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南孚電池20年資本局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斑馬消費 作者:範建

這應該是南孚電池距離A股最近的一次。

A股上市公司安德利趕在9月的最後一天,發佈了對南孚電池母公司亞錦科技的重組預案。二級市場卻冷靜得異乎尋常,節後連續兩個交易日,公司股價收跌。

南孚電池長達20年的資本運作,已讓市場等待太久。而這次複雜的重組交易設計中,摻雜着太多的利益,投資者不得不擦亮眼睛。

委身外資

南孚電池如今的資本迷局,在發展初期就已埋下了伏筆。

南孚電池的前身,是創立於1954年的南平電池廠,位於偏遠的福建南平山區,在那個時代,註定了落後。

直到1976年,福建師範大學化學系畢業的陳來茂,來到了南平電池廠,憑藉踏實肯幹的精神,很快成為了電池廠的廠長。

陳來茂剛來到這個山窩窩時,電池廠廠房設備落後、資金短缺、人才奇缺。他採取與大城市電池廠聯營等方式,借牌加工,給廠子贏得了一線生機。

十年後,陳茂來借一次出國考察的機會,看到了國內外電池企業存在的差距,也為南平電池廠找到了未來發展的方向。

1988年,企業引進外資,成立南平南孚電池公司。有了資金支持,公司引進國際先進的電池生產設備和技術。恰逢國內BP機風靡,電池的需求量大增,南孚電池快速崛起。

從1993年起,“南孚”電池銷量就穩居國內鹼錳電池第一,到了2003年,佔據國內過半市場份額。

在南孚的強力壓制之下,國際巨頭吉列集團進入中國10多年,始終無法在電池領域與南孚形成正面抗衡。

世紀之交,正值南孚電池發展的黃金期,卻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

1999年,在各方的撮合之下,摩根斯坦利、荷蘭國家投資銀行等出資設立中國電池有限公司,成為了南孚電池的控股公司,中方持股51%、外方持股49%。

僅僅一年之後,因一個股東急需資金,出售了部分股權給摩根斯坦利,中方對南孚電池的控制權旁落。

2003年,美國吉列集團收購摩根斯坦利等外方股東所持中國電池公司股權,拿到了南孚電池的控制權。而吉列旗下的金霸王,正是南孚在中國市場的直接競爭對手。期間,南孚電池險些面臨被雪藏的命運。

又過了兩年,寶潔收購吉列,南孚電池再度易主。

多次謀求上市

作為中國最大的“小電池”企業,外資一開始就看中了南孚電池廣闊的市場前景。摩根斯坦利等通過在香港設立控股公司,設計的就是一條在海外上市的路徑。

然而,因為短期內股東變動過於頻繁,南孚電池在香港上市的願望擱淺,於是摩根斯坦利果斷選擇了股權轉讓獲利退出。

到了巨頭寶潔旗下,旗下兩個電池品牌左右手互搏,曾經的民族品牌將往哪裏走?

正當外界疑惑之際,2014年,寶潔自身戰略調整,欲將南孚電池剝離。此時,鼎暉資本挺身而出,經過激烈的爭奪,以5.8億美元將南孚電池78.77%股權收入囊中。

為了這筆收購,鼎暉也背上了鉅額債務,面臨高額的財務成本,急需將南孚電池運作上市。

在鼎暉的主導之下,南孚電池借殼亞錦科技登陸新三板。

作為一家行業巨頭,南孚電池顯然不願意長期委身新三板。

2018年3月,亞錦科技宣佈,對深圳鵬博實業增資15億元,取得該公司40%股權。鵬博實業旗下最重要的資產,就是A股上市公司鵬博士。因此,外界解讀南孚電池意欲借道上市。最終的事實證明,這樁交易只是投資者的一廂情願。

複雜的利益糾葛

安徽企業安德利(603031.SH)於2016年8月登陸上交所,其主要業務是在安徽省內三四線城市運營商超。上市之後,公司業績即直線下滑,2020年更是錄得虧損。今年上半年,虧損的局面仍未能扭轉。

業績提振無力、轉型無望。在公司上市剛滿3年之時,公司原實控人陳學高,即轉讓公司部分股權,並放棄剩餘股份的投票權,讓渡了公司的實控權。

隨後的一兩年內,陳學高密集轉讓公司股權,合計套現近9億元。

安德利急需轉型,南孚電池需要尋求一個更大的資本平台,並讓原始投資人獲利退出。

今年8月,得知亞錦科技控股股東寧波亞豐,與安徽某上市公司進行重組接洽未果,安德利相關人士主動與寧波亞豐取得聯繫,並推進多方重組。

南孚電池是國內最大的“小電池”企業,市場佔有率和盈利能力表現優異。安德利整體市值僅在40億元左右,重組南孚電池無異於蛇吞象。

於是,各方設計了較為複雜的交易流程。

首先,全現金的交易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規避複雜的監管審查,提高交易效率。而各界擔憂的是,安德利資金實力不濟,在手資金不過億元,如何支付高達24億元的現金對價?

此時,公司原實控人陳學高站了出來,要以股份支付的方式,來幫助上市公司實現轉型。

陳學高與寧波亞豐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將所持15%安德利股權轉讓給寧波亞豐,對價6.56億元,由此,寧波亞豐成為安德利的第二大股東。

與此同時,安德利將現有主要資產轉讓給陳學高,騰出一個淨殼,待重組完成後,徹底實現向能源領域的轉型。

通過這一套交易流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安德利重組的資金壓力。陳學高將公司帶上資本市場轉了一圈之後,套得大量資金,又將原來的商超業務轉移到了自己手中。交易完成後,陳仍持有安德利7.24%股權,未來可以享受股票增值帶來的紅利。

而南孚電池的原股東,通過這樣的交易設計,不僅獲得了可觀的現金,還順利躋身安德利主要股東之列,為後續上市公司繼續運作對南孚電池剩餘股份的收購奠定了基礎。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