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停業整頓3個月後,“拒診西安孕婦”的國際醫學命運指向何方?

作者 | 茱莉亞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醫療素來關乎民生大計。生老病死,切身利益。老百姓的信任,也就成為了衡量一家醫療機構無法繞開的指標。尤其是民營醫院,在不似公立醫院擁有政府背書的前提下,失去民眾的信任,只會讓本就尷尬的處境,愈發艱難。

時隔三個月,當初因“西安孕婦流產”事件引發沸騰民怨的西安高新醫院於4月13日複診。同一時間複診的,還有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停診的原因則是疫情期間拒診“心絞痛患者”導致該患者因沒有及時就醫而亡。

這兩家停診的醫院,背後都指向了一家A股上市公司公司——國際醫學。不對,現在應該叫ST國醫。1月17日,按規定,停診事件觸發了“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相應情形,國際醫學的股票簡稱變成了“ST國醫”。

今日,在旗下醫院複診的同時,國際醫學也向深圳交易所提出了摘除ST標識的申請。苦熬三個月,國際醫學真的守得雲開見月明瞭嗎?

01

元氣大傷

國際醫學成立於1956年,早年間並不是一家醫療機構,而是一家在西安市乃至整個陝西省都頗具規模的百貨零售企業。1993年,公司身披“陝西省第一家上市公司”的名號於深交所掛牌上市,彼時的國際醫學還叫着另一個富有年代感的名字陝解放。

隨着國內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攀升,百貨這一舊商業形態逐漸成為昨日黃花,越來越多新興商業綜合體的出現給陝解放的百貨業務帶來了衝擊。2011年,公司以2.97億元收購了西安高新醫院有限公司,從一家百貨零售企業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家醫療公司。

2015年後,國際醫療的零售業務增速已經開始逐年降低。2018年,公司的這一業務僅實現了-64.76%的增長,國際醫學便決心將零售業務進行剝離,專注於醫療業務。其旗下負責該項業務的開元商業有限公司則被完全出售給了杭州的銀泰百貨有限公司。

截至2021年底,國際醫學旗下共有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西安國際醫學商洛醫院三大綜合醫院。

因為民營綜合醫院具有前期投入大、產能爬坡週期較長的特徵,大多數民營醫院早期都是虧損狀態,國際醫學也不例外。

2019年,也是國際醫學徹底剝離百貨零售業務後的第一年,公司的營收從上一年的20.39億元下滑至9.91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則為-4.69億元。2020年,營收雖然實現了91.04%的大幅增長,虧損也在進一步擴大,扣非歸母淨利潤達到-6.48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狀況略有好轉,營收達到20.49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為-5億元,虧損同比減少1.67%。

據國際醫學最新的業績預報顯示,2021年,公司的歸母淨利潤為-8.25億元至-7.35億元,依然在虧損的路上狂奔。

具體來看,三家醫院中,西安高新醫院與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可謂是國際醫學營收的頂樑柱。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心醫院實現營收約7.17億元,高新醫院實現營收約5.38億元,兩家醫院合計為國際醫學貢獻營收約12.55億元,佔總營收比例高達96%。

截至去年前三季度,高新醫院門診總量達到108.47萬人次,同比大增67%;住院量達到3.69萬人次,同比增長47%,日住院量突破1400人,牀位使用率達到93%。中心醫院門診總量則突破55萬人次,住院量突破4.39萬人次,日住院量突破2050人,牀位使用率達到40%。

從1月中旬至4月中旬,高新醫院與中心醫院均停診,這就相當於國際醫學一個季度的時間內,幾乎沒有營業收入入賬。這對於仍然處於爬坡期的國際醫學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可以想見,長達三個月時間的停診對於國際醫學今年的業績將帶來多大的衝擊。

02

路在何方

在兩大現金奶牛業務受到衝擊時,國際醫學也不得不考慮斷尾求生。

今年3月13日,國際醫學與陝西省商洛市簽訂了轉讓協議,擬將所持商洛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有限公司99%的股權作價轉讓。對於轉讓的目的,國際醫學表示,該事項有利於公司完善業務佈局,優化資產結構。

國內民營醫院在實現規模擴張時,往往很難擺脱地域性的限制,眾多民營醫院中,在全國實現了規模性擴張的,也僅僅有愛爾眼科一家,更何況愛爾眼科是專科醫院,國際醫學旗下的醫院是綜合性醫院,擴張難度更大。

商洛醫院作為國際醫學離開西安大本營的首站,在業績上對國際醫學的貢獻其實佔比不高。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商洛醫院門診總量突破9.87萬人次,住院量突破7300人,實現收入0.85億元,同比僅增長12%,且仍在虧損狀態中。

營收幫不上忙,又無法盈利,在國際醫學最需要開源節流的時刻,轉讓商洛醫院並不足為奇。但對於國際醫學來説,這也意味着其走出西安實現進一步擴張的失敗。

究其原因便是國際醫學並沒有對商洛當地的醫療服務需求有較為準確的評估。商洛常住人口僅為200多萬,其醫療能否撐得起一家總資產高達18.35億元的綜合性醫院,想必投資者們心裏都有一杆秤。

事實上,當初國際醫學從百貨零售業跨界做民營醫院,看中的無非是陝西西安較為匱乏的人均醫療資源。

天風證券數據顯示,2018年西安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千萬,達到1000.37萬人,邁入超大城市行列。西安牀位數為6.90張/千人,僅排名全國第30位;醫生數為3.38人/千人,排名全國第27位。西安的人均醫療資源也低於烏魯木齊、蘭州、銀川等西北五省的其他省會城市。

在人均醫療資源稀缺的情況下,當地的居民便會對民營醫療機構產生一定的依賴。這也是國際醫療看中西安醫療市場的原因所在。但一場疫情,卻又在全國廣大人民羣眾面前,暴露了民營醫院在安全性與公信力上的弊端。

國際醫學不得不面對拒診整改後,民眾對於旗下醫院的信任度以及在市場中的口碑下滑的情況,這也是對公司未來業績造成負面影響的重要隱患。

與此同時,在這兩起轟動全網的拒診事件後,政府對於相關民營醫院的監管勢必也將更為嚴格。

今日,國際醫學宣佈旗下兩所醫院複診,股價先高開隨後又迅速跳水,最終以大跌5%收場。或許已經表明了市場的態度。

此前,國家對於社會辦醫的態度是,作為社會辦醫的補充,為民眾提供多層次、差異化、具備特色的醫療服務。相較於綜合性醫院,專科醫院或許更符合政策對於民營醫院的期待。

國際醫學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往專科醫療服務上發展。2021年3月,彼時的公募一哥張坤參與了一場國際醫學的調研活動。在這場調研活動上,國際醫學介紹了輔助生殖項目發展的情況。2019年,公司的輔助生殖項目獲批,並開始為期一年的試運行。

此外,近年來在市場上頗為火熱的醫美概念,國際醫學也沒有放過。2014年,國際醫學花費2.54億元收購醫美公司北京漢氏聯合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新註冊資本。2015年,繼續追加該公司聯合股東2%的股份。這家公司主營幹細胞技術研發並基於此技術生產抗衰老產品。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時至今日,無論是在輔助生殖項目上,還是在醫美業務上,國際醫學依然沒有做出什麼水花。

從去年高位至今,國際醫學的股價已經累跌逾60%。2020年受益於板塊行業的估值泡沫被一一出清,國際醫學更為本質的面貌,也隨着拒診事件的關注度一一浮出水面。

03

結語

對於民營醫療機構而言,信任度與口碑無疑是最需要夯實的地基。地基一旦受損,無論樓建的再高規模再大,大廈都有坍塌的危險。在國際醫學連年虧損尚未實現盈利時,兩起拒診事件帶給公司的負面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無論是公司此前在民眾心中的信任度大打折扣,還是因此受到的來自監管層面的懲罰。元氣大傷的國際醫學,未來的路並不好走。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