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從奔馳寶馬到賠本出局,養豬户魔幻一年

本文來自:稜鏡,作者:肖望

養豬户張亮非常懊悔,年初託關係花1700元抓來的仔豬,如今出欄一頭就虧700多元,還不算這半年餵豬耗費的成本和精力。

“養豬的都知道有周期,但這一輪跌幅最大,跌得最快,卻是完全沒想到。原本想着少賺點,結果現在虧慘了。”10月下旬,張亮對作者稱。

養豬户們正經歷一輪最慘烈的“豬週期”。與去年2月、7月的豬價高點相比,當前豬價已經下跌了近7成,生豬銷售價格在5元/斤左右。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養豬場(户)虧損面已達到76.7%。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等上市豬企三季報或業績預吿均顯示鉅虧。

國元證券分析師楊為斆、範聖哲在近日的研報中測算,除糧食成本之外,當前的人工、藥物及水電暖成本也漲了不少。現在,生豬行業如果想轉虧為盈,豬肉價格需漲近50%。但這在短期內很難做到。

隨着天氣轉冷,非洲豬瘟疫情有所抬頭,養豬户們又開始擔心豬場被感染。“這病毒怕熱不怕冷,而且傳染快,致死率高,一旦感染一個豬場幾乎要全軍覆沒,不如及早認賠出局。”張亮説,“我們附近幾個村已經一頭豬都沒有了。”

相同的情形在18、19年已經先行上演,並在隨後帶來一波豬價的起飛。

每隔3-4年,養殖户賺錢-虧損的行情便會反覆出現。中國2600萬養豬人,但如牧原股份秦英林般成為首富的人寥寥無幾,大量的小散養殖户在豬週期中隨波逐流,反覆受傷。如何打破這個週期魔咒?

賣一頭豬虧3000元

“趁豬肉便宜,趕緊灌些香腸囤起來。”在南陽市中商批發市場,市民王女士吿訴作者,今年終於實現了“豬肉自由”。

 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養殖户張亮卻開心不起來。“(10月)14號以前,豬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7元/斤,這幾天才漲到10元/斤,主要是受中央啟動凍豬肉收儲消息提振。但現在賣豬還是虧的。我們的養殖成本在13元/斤左右。”

而他之前高價求購的仔豬,如今也身價暴跌,出售無門。

“仔豬已經跌到200元一頭。還有養殖場因為圈舍有限,開始50元一頭甩賣仔豬。”南陽市社旗縣養豬大户李棟吿訴作者。但養殖户一直都“買漲不買跌”,仔豬越便宜,反而要養的人越少。

農業農村部監測,10月份第2周,集貿市場的豬肉平均價格每公斤21.03元,比今年1月份下降了60.8%。豬肉價格從今年1月下旬開始連續回落,即便在傳統消費旺季如中秋、國慶期間,也沒有出現反彈。

上市豬企相繼披露的三季報或業績預吿更是一片慘淡。

正邦科技(002157.SZ)預計第三季度虧損55.2億元-65.2億元,作者根據其第三季度生豬出欄數和盈利情況估算,正邦平均每賣出一頭豬虧損1141元-1347元;新希望預計第三季度虧損25.8億-29.8億元,平均每頭豬虧損1098元-1268元;温氏股份預計第三季度虧損67.5億元-72.5億元,平均每頭豬虧損1574元-1691元。

被譽為“豬中茅台”的牧原股份第三季度虧損8.22億元,平均每頭豬虧損95元。

“牧原股份在行業裏成本控制最好,連牧原都開始出現單季虧損的時候,説明行業已經進入全面虧損了。”重慶蜜員香農場主孫少秋表示,中小型養殖户頭均虧損更多。“賣一頭普遍虧1800元-2000元,最慘的一頭虧3000元的都有。”

牧原股份指出,在目前的市場價格上,全行業都處在深度虧損。由於非洲豬瘟疫情常態化帶來的全行業防疫成本上升,疊加玉米等原料大幅漲價的原因,養殖成本普遍上升,導致目前行業虧損情況比上一輪的行業低谷期更為嚴重。

虧損行情下,有養殖户選擇壓欄(繼續養),賭12月份、春節前的行情反彈。孫少秋介紹,生豬正常出欄體重在240斤左右,但現在一些養殖場的豬已經壓欄到500-600斤,甚至有養殖場的豬已經養到800斤。

但生豬養殖供給過剩的局面並未改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459萬頭、生豬存欄4.38億頭。能繁母豬存欄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生豬存欄恢復至2017年末水平。

養豬業資深人士陳源吿訴作者,全國生豬產能恢復快於預期,而且隨着養殖技術的提升,出欄生豬的體重普遍提高了30-40斤。等量的豬肉需求下,對生豬出欄量的需求其實在減少。

去年養豬的房企超過1000家

生豬產能快速恢復,是受2020年豬價超級行情的直接刺激。

“去年2、3月份吧,豬肉最高賣到了30元/斤。一整年我都沒敢多吃豬肉,甚至要買蝦解饞。誰能想到,豬肉能比蝦還貴。”王女士對作者表示。

養豬突然成了“暴利”行業。“往年的行情,一頭豬掙200元-300元就不錯了。去年一頭豬能賺2000元-3000元。”孫少秋介紹。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養殖户們都換了豪車,奔馳、寶馬在這兒最受歡迎。”南陽市社旗縣某畜牧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掙了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養殖户大有人在。

上市豬企更是賺的盆滿缽滿。牧原股份2020年淨利潤達274.51億元,同比增348.97%。正邦科技淨利潤57.44億元,同比增248.75%。新希望和温氏股份淨利潤同比雖然有所下滑,但也分別大賺49.44億元和74.26億元。

在賺錢效應的誘惑下,疊加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基本穩定,各路資本湧入養豬。

“做房地產的,做鋼材的,搞金融的,甚至以前賣豬肉的,但凡手上有點兒錢,或者借點兒錢,都來養豬了。”孫少秋吿訴作者。原有的養殖户們大多也進一步擴大了養殖規模。

新希望劉永好在2020年末的畜牧業論壇上更是稱:“過去一年多時間,僅從房地產過來跨界養豬的企業就超過1000家。”

從仔豬價格上可見一斑。“去年3-4月份,最高時15公斤左右的仔豬賣到了2600塊。”孫少秋回憶説,“如果當時的豬價能持續,喂到300斤出欄也還是有得賺。”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20年8月份全國有2030個新建規模豬場投產,前8個月新建規模豬場投產累計達11123個,2019年空欄的規模豬場也有11844個復養。全國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豬場數量由2020年初的16.1萬家增長到17.1萬家。

到2020年11月末,全國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已恢復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

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提到,到今年6月份,生豬產能已經出現過剩苗頭。該部提醒養殖户淘汰低產母豬,有序安排生豬出欄。

“養豬不像工業生產,説停就能停。”陳源對作者表示,生豬規模增長有一定的慣性。當下出欄的生豬,是4-6個月前的仔豬,而它們的孕育在10-12個月之前就已經發生。那時的母豬存欄量決定了現在的生豬出欄情況。7月份以來,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才結束增長勢頭,環比連續3個月減少,但減少幅度很小,且這一趨勢是否持續仍有待觀察。因此,陳源預計,生豬供給過剩的情況還將持續至少半年。

追漲殺跌的養殖户在離場

豬週期循環往復,與中國養豬市場高度分散的格局密切相關。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在當前2600萬養豬場户中,99%是年出欄500頭以下的中小場户。2019年,我國出欄量最大的温氏、牧原、正邦、新希望等八家養殖企業生豬出欄量佔全國總出欄量8.27%,行業集中度仍處於較低水平。

大批中小養殖户追漲殺跌,造成豬價的潮汐漲落。

自2012年養豬以來,李棟見證了2015年、2018年和2021年三輪豬價嚴重下跌的行情。在他看來,最掙錢的時候,是玉米最便宜的時候,這時候養豬的人也最少。等到養殖户進來太多的時候,連飼料都跟着漲價。

“大家都知道週期,但行情起來的時候,80%-90%的養殖户都還是會隨大流。在豬肉價格高點瘋狂補欄擴大規模,到豬肉價格大跌時不願再養。大家主要看眼前的行情算賬。明擺着虧損的時候,很少有人敢逆勢加大投入。”李棟表示。

這樣的場景,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也不陌生。在2019年12月的一場畜牧業論壇上他提到,“一聽説養豬利潤高,很多老總都找我説要養豬,怎麼勸都勸不住。過了兩三年,不説話了,咬着牙把豬場賣掉,多少錢都賣掉,根本就養不好。”

“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李棟表示,養殖業很難獲得銀行貸款,投資200多萬元建的豬舍、存欄的豬,都不如拿縣城裏的房子作抵押好使。主要靠自身利潤積累難以滿足養殖場快速發展的需要。今年,受益於銀行推出的支持家庭農場的優惠政策,同時找公務員親友擔保,他才申請到50萬元貸款。

李棟的豬場現在可容納200頭能繁母豬,每年出欄生豬約4000頭,他不願再擴大養殖規模,因為要考慮在週期底部時自己能否承受住這些損失。李棟的想法在養殖户中十分具有代表性。

南陽市方城縣柳河鎮政府黨建辦主任姬大偉曾吿訴作者,秦英林不願小富即安,堅信規模化養殖的趨勢,並多次逆勢加碼擴張。“他並不是盲目下賭注。他曾説,即便沒錢的時候也要考慮留好加油錢。”姬大偉介紹。

“以前養豬用的是自家的地,喂的是多餘的糧食,誰都能養。”李棟介紹。但眼下,隨着環保政策趨嚴,以及非洲豬瘟疫情抬頭,養豬的門檻越來越高。防疫不到位、風險承受能力弱的小散養殖户,正在逐步被市場淘汰。

“現階段的確是越養越虧,但要説行業大規模退出為時尚早。”孫少秋表示,“紅利期總體上才過去了8個月,多數養殖户還沉浸在去年的超級行情裏,這很影響大家的判斷。”

孫少秋介紹,養豬是重資產投入,建一個存欄500頭-1000頭規模的養殖場,豬舍等設施投入就要100多萬元,對農民來説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養殖場一般都建在偏僻的地方,轉手的時候5萬可能都沒人要。如果不養豬,這100多萬相當於就是白白投入。“大家很難果斷抽離,加上去年賺到了錢,所以大多數人選擇熬下去。”

但養豬行業規模化程度、集中度不斷提高已是不爭事實。牧原年報指出,2020年末養豬業前五大企業市場佔有率上升到9.22%。

在孫少秋看來,規模化養殖生豬是大勢所趨,但散户為主的局面不會很快發生改變。“城市居民青睞口味更好的散養土豬,散户養殖的方式也將長期存在。作為農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的重要途徑,只要有利潤空間,養殖户們就會重新殺回來。”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