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兩市主要指數下跌,滬指收跌0.25%報3085點,深成指跌0.2%報11208點,創業板指跌0.16%報2365點。兩市約2800股上漲,116股漲停,1720股下跌,成交額7700億,北上資金淨賣出22.77億。
盤面上,行業板塊多數上漲,汽車零部件股現漲停潮,汽車整車股繼續走強,中通客車錄得四連板;教育股大漲,中公教育等多股漲停;紡織服飾股普漲,美邦服飾等股漲停;數字經濟概念衝高回落,智慧政務、東數西算、安防服務等概念活躍,海康威視午後飆升收漲3.4%。煤炭、運輸服務、保險、醫療等板塊跌幅靠前。
具體來看
煤炭股跌幅居前,盤江股份跌超6%,平煤股份跌超4%,上海能源、山西焦煤、山煤國際等跟跌。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國家統計局4月數據顯示,國內煤炭增產尚存瓶頸,5月進口煤或重新出現減量,國內煤炭供給依然偏緊。儘管4月需求依然偏弱,但後續隨着疫情緩和及相關政策落地,改善概率大。
化肥板塊回調,東方鐵塔跌超6%,亞鉀國際跌超5%,湖北宜化、六國化工、雲天化等紛紛跟跌。
中藥股走低,生物谷跌超16%,方盛製藥、大理藥業、步長製藥跌超8%,眾生藥業、同仁堂等跟跌。
消息面上,近段時間多家上市藥企因千金藤素概念導致股價大幅波動。初步統計結果顯示,截至目前,已有華北製藥、優寧維、千金藥業等十餘家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台就千金藤素相關情況進行澄清。業內人士提示,距離千金藤素作為藥物上市還很遙遠,投資者需注意風險。
汽車股普漲,中通客車漲停,中國重汽漲超6%,長城汽車漲超5%,亞星客車、安凱客車、金龍汽車等跟漲。
消息面上,有媒體稱汽車下鄉政策有望於6月初出台,鼓勵車型為15萬元以內的汽車(含燃油車及新能源汽車),每輛車補貼範圍或在3000元-5000元。業內專家預計,汽車下鄉將促進燃油車20萬-30萬輛銷量,促進新能源汽車30萬-50萬輛銷量。
數字經濟概念股表現強勢,亞康股份、英飛拓、榮聯科技、國脈科技、證通電子等多股漲停,思特奇漲超8%,銅牛信息、天娛數科漲超6%,零點有數等跟漲。
消息面上,5月17日,全國政協召開“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指出,支持平台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支持數字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以開放促競爭,以競爭促創新。
教育股表現活躍,中公教育、國脈科技漲停,豆神教育、學大教育漲超3%,勤上教育、創業黑馬等跟漲。
消息面上,中公教育日前上線了“中公優職”泛職業提升平台。據中公教育官網介紹,該平台致力於“互聯網+”“智能+”培訓新形態,為就業人羣提供職場素養、副業兼職、新職業技能、專業技術、興趣愛好等五大類職業技能培訓服務。
紡織服裝板塊走強,美邦服飾、三夫户外、龍頭股份漲停,搜於特、萬里馬、探路者漲超6%,浙江自然、太平鳥等跟漲。
有機構稱,匯率温和貶值對出口型企業有一定業績正面影響。
北向資金方面,北上資金淨流入8.92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7.07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5.99億元。
展望後市,國盛證券表示,統計局日前發佈4月經濟數據。在疫情管控趨嚴背景下,四月各項數據普遍呈現回落趨勢,但由於國內疫情持續,社融數據回落符合市場邏輯。如疫情修復順利,隨着經濟預期恢復,市場風險偏好也將逐步回升,短期市場最差的階段已經過去,應積極把握本輪指數修復行情。操作上,短期繼續重點關注有超跌反彈需求的賽道股,如光伏、新能源車、軍工等相關板塊,但板塊反轉還需時日,注意節奏把握。可持續關注受益於貨幣政策寬鬆且處於上升趨勢形態的地產產業鏈、銀行等相關穩增長板塊,後期隨着經濟持續恢復,能夠兑現基本面的方向,如製造、消費等,可着重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