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上海證券報,作者:關子儒
養殖板塊正在悄然升温,其中最熱門的莫過於生豬板塊。
自9月以來,眾多機構頻繁調研生豬、飼料等相關企業。今日上午,正邦科技又最新公佈了11月2日至3日的投資者活動記錄。這意味着,在11月目前僅有的4個工作日中,已有新希望、正邦科技兩家生豬養殖龍頭企業相繼被機構關注。
正邦科技公佈的投資者調研記錄顯示,共有基金公司、投資公司以及證券公司等在內的27家機構參加了調研,其中包括富國基金、華安基金、中銀基金、天風證券、國泰君安等。這是正邦科技在今年下半年第二次接受調研。
此前的11月3日,新希望也公佈了投資者調研的相關情況,參加調研的22家投資機構包括中信證券、國泰君安、高盛高華、摩根大通等,以及4位個人投資者。
在10月末,温氏股份、唐人神等生豬養殖頭部企業也有投資者陸續關注。梳理可以發現,10月以來,相關機構對生豬板塊的關注度逐漸提高。
部分生豬相關上市公司接待投資者調研情況
正在升温的還有生豬價格。中國養豬網數據顯示,生豬價格自10月中旬開始迅速上漲,生豬外三元價格從10月6日的10.63元/公斤上漲至10月26日的16.72元/公斤。國家統計局網站最新消息顯示,10月下旬與10月中旬相比,生豬(外三元)價格環比上漲23.4%。
最近幾個交易日,生豬概念股也在升温。新希望、天邦股份、牧原股份等已經連續多個交易日上漲。截至11月4日收盤,申萬生豬養殖板塊飄紅。天邦股份漲幅為6.31%,新希望漲幅為3.78%。
對於養殖成本,牧原股份表示,由於非洲豬瘟疫情常態化帶來的全行業防疫成本上升,疊加玉米等原料大幅漲價的原因,養殖成本普遍上升。同時,公司認為,隨着新增產能的逐漸消化、技術升級與管理的提升,未來規模化養殖的生產成本將逐步下降。公司第三季度的養殖完全成本在15元/公斤左右。
仔豬價格走勢圖(來源:中國養豬網)
新希望在回覆投資者問題時表示,三季度生豬成本較高的原因中,仔豬成本佔有較大一部分。7月出欄肥豬是1月至2月投苗,8月出欄是2月至3月投苗,一季度本身的苗種成本還比較高。未來成本下降空間一是來自苗種成本;二是飼料成本;三是死淘管理;四是滿負荷生產。
公司資金運營能力備受關注。正邦科技表示,公司在產能建設上,在建工程能停則停、能緩則緩。在經營層面上,一方面早於行業進行低效母豬淘汰,主動進行產能縮減,調整發展節奏,減少現金流出;另一方面,為提高產能利用率,及時處置部分閒置及劣績租賃場,減少未來租金支出。
多種融資手段也為企業存續提供助力。正邦科技表示,公司今年9月成功發行江西首個民營企業約4億元人民幣低利率的美元債;同時以供應商應收賬款開展的ABS將結合市場利率情況擇機發行。公司還與各地政府組建產業基金,目前已成立的產業基金規模超30億元,未來也會持續探索和利用產業基金模式加強融資力度。
在生豬產能過剩的情況下,温氏股份介紹稱,公司現階段不開設新項目,在建項目能停則停、能緩則緩,儘量保存實力。行業低谷期,公司將把控好發展節奏,今明兩年的出欄目標(今年1100萬頭至1200萬頭,明年1800萬頭至2000萬頭)不受建設進度影響,公司現有產能可滿足今明兩年的發展需要。
儘管豬價短期攀升,但生豬養殖企業並不認為目前是大幅擴產能的好時機。唐人神在接受調研時稱,從供給方面來看,主要是前期加速出欄後,市場階段性缺豬,且養户在漲價的背景下惜售情緒增加。從需求方面來看,主要是氣温下降和部分醃臘需求提前,帶來消費增加,從而引發豬價反彈。
生豬養殖利潤情況(來源:南華期貨)
企業通過提升效率,確保養殖成本成本下降、提升生豬擴繁的預留空間。正邦科技介紹説,三季度PSY(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已經達到22,較為接近非瘟前水平。未來通過海外引種發揮能效,使豬隻出肉率、抗病性及繁殖能力能夠高於市場的平均水平,從而為公司仔豬成本帶來強有力的行業競爭力。
對養殖企業而言,產業鏈的適度延伸,有利於生豬養殖提質增效。新希望表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生豬屠宰量增長了29%。下一步會在食品端持續發力,尤其是在食品深加工方面,公司相關產能佈局、市場開拓等已經具備了基礎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