取捨,才決定商業模式的成敗。“我們對前置倉模式有着堅定的信念。“
叮咚買菜財報顯示,二季度66.3億元的總營收中,其中產品收入65.54億元,同比增長42.4%,這得益於平均訂單價增長的推動;服務收入8040萬元,同比增長了88.1%,主要是由於訂閱叮咚會員的客戶數量增加。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長三角區域營收同比增長47.9%,並實現了3.7%的正向經營利潤率。
在成本方面,二季度,叮咚買菜總運營成本和費用爲人民幣66.346億元,同比增長0.8%。其中:
銷售成本爲人民幣45.373億元,同比增長14.4%。毛利率爲31.6%,較2021同期的14.6%有顯著提高。
履行費用爲人民幣15.418億元,同比下降了9.0%。履行費用佔總收入的比例從36.5%下降到23.2%,主要是由於平均訂單價值的增加和一線勞動效率的提高。
銷售和營銷費用爲人民幣1.467億元,同比下降了64.2%,產品開發費用爲2.55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23.7%,這主要是由於在產品開發能力、農業技術、技術數據算法和其他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增加。
截至該季度末,叮咚買菜資金充足,包括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等在內的餘額爲60多億元。
面對這份財報,叮咚買菜在華爾街市場當天雖然下跌1.78%,不過盤後上漲了2.04%。
樑昌霖表示,這幾年友商們幹過了很多業態,而叮咚買菜五年如一日,專注在生鮮和食品的事業上,死磕前置倉商業模式。
“叮咚買菜跟行業裏的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太一樣,我們專注用戶需求,倒逼自己去進步。我們不耍小聰明,死磕商品力,使我們越來越被更多的用戶喜愛。用戶喜愛的公司,我認爲就是有前途的公司。”
數據顯示,二季度,叮咚自有品牌商品銷售額佔比已達到17.5%,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叮咚食品工廠研發與加工,另外叮咚買菜該季度所售賣的商品中,具有市場差異化的特色商品已經有200多個SKU。
叮咚買菜方面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從多方面提升商品和服務方面的護城河,其中包括不斷提高基礎商品品質,尤其是做好生鮮產品和農產品的品控;繼續加大自身的研發和生產能力,持續開發出和市場具有差異化化的叮咚特色商品。同時加強用戶消費趨勢研究力度,繼續提升了商品開發的成功率,繼而開發更多的垂直消費場景,更高效地感知新需求、定義新產品、培育新品牌,以及加速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叮咚買菜還預計,相比疫情前的一季度,三季度運營效率將繼續提升,利潤率也會有顯著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