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西安高新醫院因為“孕婦流產”事件、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因“拒診心絞痛患者”事件,引發社會輿論廣泛關注。
今天西安市衞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通吿稱,本輪疫情發生後,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未能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貫徹落實到醫療救治工作中,延誤急危患者搶救和診治,引發社會輿論廣泛關注,社會影響惡劣。即日起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停業整頓3個月,期滿整改合格後重新開診。
西安高新醫院和中心醫院歸屬於A股上市公司國際醫學,短短几天時間公司股價已經跌去25%,今天更是直接跌停。
那麼,此次停業整頓對國際醫學來説意味着什麼?
國際醫學原名陝解放,以百貨零售起家。2011年收購西安高新醫院後醫療服務收入佔比逐漸提升。2018年開始剝離百貨零售業,實現整體轉型。目前國際醫學旗下有三大醫院:西安國際醫學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西安國際醫學商洛醫院。
此次停業整改的高新醫院和中心醫院,對國際醫學來説可謂是重中之重。
西安高新醫院於2002年開診,是中國首家社會辦醫三甲醫院,總牀位1500張。醫院神經內科為國家臨牀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陝西省優勢醫療專科;心血管外科等為省級醫療特色專科;急診醫學科為陝西省臨牀重點專科培育項目;婦產科、醫學影像科為西安市醫學優勢專科。
21年前三季度高新醫院新老院區門診總量突破108.47萬人次,同比增長67%,住院量突破3.69萬人次,同比增長47%,日住院量突破1400人,牀位使用率達到93%,基本實現滿負荷狀態。業績方面,營收8.05億,淨利潤0.62億,單牀收入53萬。
中心醫院於19年9月開診,規劃牀位數5,037張。經營方面,21年前三季度中心醫院門診總量達到55萬人次,住院量4.39萬人次,日住院量突破2050人,牀位使用率達到40%,創造收入11.37億,單牀收入22.5萬。
由於綜合醫院前期投入巨大,有漫長的產能爬坡期,國際醫學虧損已經成為常態。19年公司扣非淨利潤為-4.69億,20年為-6.48億,21年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5.00億元。
分季度來看,2021年Q1-Q3國際醫學收入分別為6.32、6.74及7.42億元,2021年Q2及Q3環比增長分別為6.62%、10.11%。
綜合來看,疫情疊加停業整頓對於處於爬坡期的國際醫學來説無疑雪上加霜。停業整頓三個月,不僅意味着2022年一季度高新醫院、中心醫院沒有收入,也由於此事件對這些醫院甚至國際醫學本身的品牌造成重大信譽影響,很可能在此後未來一段時間都依然會帶業務方面影響。所以預計國際醫學一季度虧損不但會進一步加大,而且未來的扭虧也會變得越來越難。
最後,經歷此次事件,不難看出民營醫院有自身利潤要求,很難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貫徹落實到醫療救治工作中,特別是綜合醫院要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和義務。即使三個月過後高新醫院、中心醫院重新開張回到正軌,綜合醫院是不是一門好生意需要重新去評估。
國家對社會辦醫的定位一直為公立醫院的補充,其提供的醫療服務對應多層次、差異化、具備特色的醫療服務。民營專科醫院可能比綜合醫院更適合中國的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