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維通信(300136):業績符合預期 多元化佈局打造業務新動能
事項:2022 年7 月28 日,信維通信發佈2022 年半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93億元(YoY+20.87%),實現歸母淨利潤1.84 億元(YoY+6.67%),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68 億元(YoY+31.83%)。評論:業績符合預期,經營節奏穩步向上。公司22Q2 單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79 億元(YoY+23.34%),實現歸母淨利潤6291.29 萬元(YoY+9.96%),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5551.53 萬元(YoY+121.67%),在手機、平板等消費電子需求暫時萎靡的情況下,公司通過積極的品類擴張及客户開拓戰略,實現了營業收入的平穩增長,業績節奏符合預期。同時在地緣政治衝擊終端需求,成本壓力依然存在的背景下,公司通過優化完善內部管理,加強成本管控的措施,實現了毛利率的基本穩定,隨着消費電子需求節奏的恢復,及新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預計公司將維持穩健經營的業績節奏,經營規模及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擴張。成熟業務穩健增長,新興業務初見成效,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有望為公司帶來更多業績增量。報吿期內公司持續推進業務轉型及優化,成熟業務(天線、無線充電、EMI/EMC 等)保持穩健增長的同時,新興業務(高精密連接器、被動元器件、汽車互聯產品、LCP、UWB 等)業績規模持續擴大,公司持續拓展智能汽車、智能家居、商業航空等新行業的產品應用。在汽車市場,公司已獲得大眾、東風本田、廣汽本田、一汽紅旗、一汽奔騰、奔馳、長安汽車等汽車廠商的供應資質,正在推進相關產品的研發及項目落地,並與特斯拉、華為、小米、豐田、日產等十幾家汽車廠商進行商務與項目接洽,為公司未來2-3 年汽車互聯業務的快速發展打下基礎。隨着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公司加快打造新的增長極,業務增長將更加多元化,帶來收入節奏及盈利能力的穩健提升。強研發積澱技術底藴,未來有望受益需求端的持續復甦。面對消費電子需求的疲軟,公司積極優化業務結構的同時,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2H1 公司研發投入約3.37 億元,堅持對基礎材料/技術的研究做持續性的投入,提升公司技術競爭力。截至2022 年6 月底,公司已申請專利2208 件,22H1 新增申請專利148 件, 其中5G 天線/LCP/UWB/WPC/BTB 連接器專利分別為59/20/11/48/10 件。今年上半年消費電子整體需求疲軟,據Canalys 數據,22Q1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滑11%,22Q2 預計下滑9%,預計隨着產業鏈庫存水平穩步降低,需求有望回暖,公司在行業低谷期持續堅持基礎材料/技術研發,積澱內功,技術實力持續增強,有望深度受益消費電子需求復甦及新應用場景需求釋放。投資建議:公司當前仍處於業務轉型優化期,新業務處於拓展階段,對整體盈利能力造成一定拖累,我們下調2022-2024 年公司歸母淨利潤預測至7.79/10.32/12.77 億元(2022/2023 年原值為13.77/18.26 億元),對應2022-2024年EPS 為0.80/1.07/1.32 元(2022/2023 年原值為1.42/1.89 元)。參考公司歷史和可比公司估值情況,給予公司2022 年30 倍PE,對應目標價24 元,維持“強推”評級。風險提示:5G 手機換機週期存不確定性;新品拓展不及預期;新冠疫情影響
關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