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證券表示,疫情導致我國公商務旅客出行人數和人次佔比均下降,疫後公商務旅客出行恢復空間較大。經測算,公商務旅客出行的復甦有望爲中國民航業帶來超500億元的增量收入。同時,疫情導致全球飛機停場率提高,在增加運力時,航空公司的優先級爲:現存自有飛機>現存租賃飛機>引進新飛機。航空公司對於新飛機引進持謹慎態度,航空業有望維持高景氣度。
以下爲天風證券最新觀點:
公商務出行恢復空間多大?
美國航空公商務出行恢復程度較低,我們預計2023年可恢復到接近疫情前水平。疫情導致我國公商務旅客出行人數和人次佔比均下降,疫後公商務旅客出行恢復空間較大。經測算,公商務旅客出行的復甦有望爲中國民航業帶來超500億元的增量收入。由於目前票價水平遠低於2019年,我們認爲實際增量收入將遠超500億元。
國際線放開節奏是怎樣的?
歐美國家從2021年中開始陸續放鬆跨國出行政策。目前美國和西歐國際航線運力恢復到2019年水平的七成。我們預計中國將於2023年開始循序漸進地放開國際航線,屆時中國航司國際航線恢復速度有望超越目前歐美航司,原因在於歐美國家基本都已放開入境限制,且新冠特效藥逐漸普及,中國航司面臨的外部環境或將更加有利。
哪類航司恢復更快,全服務or低成本?
歐美低成本航司恢復更快,主要原因在於國內航線、歐洲內部航線和短途國際航線恢復程度高,以這些航線爲主的低成本航司在運力擴張方面更佔優勢。建議短期關注中國低成本航空公司復甦進度。隨着疫後復甦進程的深入,我們認爲大型幹線航空公司或將逐漸釋放業績彈性。
票價恢復情況如何?
跨國出行禁令的取消帶來票價水平的迅速上漲,背後是供需關係改善的局面。西歐國內航線票價漲幅在大多時間段高於國際航線,主要原因是國內航線客流恢復程度高。票價水平的繼續改善需要國際客流的進一步增長,一方面是國際客流增長帶動國際線收益水平直接改善,另一方面國內運力轉出,也有利於優化國內供需格局。我們預計中國航空公司票價水平的上漲也將從供需最先改善的國內航線開始,國際運力增加後票價水平有望迎來二次上漲動能。
疫後飛機供給會迅速增加嗎?
疫情導致全球飛機停場率提高,航空公司可以靈活調增運力應對可能的需求增長。停場飛機多,在飛飛機數量仍不及疫情前水平,航空公司引進新飛機的需求較小,新飛機交付量未達到2019年水平。在飛飛機中租賃飛機佔比下降,且航空公司以租賃方式引進新飛機的意願降低。在增加運力時,航空公司的優先級爲:現存自有飛機>現存租賃飛機>引進新飛機。航空公司對於新飛機引進持謹慎態度,航空業有望維持高景氣度。
風險提示:疫情超預期反覆;航空安全事件;油價大幅上漲;跨國出行政策收緊;測算具有一定主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