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 中金研究,作者:黃文靜等
俄烏衝突和疫情來襲帶來內外雙重供給衝擊,前者推升國際大宗價格,後者推升國內食品價格,CPI和PPI同比均連續三個月高於市場預期,環比超季節性。往前看,衝突的供給影響更長,PPI全年中樞或在6%左右,疫情的需求影響更久,CPI全年中樞或仍温和。政策方面,科學精準有助緩解疫情的供給衝擊,紓困發力有助對沖需求影響。
1.疫情影響食品供給,推升CPI同比破2%,但服務需求承壓
疫情影響食品供給,但壓制服務需求和價格,4月CPI同比從1.5%進一步上行至2.1%,連續第三個月高於預期(市場2%,我們1.8%),環比上漲0.4%,亦高於季節性(5年同期均值-0.2%)。
►疫情期間運輸受阻、物流成本上升,加之囤貨需求增加,鮮菜、鮮果、蛋類價格同比上升至24%、14.1%和12.1%(前值17.2%、4.3%和7%),豬肉價格環比轉漲,同比降幅從-41.4%收窄至-33.3%,果蔬蛋肉四項合計對CPI同比較上月多貢獻0.6ppt。總體食品CPI同比由-1.5%轉正至1.9%。
►但受疫情影響,服務CPI同比從1.1%回落至0.8%,創1年新低,其中教育、旅遊、房租跌幅較多。
►非食品消費品價格同比略有抬升,分項漲跌不一。俄烏衝突推高國際油價,進而抬升國內成品油價格,疫情抬升醫藥價格,但壓制衣着、家電、交通工具等可選消費品的價格。
►CPI同比中,新漲價因素和翹尾因素均較上月多貢獻0.3 ppt。
2.衝突制約大宗供給,PPI同比再超預期
俄烏衝突推升國際大宗價格,但疫情壓制國內大宗價格、加上高基數拖累,4月PPI同比或由上月的8.3%進一步放緩至8.0%,高於市場預期的7.8%(我們預期為8.1%),環比上漲0.6%,俄烏衝突以來,PPI已連續第三個月同比超預期、環比超季節性。PPI同比中,新漲價因素較上月多貢獻0.6ppt,但翹尾因素較上月少貢獻1ppt。
►能源方面,地緣衝突擾動供給擔憂仍存,美國需求依然強勁,國際油價高位震盪,帶動油氣開採、石油加工、燃氣供應業PPI環比上漲、同比漲幅擴大。
►黑色金屬期貨價格4月前期在基建預期下仍在高位,但下旬疫情影響加大,實際需求 “金三銀四”均落空,旺季被迫累庫,壓制價格表現。
►但疫情影響終端需求,4月以來,二十五省電廠日耗煤量同比降幅擴大至-5.4%,煤炭開採業PPI環比轉負、同比放緩;建築、投資與消費受阻,非金屬礦物製品、通用設備、計算機電子PPI價格亦同比、環比均下跌。
3.往前看,衝突和疫情同是供給衝擊,影響不同
俄烏衝突的實質供給影響已造成,國際大宗價格或高位震盪,高度取決於發達國家央行緊縮對需求的抑制程度,全年PPI同比中樞或朝我們在《俄烏衝突對通脹影響幾何?》中大宗高企情形的6%左右靠攏;而疫情對供給端的衝擊或相對短暫,但對需求端的影響或更長,在弱需求下,CPI同比儘管在低基數和豬週期回升後會有所抬升,全年同比中樞或依然在温和的2%左右。對政策而言,動態清零下的精準科學有助於緩解疫情的供給衝擊,同時增量紓困政策發力有望部分對沖需求的影響。
圖表1:CPI及分項表現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食品價格提速,服務價格放緩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3:疫情影響食品供應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4:PPI翹尾拖累,新漲價因素抬升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5:PPI同比連續3個月高於預測值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6:PPI環比連續3個月高於季節性均值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7:二十五省電廠日耗煤低於去年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