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儘管市場焦點仍在俄烏局勢,但俄烏的影響力度在減弱,市場關注度逐漸趨弱,與之對應的是國內疫情反彈的消息,持續牽動廣大投資者的心。
早盤,國內市場受多重因素影響集體低開,滬指開跌1.14%,深成指開跌1.06%,創業板指開跌1.01%,但新冠檢測板塊逆勢大漲,板塊內掀起漲停潮,諾唯贊20cm漲停,萬孚生物、蘭衞醫學、華大基因和熱景生物漲超10%。
另外,新冠治療概念也拉昇走強,以嶺藥業漲停,翰宇藥業漲超10%,復星醫藥漲停、雅本化學、拓新藥業一度漲超9%。
新冠檢測、新冠治療強勢程度讓無數價值投資直呼恐怖如斯。
但隨後,多數早盤熱門抗原檢測概念股高開低走,諾唯贊炸板,萬孚生物一度從漲18%回至7%,高開低走坑人的一大批。
消息面上,3月以來,疫情在國內多地偶發,呈現多點散發的態勢,疫情的快速蔓延給境內疫情防控、核酸篩查帶來巨大壓力。
3月11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關於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的通知》顯示,經研究,決定在核酸檢測基礎上,增加抗原檢測作為補充。
3月12日,國家藥監局發佈通吿,批准南京諾唯贊、北京金沃夫、深圳華大因源、廣州萬孚生物、北京華科泰生物的新冠抗原產品自測應用申請變更,五款新冠抗原自測產品正式上市。
隨後,國家藥監局再批准多5家公司新冠抗原檢測盒上市。目前,已有10家新冠抗原自測產品正式上市。據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13日,國家藥監局又批准5家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產品的註冊申請。這5家企業包括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熱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博奧賽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明道捷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樂普診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民生證券認為,國內款新冠抗原檢測產品獲批,居家檢測催生百億檢測市場。方法學來看,分為乳膠法、熒光免疫層析法和膠體金法,免疫層析法需要配套必要的設備才能使用,而乳膠法和膠體金法可適用於家庭自測。長期來看,伴隨新冠疫情的常態化,新冠居家自檢有望在全國範圍內普及。假設產品出廠價在6-10元/人份,基於10%-50%的滲透率範圍取中位值30%,則對應國內每月新冠抗原檢測市場空間在201.6-336.0億元。
華西證券認為,從海外獲批情況來看,國產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在海外的陸續獲證,若國內抗原檢測產品獲批加速,一些已經在海外銷量領先,知名度較高且供應能力較強的公司有望受益。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我國新冠抗原試劑盒出口714億元,預計隨着疫情反覆,短期海外需求仍然旺盛。
抗原檢測產品已獲批公司具有明顯先發優勢,此外若國內抗原檢測產品獲批加速,一些已經在海外銷量領先,知名度較高且供應能力較強的公司有望受益。對於上游原材料端,下游景氣度提升將帶來需求的持續增長,建議關注相關抗原抗體公司及耗材公司。對於自檢人羣,建議關注零售藥店及OTC能力較強企業。
廣發證券保守、中性及樂觀角度,測算出新冠抗原檢測市場總量,最樂觀角度,核酸完全退出生活場景,僅作為醫療機構確診使用,日常篩查全部由抗原檢測完成,醫保報銷並有強制使用要求,市場容量最高可達1344億。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當抗原這個東西后續肯定面臨集採的風險和使用認可度頻次的風險。對此,網上就有流傳不少資深研究院對於該賽道市場容量偏謹慎的看法。
抗原檢測確實可以用於很多場景,快速方便,而且抗原自測可以避免核酸檢測排隊過程中感染,具有很大的優勢。但是抗原檢測有一個問題,只要測出來是陽性,一定是陽性,但是測出來是陰性,可能不一定是陰性,俗稱假陰性。如果一個人檢測出來是假陰性,那麼這就是感染鏈上的漏洞。
所以,不論動態清零還是放開,抗原自測都是核酸檢測補充,核酸依然是金標準;抗原自測沒有法律效應,你拿着這個檢測結果目前是不能上火車和飛機的。
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主要應用於兩類場景,一類是企業發放給員工上班前自測的家庭儲備,另一類是農村地區,因為核酸檢測需要人員、機器,花費比較大,農村地區醫療體系相對薄弱一些。
另外,從交易層面,抗原檢測介入有一點困難,今天整體板塊達到一致高預期,很多資金都是週五拿了先手,交易性機會就幾乎不存在。
如果沒有先手,欣賞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