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明野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大家好,我是明野!
今天市場非常明顯的是消費醫藥的崛起,然後新能源的下跌,其實市場就是這樣,流動性就這麼多,一些大板塊的起來,就一定有大板塊的回落,但我們要做的,不是在這種板塊輪動中隨波逐流,而是要把握一些最核心的東西,這些核心的東西,可以是公司的價值,也可以是產業正在發生並且不可逆轉的大趨勢,看懂了這些,才能夠堅定自己的選擇,不被市場的波動所左右。就比如,如果你看好的公司,回調20%-30%都不敢買入的話,那麼就説明對這個公司沒有理解到位。
那今天來聊下白酒板塊,白酒的價值我相信已經被市場説了很多遍,今年龍頭茅台回調,主要是估值的問題,而並不是基本面的問題。那接下去到12月,茅台可以説有個非常大的預期就是提價,並且有個非常大的催化劑就是12月中下旬的經銷商大會,在這之前,這個預期大概率會一直存在。
之前提價和股價的關係簡單測算過,毛估估,茅台酒一年3.5萬噸,一噸大概2160瓶,提100塊錢,就帶來利潤3.5*2160*100=75.6億,扣掉17%增值税,還有62.75億,再扣掉25%所得税,還有47億利潤,給40倍估值(假設估值不變),將增加市值=47*40=1880億,當前茅台市值約23000億,即每提價100塊,毛估之下,理論上漲8%。
醫藥方面呢,近期國內疫情反覆,新冠疫苗股和治療藥物相關公司受到刺激,沃森生物、康泰生物、康希諾、智飛生物、騰盛博藥漲幅較大。
11日全球市長論壇全體大會上,鍾南山演講稱,“新冠疫苗兩劑接種完了,還要補種第三劑,無論全病毒滅活疫苗或mRNA疫苗,一療程後半年體液免疫功能均明顯下降。”論壇上,鍾南山表示,全球的疫苗都存在這種問題,所以要補種第三劑疫苗。下半年相關個股回調較深,目前來看估值並不高。從長期來看,疫苗板塊有望借新冠的機會拓展海外市場,值得重點關注。
沃森生物股東大會交流紀要
1、13價銷售受疫情影響比較大,但在大部分市場超過輝瑞,20000個接種點,公司點了17000多個,佔點比競爭對手多。
2、mRNA 生產線已經生產12批產品,有工程批,生產批,國家會考察這些不同批產品,實際產能目前可以到2-3億劑之間,目前已經產出了不少mrna疫苗,如果產業化驗證通過,就有產品上市,李説產能瓶頸是分裝上,如果多劑包裝量會大很多,根據需求擴大產能,言下之意多劑包裝看國家要求。
3、養生堂沒有跟公司溝通(李雲春説的),歡迎養生堂所有投資者來關注和投資沃森,外來的人沒有比管理層更瞭解沃森,他和黃有信心帶領團隊走向國際化和未來。
4、1/2期數據是由軍科院發佈,數據如果不好國外不會給沃森開展臨牀,公司的一些公吿需要受到國家的認可才行。
5、HPV2價公司會提前做市場準備,HPV2最近很熱,有錢的省市很多做類集採。
6、我估計印尼這個月招募完,墨西哥不好説,現在進展慢,但沃森可能是最後一家做臨牀,印尼臨牀決定了海外EUA進度,從全球多中心的角度考慮,印尼還得多招募一些。
7、沃森所有產品都會PQ,明年PQ的產品比較多,13價產品不用擔心,摩洛哥被沃森生物產品質量折服(黃説),四價流腦世衞組織也認同,一代苗比巴斯德的還好。
8、黃總再次重申,敢跟資本打賭,2025年200億營收(不含新冠),2025年完成200億銷售額僅僅是合格,這些年打賭,沃森都贏了。
最後,有傳聞遊戲版號下個月發,但是A股很多公司藉着元宇宙炒了一波了,所以感覺還是小心點。另外明年要説可能沒有充分挖掘的大趨勢,可能在VR/AR領域吧。
格隆匯聲明:文中觀點均來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匯觀點及立場。特別提醒,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