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為儲能的市場化運營“鋪平道路”。據瞭解,包括中國電建在內的抽水蓄能龍頭企業抓住行業機遇,加快抽水蓄能項目進度,跑出發展“加速度”。
抽水蓄能已被納入國務院加快推進重大投資項目清單,“十四五”期間將要核准219個項目,總投資約1.6萬億元。截至2021年底,我國在建抽水蓄能項目48座、裝機容量6153萬千瓦。
此外,週末據央視消息,從水利部瞭解到,今年以來,我國水利建設的最大亮點就是全面提速。從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的金額來看:
前三個月,完成1077億元,同比增加35%。
前四個月,完成1958億元,同比增加45.5%;
前五個月完成3108億元,同比增加54%。
可以看出,今年1到5月,不僅完成水利投資大幅領先於去年同期,而且領先幅度也在持續擴大。
自去年以來,利好抽水蓄能的政策接連出台,去年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對兩部制電價政策、費用分攤疏導機制等各方關切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9月份印發的《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則從全產業體系提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等。
其中國家能源局發佈的《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產總規模達到1.2億千瓦左右。預計2035年超過3億千瓦,2040年左右達到4億千瓦,國信證券分析師黃秀傑測算得出,“十四五”期間投資增幅達150%,之後投資增速逐漸下降,至2040年總投資約2.1萬億元。
今年6月,國家能源局召開推進抽水蓄能項目開發建設視頻會議,提出加快抽水蓄能項目開發建設,推進抽水蓄能高質量發展。會議明確指出,抽水蓄能是技術較成熟、經濟性較優、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的電力系統綠色低碳清潔靈活調節電源。
業內人士分析,隨着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進入高質量躍升發展階段,抽水蓄能的發展格局正在發展改變。在新發展階段,抽水蓄能有四方面的定位,分別是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支撐、構建風光蓄大型基地的核心依託、構建流域可再生能源一體化基地的重要組成以及規模化拉動經濟發展和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
東莞證券指出,近年來,中國抽水蓄能行業受到國家政策的重點支持。產業鏈方面,抽水蓄能上游主要為設備製造環節,包括水輪機、水泵、發電機、盾構機和其他設備的生產製造,水輪機主要廠商有哈爾濱電氣、東方電氣和浙富控股;水泵主要生產廠商有凌霄泵業、大元泵業和泰福泵業。發電機主要廠商有國投電力、湖北能源華能水電、川投能源和桂冠電力等。抽水蓄能產業鏈中游為電站設計和建設環節,主要有中國電建、中國能建和粵水電。
華福證券許鳴鳴指出,下半年的話,政府投資領域還是在基建這一塊,水利是基建的主要一個投資方向。另外,在十四五規劃當中,有很多比如推進水利建設的工程也會陸續開工,所以相信下半年這方面可能會保持比較高的增速。他認為相關上市公司在下半年還是有比較良好的投資環境和投資機會。
國泰君安表示,中長期規劃看,“十四五”期間水利建設將從防洪、供水、智慧水利和生態修復四大投資方向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議關注水利板塊施工建設及勘察設計優質標的、低估值和新能源基建相關標的。涉及結構體改造的建築材料如防水、管材、玻璃 等也有望受益。
國盛證券指出,“十四五”期間水利投資建設有望延續高景氣,防洪、供水作為核心發展方向投資佔比預計持續超 70%, 智慧水利受政策驅動有望在“十四五”間迎來快速發展期。
安信證券表示,隨着能源結構變化,供電安全提上日程,儲能成為解決用電安全的主要手段。作為儲能最重要的方式,抽水蓄能得到了國家政策大力支持,未來抽水蓄能將進入高速增長,且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的階段。水利水電工程企業擁有抽水蓄能工程建設經營,有大多擁有水電運營資產,佈局抽水蓄能電站可能性較大,未來有望充分受益抽水蓄能發展。
相關概念股:
中國電建(601669.SH):公司2014年募資6億元加碼水電業務,2016年中標安徽阜陽10億市政水利工程。
粵水電(002060.SZ):公司參與6座抽水儲能電站的上下水庫土建、水庫庫岸防護等的工程建設,公司資質等級高,具備先進技術、豐富經驗、工程質量優良。
浙富控股(002266.SZ):公司技術合作方是全球最好的抽水蓄能設計廠商之一,公司未來有能力承接抽水蓄能機組的製造。
寧波能源(600982.SH):主營熱電聯產和抽水蓄能等,2018年獲注11.4億元水電與熱電資產。
申能股份(600642,SH):上海能源龍頭,於2014年8億收購新能源公司,並且在2018年以2.19億元投資衢江抽水蓄能公司,衢江抽水蓄能公司裝機規模為120萬千瓦,將建設4台30萬千瓦抽水蓄能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