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股價連續大跌,國際醫學做錯了什麼?
格隆匯 01-07 19:27

最近幾天,西安高新醫院因為“孕婦流產”事件引發熱議。隨着官方認定結果的出爐,事件相關的多名責任人被處罰,包括西安高新醫院總經理被停職,門診部、醫務部相關責任人被免職。除此之外,西安國際中心醫院也發生患者心絞痛被拒診,耽誤後治療後離世的事件。

西安高新醫院和中心醫院事件都指向了A股的上市公司國際醫學,受利空消息影響,最近三天時間公司股價累計跌幅超過10%。

國際醫學原名陝解放,以百貨零售起家。2011年收購西安高新醫院後醫療服務收入佔比逐漸提升。2018年開始剝離百貨零售業,實現整體轉型。目前國際醫學旗下有三大院區:西安高新醫院院區、西安國際醫學城院區、西安國際醫學商洛醫院院區。

由於綜合醫院前期投入巨大,有漫長的產能爬坡期,虧損已經成為常態。19年公司扣非淨利潤為-4.69億,20年為-6.48億。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收入20.49億元,同比增長91.04%;實現歸母淨利潤-5.85億元,同比下降17.36%;扣非淨利潤-5.00億元,同比減虧1.67%。

單季度來看,2021年Q3公司旗下高新醫院、中心醫院及商洛醫院新院區全部投入運營,醫療服務業務整體規模持續擴大。2021年Q1-Q3收入分別為6.32、6.74及7.42億元,2021年Q2及Q3環比增長分別為6.62%、10.11%,就診量開始攀升。

分拆來看,西安高新醫院院區:於2002年開診,是中國首家社會辦醫三甲醫院,總牀位1500張。醫院神經內科為國家臨牀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陝西省優勢醫療專科;心血管外科等為省級醫療特色專科;急診醫學科為陝西省臨牀重點專科培育項目;婦產科、醫學影像科為西安市醫學優勢專科。

據悉,前三季度高新醫院新老院區門診總量突破108.47萬人次,同比增長67%,住院量突破3.69萬人次,同比增長47%,日住院量突破1400人,牀位使用率達到93%,基本實現滿負荷狀態。業績方面,營收8.05億,淨利潤0.62億,單牀收入53萬,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高新醫院收入與利潤水平

資料來源:國泰君安

高新醫院受益於軍改,引入大批頂尖的科室主任。西安地區最權威的國營醫院主要是第四軍醫大學附屬的西京、唐都、口腔醫院等,但他們都在市中心,遠離高新區,該區域僅西安高新醫院一家三甲醫院;而西安高新醫院的心臟內外科專家以及普外科專家分別來自西京和唐都。

西安國際醫學城院區:主要由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康復醫院、中醫醫院、老年病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院士工作站、生命科學研究院等組成,規劃牀位23,000張。其中,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規劃牀位數5,037張,已於2019年9月25日正式開診。

經營方面,前三季度中心醫院門診總量達到55萬人次,住院量4.39萬人次,日住院量突破2050人,牀位使用率達到40%,創造收入11.37億,單牀收入22.5萬。

資料來源:國泰君安

中心醫院各方面實力較為突出,在2021年高分通過JCI認證,按照“綜合醫療+特色專科”的模式發展。公司將其定義為面向中國中西部地區針對疑難雜症的醫院,設立特色專科(包括腦科、心臟、血液、骨科、腫瘤共11個專科),其三四級手術佔比高於國內部分三甲醫院。中心醫院目前投入牀位維持在2400-2500,隨着附近地鐵站的開放,將迎來客流的放量,預計較快迎來盈虧平衡。

西安國際醫學商洛醫院院區:由婦女兒童醫院、康復醫院和以神經中心、腫瘤中心、心胸中心、眼病中心等特色專科為主的綜合醫院組成。國際醫學商洛醫院由商洛市第二人民醫院改制建設,總牀位1,800張,新院區於21年3月28日開診。

21年前三季度,商洛醫院門診總量達到9.87萬人次,住院量突破7300人,實現收入0.85億,同比增長12%,單季度Q3營收0.26億,同比增長28%。

雖然當前公司仍然處於困境之中,但實控人卻對公司信心滿滿。2021年9月17日公司實控人向公司全體員工發出增持公司股票倡議書,9月以來公司總裁、副總裁等高管陸續增持,彰顯公司發展信心。

另外,2021年12月8日,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和西安高新醫院與全球著名醫療機構美國妙佑醫療國際(Mayo Clinic)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成為妙佑醫療聯盟成員醫院。

疫情一次又一次考驗着醫療服務水平,而西北五省,在醫療資源上相對落後。根據中國衞生健康統計年鑑,2019年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醫院數量在31個省份中分別位列14、22、29、30和17名,而三甲醫院數量排序分別為19、27、29、30和23名,醫療資源稀缺。

在醫療資源稀缺的情況下,部分地區過度依賴民營醫療,在疫情期間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很多,未來國家對於公立醫院重視程度肯定越來越高,投入也會越來越大。

但我國政策支持社會辦醫的基調從未變化,國家對社會辦醫的定位一直為公立醫院的補充,其提供的醫療服務對應多層次、差異化、具備特色的醫療服務。

2021 年 11 月 26 日,國家醫療保障局關於印發 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提出分期分批加快推進,從2022 到 2024 年,全面完成 DRG/DIP 付費方式改革任務,推動醫保高質量發展。

DRG/DIP制度的進一步推廣,預計將進一步推動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醫保內醫療活動迴歸醫療本質,擠壓不合理過度醫療,使用具備性價比優勢的產品和服務;也將倒逼資本市場重新審視具體上市企業提供的服務和產品是否符合醫療本質,能從真正意義上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存和生活體驗,具備較高醫療技術價值的創新產品有望受益。同時,院內信息化建設有望隨着支付端改革迎來較大市場增量。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