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市場的關注度都在中藥板塊上,政策利好不斷,疊加中藥板塊整體估值較低,一點就燃。作為中藥老字號的同仁堂近期股價也是瘋漲,最近兩天更是連續漲停,創歷史新高,市場關注度直線上升。
同仁堂以生產、銷售傳統中成藥為主業,涵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類別,代表產品有安宮牛黃丸、同仁牛黃清心丸、同仁大活絡丸等。
安宮牛黃丸屬於腦卒中的急性期搶救藥,同仁牛黃清心丸、同仁大活絡丸屬於腦卒中的調治恢復用藥,均屬於腦血管類用藥,在人口老齡化下趨勢下需求旺盛。根據米內數據庫2020年統計,公司安宮牛黃丸實現18.7億銷售額,一枝獨秀。
除了需求旺盛外,同仁堂安宮牛黃丸有較強的保值增值屬性,市場教育比較成熟,具備高端保健品的消費屬性。從單價來看,同仁堂安宮牛黃丸處於第一梯隊,2012年首次從350元漲至560元,2020年初漲至780元,目前線上渠道已漲價至860元。
中藥材上漲是安宮牛黃丸提價主要推動力,據天地雲圖中藥產業大數據中心統計,從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期間,安宮牛黃丸的11種原材料裏有7種價格上漲,黃連和鬱金漲價幅度超30%,有3種原材料價格大致持平,僅有冰片的價格下跌。
同仁堂安宮牛黃丸競爭壁壘主要在於雙天然原料(天然牛黃及天然麝香)。NMPA對使用天然麝香製藥做出了嚴格規定,北京同仁堂是由國家特批許可使用天然麝香、天然牛黃的極少數生產企業之一。
雖然具備同仁堂具備雙天然原料優勢,但相比片仔癀,同仁堂競爭格局還是要差一些。
片仔癀作為唯一擁有配方和工藝國家“雙絕密”品種的中藥品牌,具備天然護城。但同仁堂缺乏國家級保密配方品種,安宮牛黃丸、六味地黃丸等大單品均面臨其他品牌同類型產品市場競爭。如片仔癀和白雲山等均有佈局安宮牛黃丸,六味地黃丸更是有一百多家中藥企業生產銷售,競爭激烈。
據統計,安宮牛黃丸的生產廠家有121家,涉及125個批文。其中,北京同仁堂製藥和北京同仁堂科技製藥(同仁堂子公司)合計市佔率為74.5%,廣譽遠為7%。
2020年7月片仔癀收購龍暉藥業51%股權,其主要品種為安宮牛黃丸,今年二季度開始鋪貨,藉助片仔癀線上線下營銷渠道,前三季度銷售收入為0.84億元,預計年內有望過億元。
業績方面,同仁堂近年來營收略有下降,歸母淨利潤較為穩定,隨着疫情逐漸受控,藥品零售業務恢復,公司2021年上半年業績反彈明顯。2021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6.83億元(同比+18%),歸母淨利潤9.2億元(同比+28.67%)。
作為歷史悠久的中藥行業老字號,同仁堂品種資源豐富,但是與其他國企一樣,公司存在體制僵化、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不足的痛點,在公司高管中,絕大多數高管年薪不高,且目前未有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不足;公司和同仁堂科技子公司均負責醫藥工業,但產業鏈未形成規模化協同效應,且管理層存在平級情況,業績發展積極性存疑。目前公司盈利能力、治理結構和股權激勵仍有提升空間。
據同仁堂股份微信公眾號12月6日報道,11月19日,同仁堂股份集團與浪潮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努力構建合作發展的新平台、新機制,進一步深化資源利用、業務整合、成果共享等多方位的交流合作,在中藥智能製造、重要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合作中實現新的突破,推動同仁堂股份產業優化升級和科技創新。
最後,根據長城證券預計公司 2021-2023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 150.06 億元、182.75 億元和 219.30 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 11.59 億元、15.18 億元和 19.43 億元,EPS 分別為 0.85 元、1.11 元和 1.42 元,對應 1月4日收盤價,22年PE 為44X、35 X。
總的來説中藥板塊經歷這一波的大漲,大部分中藥企業估值已經不算便宜,未來更多的還是看公司的成長性,能否推動王牌產品進一步量價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