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三大指數低開低走,截至午間,滬指收跌0.83%,深成指、創業板指跌超1%,創業板指已接近3000點大關。
板塊方面,醫藥板塊繼續下挫,抗疫概念全線暴跌,醫療器械、醫療服務、CXO板塊紛紛大跌,而旅遊酒店、機場航運逆市大漲,鋰電也有所反彈。
張坤大幅減持白酒,騰訊成第一重倉股
易方達基金四季報披露,張坤、蕭楠、馮波等明星基金經理的最新持倉數據新鮮出爐,引起廣大投資者的關注。
其中,作為國內首位管理千億資金的基金經理,張坤最為受到基民的關注,目前管理資產規模為1019.35億元,較三季度規模減少了38億左右。
去年由於核心資產股票大幅回調,港股互聯網股票同樣大幅回撤,張坤管理的4只基金產品全線虧損,其中易方達亞洲精選2021年全年虧損29.25%,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2021年虧損8.22%,易方達藍籌精選虧損9.89%,易方達優質精選自基金變更後,截至2021年年末,虧損3.10%。
從最新的四季報來看,四季度張坤提升了股票的倉位,增加了科技等行業的配置,降低了金融、醫藥等行業的配置。
具體來看,張坤的代表作易方達藍籌精選目前股票倉位為94.23%,較三季度提升了2.76%。
前十大持倉股名單沒有變化,但持股比例發生調整,騰訊控股成為第一大持倉股,佔比高達10.12%,目前持有騰訊1832.62萬股,較三季度提升了近8%。報吿中表示,騰訊控股佔比超過10%屬於被動超標。另外,投資的港股市值為174.46億元,佔淨值比例為25.80%。
引發熱議的還有白酒股,一直以來張坤幾乎是白酒股的代言人,三季度前三大持倉股瀘州老窖、貴州茅台、五糧液分別佔比均超過9.8%,但在四季度,瀘州老窖、貴州茅台、五糧液、洋河均有所減持,瀘州老窖直接減持了16.9%,茅台減持了15.3%,五糧液減持了9.2%。
另外,海康威視和伊利股份得到了張坤的增持,四季度海康威視上升為第二大持倉股。
除了易方達藍籌,張坤管理的另外三隻基金同樣也是大幅增持騰訊控股、減持白酒股。
其中易方達優質精選四季度小幅減持了招商銀行、五糧液、瀘州老窖和伊利股份,而增持了騰訊、海康威視、港交所和京東集團,同樣騰訊位列第一,佔比超過10%。
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同樣也是減持了白酒和銀行,增持騰訊和海康威視。
易方達的另外一位基金經理蕭楠也減持了白酒板塊,同時還減持了養殖、安防、光伏等板塊,主要是考慮到目前這些板塊上博弈情緒比較濃厚,尤其對政策和宏觀經濟的判斷分歧導致股價的波動較大,所以決定規避一些短期的波動,適當增強組合的穩定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易方達的馮波,其管理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曾在募集首日規模達到2374億,刷新公募史上的歷史記錄。然而截至2021年末,基金淨值也是虧損約8%。
四季度馮波在配置上總體穩定,股票倉位小幅波動,主要增加了汽車產業鏈、光伏、快遞等行業的配置,食品飲料行業比例也有所降低。
旅遊、航空大漲,白雲機場觸及漲停
今日盤面上,旅遊板塊全線暴漲,酒店、航空等板塊也逆市大漲。曲江文旅、眾信旅遊、雲南旅遊等漲停,凱撒旅業、長白山、西藏旅遊紛紛走強。
白雲機場漲超8%,上海機場、廈門航空、深圳機場跟漲。
此前,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稱,要適時啟動入境旅遊促進行動,穩步發展出境旅遊。並提到,到2025年,國內旅遊蓬勃發展,出入境旅遊有序推進,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適時啟動入境旅遊促進行動。加快新技術應用與技術創新,以科技創新提升旅遊業發展水平。
國金證券表示,受宏觀經濟形勢及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旅遊市場面臨較大下行壓力,2021年第三季度國內旅遊總人次同比下降18.3%,入境旅遊市場更是處於全面停滯的狀態。隨着旅遊業頂層設計和規劃的重磅發佈,入境遊市場望重新開啟,並帶動整個旅遊行業加速復甦。
中國旅遊研究院日前發佈的《2021 年旅遊經濟運行分析與2022 年發展預測》報吿測算,2022年國內旅遊人數望達到39.80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3.8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和27%。預計出入境旅遊人數同比增長達2成。重磅政策利好推動下,旅遊板塊估值望迎來修復,擁有出境遊業務公司彈性更大。
國信交運觀點表示,出入境旅客是我國民航客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疫情前,2019年民航國際、地區航線旅客量達到8533萬人次,佔當年民航旅客運輸量的12.9%,2014-2019年國際線(不含地區)旅客運輸量年化增速達到18.7%,明顯高於國內線增速,是民航需求增長的重要推手。
抗疫概念股普跌,九安醫療跌停
受到消息面影響,世衞組織表示,南非奧密克戎疫情走向結束,病死率為幾波疫情中最低。今日新冠檢測、新冠治療等抗疫股普遍重挫。
港股歌禮制藥跌近20%,君實生物跌超10%,康希諾、開拓藥業均大跌。
A股新冠治療方面,拓新藥業、富祥藥業、前沿生物等跌超10%,另外昨日大漲的次新股誠達藥業,今日也是大跌12%。
新冠檢測全線暴跌,安旭、東方、濟民、九安醫療紛紛跌停,博拓、熱景等跌超10%。
新冠檢測概念前期被炒得沸沸揚揚,近期,資金熱情已經有所退潮。目前,新冠檢測行業競爭逐漸激烈,未來不排除還有更多公司進入市場,隨着市場競爭形勢的改變,單家企業現有的市場份額和產品價格可能受到衝擊。
國信證券表示,對於目前資本市場熱炒新冠檢測概念股,投資者應重點關注企業的主營業務、研發能力、市場渠道、海外佈局等維度,圍繞真實業績增長、核心產品線產能,以及實驗室的檢測能力做好基本面調研工作,謹防部分公司借“檢測”的名義蹭熱度,切勿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