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大跌超70%,股票解禁超5600萬股,牧原股份今日股價收跌2.28%。
去年在牧原股份一路狂跌的過程中,十幾萬股民浩浩蕩蕩的衝進去抄底。甚至還有人喊出,在豬週期低谷,要“多吃肉,買牧原”,可見這些股民對它的偏愛。
但如今,這口號還靈嗎?
1
淨利狂跌70%
昨日晚間,養豬第一股牧原股份發佈業績預吿,預計2021年歸母淨利潤在65億元至80億元之間,比去年同期下降70.86%至76.3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在70億元至85億元之間,比上年同期下降71.90% 至76.86%。
財報顯示,牧原股份2021年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為87.04億元,按業績預吿推算,牧原股份2021年四季度歸母淨利潤將虧損7.04億元至22.04億元。
生豬價格持續低位徘徊,是其2021年第四季度淨利潤虧損的主要原因。由於國內生豬產能逐漸恢復,豬肉供過於求,豬價下滑嚴重,牧原增產後的大量生豬都賣不上好價格了。
對於養豬企業來説,毛利率隨着豬肉價格大起大落已經司空見慣。
從2006年至2018年,已經歷過三個完整的豬週期,每輪豬週期歷時4年。本輪豬週期由2018年非洲豬瘟大幅去產能開啟,豬價漲幅屢創新高,猛漲兩年後,終於在2020年末開始出現下滑趨勢,2021年更是全年下跌,豬肉價格已經從37元的歷史高位,下滑至如今的14元左右。
豬價的大幅下降,使生豬養殖企業的利潤大幅減少。牧原去年的生豬出欄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但豬價卻跌得沒眼看了,這就導致它2021年的淨利潤出現下滑。
未來豬價能否起來,還得看豬週期輪動、市場需求變化等因素的影響。
2
超5600萬股將解禁
1月18日晚,牧原股份發佈《關於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部分第二個解除限售期以及預留部分第一個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吿》,顯示此次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數量為56383636股,佔目前公司股本總額的1.0715%,解鎖日即上市流通日為2022年1月21日。
也就是説,牧原股份兩天後將有超過5600萬股解禁,能到市場上自由流通。
按照市場慣例,多數情況下大額限售股解禁都是利空,但本次牧原股份解禁的股票數量較少,僅佔股本總額的1%左右,所以對其股價的影響微弱。
3
還能買嗎?
2021年淨利潤下滑70%,第四季度歸母淨利潤出現虧損,意味着牧原股份賺得不如上一年多了。
那麼養豬第一股還能買嗎?
從產值方面看,牧原股份位居生豬銷售榜首。據開源證券,2021年13家養殖上市公司合計銷售生豬9901萬頭,其中牧原股份以4026萬頭的生豬出欄量位居榜首,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大北農的生豬出欄量排在前五。
從生豬出欄量增速來看,牧原股份、大北農、傲農生物、巨星農牧等同比增速均超過100%,預期出欄量方面,牧原股份、温氏股份較好完成年初制定生豬出欄目標。
在豬週期低谷階段,牧原股份通過低成本擴張,使其成為規模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但擴張也使其2021年現金流淨額大幅減少。財報顯示,2021年牧原股份前三季度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一直為負,2021年三季度末賬上只剩下84.53億現金,與上一年同期的218.94億相去甚遠,但在同行業中還算可以。
生豬出欄量第二的正邦科技,由於業績下滑,在2021年三季度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僅24.45億元,遠不及上一年同期的62.52億元。網上還一度出現“公司讓員工辦理養殖貸”的傳聞,雖然該傳聞被正邦科技闢謠了,但其資金壓力仍然存在。
行業盈利水平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行業龍頭牧原股份在2021年四季度淨利出現虧損,但它有可能是行業裏虧得最少的。據廣發證券估算,牧原股份完全成本每公斤大約在14.7至15.7元之間,屬於行業領先水平,其他企業生產成本可能更高。
在豬週期低谷,生豬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在成本下降空間有限的背景下,企業利潤必然被壓縮,行業龍頭牧原股份都虧了,其他企業可能會虧損更嚴重。
從產值、現金流、盈利能力這幾個維度來看,目前牧原股份仍然是生豬養殖行業的佼佼者,加上其目前54元的股價在近一年來看不太算高,所以未來股價下跌空間有限。
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場供過於求,疫情影響人們經濟和消費的情況下,豬價很難在短期內漲起來,而生豬養殖企業們還得繼續熬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