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為什麼一定要大力支持汽車消費?
格隆匯 06-24 08:42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付一夫,作者:付一夫

車市再迎利好。

在日前召開的國常會上,高層再度明確了要加大汽車消費的支持力度,並重點部署了一系列任務,政策實施預測今年增加汽車及相關消費約2000億元。消息一出,A股汽車相關板塊應聲大漲,令人振奮。

其實今年以來,汽車消費一直都是利好不斷,中央及地方發放的許多政策“大紅包”,都砸在了汽車上,足以見得高層對於提振汽車消費市場的決心。而背後的深意,同樣值得我們去揣摩。

1

為什麼要如此大費周章地支持汽車消費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近期的車市實在過於低迷,這從數據中可以窺見一斑。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自去年5月份開始,我國汽車當月同比銷量與產量的增速就一直處在較低的增長區間,其中更是有多個月份為同比負增長。尤其是進入2022年3月份以來,我國汽車的銷量與產量更是呈斷崖式下跌,4月份的銷量和產量同比分別下降了47.6%和43.5%。

究其原因,自然在於今年以來國內疫情反彈造成的衝擊。

一方面,長春和上海疫情形勢較為嚴峻,防控力度相對更大,而這兩個城市正是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舉足輕重的“汽車城”,包括一汽、上汽、特斯拉、大眾、通用等在內的中外汽車巨頭,以及多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均坐落於此,由於管控需要,物流供應鏈運行受阻,很多相關企業先後停工停產,致使我國汽車產業鏈遭受重創;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不少人在居家隔離的同時,財富也面臨縮水風險,消費信心和意願大打折扣,傳導到汽車消費上便是購車需求被抑制。

需要指出的是,對於老百姓來説,在汽車上的支出一直都是僅次於住房,而汽車消費亦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重要組成部分,2010~2019年平均佔比達到11.24%,即便近些年略有下滑,也維持在8%~10%。倘若車市持續低迷,勢必會拖累整個消費市場的增長,所以提振汽車消費可謂是刻不容緩。

不僅如此,支持汽車消費還有一層深意,那就是推動產業升級。

説起汽車,或許普通民眾更關心其品牌、性能、價格和外觀,就像電腦和手機那樣,只是一種消費品。然而若是深挖下去,我們會發現汽車產業的體系之龐大、產業鏈之長、製造工序之複雜、對於技術的要求之高等等,遠非電腦或手機所能比擬。

事實上,自工業革命以來,汽車工業就一直是很多國家的一大支柱產業,對世界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影響愈發深遠:從價值上看,汽車既是高價值的產品,又具備大規模的體量,能創造巨大的工業產值;從涉及行業看,汽車絕非孤立存在,包括原材料工業、設備製造業、配套產品業、公路建設業、能源工業、銷售業、交通運輸業在內的眾多領域都與之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從技術上看,汽車是高新技術的結晶,無論是分層燃燒技術、增壓技術,還是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無人駕駛等新興技術,皆可在汽車上得以體現,而汽車工業所覆蓋的技術數量之多、範圍之廣,遠非其他產業所能比擬。如此便決定了汽車在推動技術進步、帶動產業升級方面的引領作用。而若是想要發揮出這些引領作用,必須要依託消費端的拉動,讓整個產業鏈條有效運轉起來。

此外,汽車工業在帶動就業、增進税收、助力貿易等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車市的持續低迷,勢必會給上述種種帶來不利因素。因此,政策密集出台以刺激汽車消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

此次國常會在部署汽車消費具體措施時,又有哪些亮點呢?

第一,活躍二手車市場。

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表明,一個國家汽車產銷量的增長必然要帶動汽車後市場,即二手車市場交易的增長。當前,我國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存量+置換”的階段,二手車市場將大有可為,而政策的明確也是恰逢其時。其意義在於,不僅能盤活二手車存量,又能拉動新車增量,淘汰老舊車廢量,全鏈條激發汽車消費潛力,促進消費的回補。同時,二手車市場的繁榮還能帶動維修、保養、保險、金融等行業發展。

不過就目前而言,我國二手車交易中,仍存在車況、車價不透明的問題,並且缺乏完善的售後保障與規範的交易環境,這些制約因素還需要進一步克服。

第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

新能源汽車堪稱我國汽車產業中最為亮眼的板塊,即便今年上半年汽車產銷雙雙受挫,新能源汽車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從數據上看,今年5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超過40萬輛,同比增長水平超預期恢復至1倍以上;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出口下降趨勢同樣得到扭轉,並得到大幅度反彈,整體勢頭極為迅猛。

當前,發展新能源汽車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對於應對國際產業競爭、推動消費升級與能源轉型、如期實現“雙碳”目標來説皆有重大意義。雖然近些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在逐漸退坡,但是配套政策支持力度和引導卻在不斷強化。此次國常會上特別提到“考慮當前實際研究免徵新能源汽車購置税政策年底到期後延期問題”,相當於穩定了市場預期,有助於在更長的時間裏減輕消費者購車壓力,從而持續提振新能源汽車消費,並帶動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更高質量發展。

第三,支持停車場等建設。

除了汽車消費本身之外,會議還明確了要支持停車場建設,這不僅是“補短板”的有效投資領域,而且是汽車消費的必要支撐,同時還可以改善城市公共秩序與宜居環境,從而增強人民羣眾幸福感和獲得感,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可謂一舉多得。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停車設施建設的整體環境和條件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和改善,可是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隨着我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小汽車進入到千家萬户,然而停車設施的增長速度卻落後於汽車的增長速度,很多城市都存在較大的停車缺口,“停車難、停車亂”仍困擾着不少人。不過在政策的引導下,預計未來這些問題將得到進一步改善,同時還將有望迎來更多社會資本的參與,共同為打通停車“最後一公里”與提振汽車消費而貢獻力量。

3

那麼,未來車市的增長點又在哪裏呢?

在我看來,首當其衝增長點便是三線以下城市和地區的下沉市場。

根據公安部的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79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35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200萬輛,20個城市超300萬輛;其中北京、成都、重慶超過500萬輛,蘇州、上海、鄭州、西安超過400萬輛,武漢、深圳、東莞、天津、杭州、青島、廣州、寧波、佛山、石家莊、臨沂、濟南、長沙等13個城市超過300萬輛。

不難發現的是,汽車保有量與城市經濟發達程度表現為頗為明顯的正相關,越是低線城市,汽車保有量越低,而差距同時也意味着待挖掘的潛力巨大。

事實上,隨着大城市汽車市場的日趨飽和,三四五線城市在引領汽車消費增長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一方面,這些地區城鎮化速度不斷加快,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居民收入增長態勢良好,消費信心更足;另一方面,相比於一二線城市,三四五線城市居民生活節奏更慢,自駕遊、走親訪友、接送孩子等剛性需求強烈,而普遍較低的房價使得他們房貸壓力較小,進而可以把錢花在其他地方。再加上低線城市用車養護成本相對便宜,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裏,下沉市場都將會是決定我國車市走向的關鍵所在。

此外,汽車限購的放寬或許也是促進汽車消費的又一個發力點。

當前,許多消費者並非不具備購買汽車的能力,只是因為限購的影響而無法付諸實踐。不過從近期的動向來看,這一局面有望得到緩解。

今年5月底,在國務院印發的《紮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中明確指出,“各地區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的地區逐步增加汽車增量指標數量、放寬購車人員資格限制,鼓勵實施城區、郊區指標差異化政策”。而從實際情況看,有媒體統計,在全國八個實行長期汽車限購政策的城市中,包括上海、廣州、深圳在內的五個城市已經增發購車指標,總指標增加數達16.5萬個;其中,上海將在年內新增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4萬個,廣州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3萬個購車指標,深圳則直接新增投放2萬個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杭州將一次性配置4萬個小客車指標,天津將增投3.5萬個增量指標。這些舉措既能滿足一部分人的購車用車需求,也能讓汽車消費的潛力得到進一步釋放,着實令人感到歡欣鼓舞。

當然,在政策的持續利好之下,A股汽車板塊也將繼續迎來不錯的投資機會。

考慮到此前新能源汽車與整車領域的漲幅已經足夠大,不宜盲目追漲,建議各位不妨重點關注汽車零部件環節的補漲潛力。其邏輯在於,汽車消費需求提振帶動整車銷量復甦,繼而驅動零部件企業的業績修復。具體涉及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座椅、電子元器件、天幕玻璃等等,把握時機逢低介入,或許可以獲得滿意的回報。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