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明野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大家好,我是明野!
今天兩市成交11580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0991億元增加589億元,連續第17個交易日超過一萬億元。滬深兩市共有113只股票漲幅在9%以上,38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今天還有一個大熱門就是北交所開門,但除了十個新股,其他都跌的比較慘,原因主要就是之前在新三板都已經炒過了,今天開門屬於利好兑現,至於裏面有沒有什麼好公司,歡迎大家挖一下。
今天市場調整比較多,尤其是前期大熱門光伏啊,鋰電啥的。從下面這個ETF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ETF和光伏ETF基本都是在往下走,那市場熱點在什麼地方,主要就是在下面持續往上走的兩個板塊,軍工和半導體ETF。
從8月份已經持續調整了一段時間了,主要是在消化芯片漲價邏輯減弱的利空,同期還有大基金的減持,所以整體板塊估值進行了一輪調整。那往後看呢,核心驅動力還是國產替代。半導體裏面的IGBT,明年非常可能成為光伏風電、碳中和,以及電動車的最重要制約因素,因為它很有可能是不夠的。現在最主要國外的玩家。它們擴產都是相對保守的,不會像中國企業這樣蜂擁而至,一定會低估進程,所以對中國企業來説其實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當然現在中國在這裏擴展速度也不算快,可能會在未來 1~2 年內 IGBT 的供應會形成新能源發展的很重要的制約因素,所以它有可能成為最短板的存在。這是半導體的這種機會。當然隨着這種晶元廠越來越多,各種資本支出的投放增加,我們的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設備未來的前景會越來越好,中國企業越來越多變成很多企業的首選供應商。
軍工板塊,三季度環比增速略微下滑,四季度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拉長來看,十四五訂單增長的大邏輯還在持續印證,整個產業鏈的景氣度也正在從上游往中下游傳導,產業盈利分配逐步向中下游傾斜,具體一些的話,航空發動機和導彈產業鏈的增長確定性會更高一點。但軍工股的需求比較難跟蹤,所以可能炒預期的情緒會濃烈些,業績的釋放在時間點上不好估計,所以整體謹慎些。
醫藥方面近期國內疫情反覆,新冠疫苗股和治療藥物相關公司受到刺激,沃森生物、康希諾、智飛生物、騰盛博藥漲幅較大。11日全球市長論壇全體大會上,鍾南山演講稱,“新冠疫苗兩劑接種完了,還要補種第三劑,無論全病毒滅活疫苗或mRNA疫苗,一療程後半年體液免疫功能均明顯下降。”論壇上,鍾南山表示,全球的疫苗都存在這種問題,所以要補種第三劑疫苗。下半年醫藥相關個股回調較深,目前來看估值並不高。從長期來看,疫苗板塊有望借新冠的機會拓展海外市場,也值得關注。
最後再説下兩個最近在炒的細分領域
(不代表看好,但值得研究學習,最近新能源領域就一直在炒各種細分的零部件板塊):
藉助高壓快充解決充電難題將成為行業趨勢,高壓系統技術升級帶來總量和競爭格局的雙重優化。2021年起,車企加速推出高壓快充來解決充電難題。隨着超級充電樁標準的落地,疊加配套高壓組件的技術進步,未來幾年高壓快充車型將加速推出帶動相關零部件的快速增長,同時技術門檻的提升也有助於市場份額向技術優勢企業集中。
在高壓快充路線下,對車端以及充電端都提出來了更高的要求。在充電樁端對於高功率充電時的熱管理等要求更高,通常需要採用液冷;對於車載端的高壓組件包括大三電(電池、電機、電控)、小三電(OBC、PDU以及DCDC)以及電動壓縮機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現在功率半導體、電池材料、高壓連接模塊及其材料上,滿足耐高壓、絕緣和EMC等屬性。
高壓相關的小三電(OBC、PDU、DCDC)整車廠外購比例高,給第三方企業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在高壓連接組件(包含連接器,連接模組)等領域,隨着技術門檻不斷提升市場將向具有技術優勢的頭部企業集中;在耐高壓相關材料的單車用量也會不斷提升。合興股份(高壓連接模組),受益標的欣鋭科技(OBC)、瑞可達(高壓連接器)。
滑板底盤會是未來重要方向,對開發時間以及開發成本都會有革命性的顛覆,但23年開始才會見分曉。
電動化帶來的優勢,讓滑板底盤具備實現的可能性,有三個特徵:1.電芯和底盤一體化。2.車身和底盤電器結構完全分開,實現同底盤快速出不同車型。未來第三空間時代,適合消費電子企業的快速量產,真正類似於大號手機。3.底盤同一套電器架構下的可變車身,零部件的大幅度複用帶來的降本,甚至可達50%。對於rivian,不管rivian成功與否,更重要是讓滑板底盤走進人羣的視野。
對於二級市場,Rivian輕量化底盤系統是由拓普集團(Tier 1)配套,單車價值量1.1萬元,亞太科技作為Tier2向rivian通過拓普配套高端鋁擠壓材,涉及的零部件或包括前後副車架、控制臂、轉向節、減震器和花鍵軸等,單車用量約69kg-80kg/輛,相比燃油車大幅增長,驗證了此前我們深度報吿彙報的新能源車鋁擠壓材可達6倍增長的產業趨勢。同時,亞太科技供應拓普鋁擠壓材近70%-80%的份額。
格隆匯聲明:文中觀點均來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匯觀點及立場。特別提醒,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