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匯2月4日丨藍思科技(300433.SZ)公佈,預計2021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07億元-23.99億元,同比下降51%-5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13.43億元-17.34億元,同比下降61.34%-70.07%。
2021年,儘管公司面臨疫情反覆、用電受限、供應鏈缺芯等新的困難和挑戰,但公司管理層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積極組織應對,生產經營總體保持穩定。同時,公司在金屬業務、新能源汽車業務、智能終端整機組裝業務,以及光伏新能源業務等中長期發展戰略部署方面持續取得進展,戰略合作客户羣體、市場佔有率、新技術研發等方面也取得了新收穫。
報吿期內,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實現穩定增長,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59%-5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70.07%-61.34%,具體情況如下:
公司經營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
1、報吿期內,限電對公司訂單的生產交付、經營調度造成一定影響。湖南各園區、泰州園區、東莞園區因限電導致部分工廠被迫臨時停產,既定生產、交付節奏被擾亂,員工流失,造成良率波動、成本上升,無法按照原計劃及時完成生產、交付任務。
2、公司積極響應國家“共同富裕”倡議,從2021年9月1日起提高了基層員工的薪資標準,人力成本有所增加。另外,限電、停產使得員工流動性增加,公司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額外增加。
3、隨着公司完成對泰州園區資產交割,公司金屬業務實力得到極大增強,泰州園區持續推進自動化升級改造、管理融合與改革、控制材料成本、提高自制物料供應比例,大幅提高了金屬業務市場份額,通過建立研發與綜試,深化與大客户戰略合作並提升研發能力,對提前深度參與客户新項目開發具有重要意義。園區還投入資金新建員工食堂、文體娛樂設施、優化宿舍條件,全面開展企業文化建設,以穩定員工、增強團隊凝聚力。但與此同時,泰州園區人力結構中的直招比例較低,配合客户新立項的研發項目較多,人力成本、研發費用上升,影響了盈利水平。
4、公司年內新增黃花、湘潭兩大新園區投入運營,新工廠、新產線、新團隊等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磨合,前期運營成本較高,且產品結構以新產品為主,研發投入較高,招募員工費用及人力成本增加,因此短期內尚未產生效益;
5、報吿期內,公司下游客户對新領域、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需求旺盛,公司與手錶、VR、AR等智能穿戴類新產品,中控屏、B柱、新型汽車玻璃等汽車類新產品,智能手機中框等各類金屬合金產品相關的研發項目、研發支出大幅增加,對短期內經營業績造成了一定影響。
6、新冠疫情和全球雙碳政策導致工業品原材料供應短缺、價格大幅上漲,使得公司採購成本上升,對盈利造成負面影響。同時,新冠疫情導致芯片、半導體供需矛盾逐漸加劇,使得公司部分客户出貨不及預期。
7、由於新冠疫情捲土重來,下半年以越南園區為典型的境外業務持續受到影響,物流受阻、供應鏈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了訂單的生產和交付。
公司將採取的應對措施:1、基於年內疫情趨於緩和,以及供應鏈瓶頸改善預期,抓住終端市場需求復甦的有利時機,深入挖掘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光伏新能源三大賽道新機遇,增加新的戰略合作客户,擴大市場份額,推動已開發的各類新產品、新技術轉向量產,優化公司產品結構,園區整合,爭取大幅提高智能終端整機組裝業務量;2、全面優化、改進經營管理模式,梳理優化組織架構,加強優秀人才引進,深化精益生產和智能製造。以泰州園區為例,要求按照母公司的統一部署和考核目標,促進生產經營平穩、均衡,從2022年度開始凸顯成效;3、各園區進一步加強訂單、生產、人力資源動態管理,大幅提高直招員工比例,加強對勞務中介的規範管理;4、黃花園區作為募投項目的實施主體,在已有投資規劃和項目進度的基礎上,適時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和新變化作進一步優化,確保及時滿足客户新產品量產需求,實現投資回報;5、全面落實公司ESG政策,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充分利用現執行的基本電費、峯谷分時政策,合理優化工藝及生產安排,確保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6、繼續按照國家和地方政策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員工生命健康安全。
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計提和轉回減值準備將減少公司當期利潤總額62717.91萬元。
報吿期內,非經常性損益對當期淨利潤的影響約66465.2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