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國泰君安證券研究,作者:國君環保團隊
導讀
上週CEA周成交916萬噸,創開市以來新高,周成交均價42元/噸。地方碳配額周成交186萬噸,較前一週增長232%,成交均價67元/噸。CCER周成交283萬噸。
摘要
全國碳配額周成交量創新高,地方碳配額周成交量增長232%。
上週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成交量916萬噸,創開市以來周成交量新高,CEA周成交均價41.75元/噸,較前一週下降5%。地方交易所碳配額周成交量186萬噸,較前一週增長232%,周成交均價為66.73元/噸,較前一週增長17%。各地方交易所中,碳配額成交均價最高為北京綠色交易所69.48元/噸,最低為深圳排放權交易所24.86元/噸。上週全國CCER成交量283萬噸,PCER成交量9,466噸。
碳中和板塊信息速遞
1)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和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將“十四五”碳強度下降18%的約束性目標分解到地方並加以落實。2)《天津市碳達峯碳中和促進條例》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天津將逐步擴大非化石能源消費,鼓勵碳排放權交易,實行碳達峯、碳中和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
周度投資觀點
發改委將在10月9日完成《循環經濟促進法》意見徵集,標誌着國內再生資源行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本次修訂內容主要涉及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全流程中資源節約及廢物減量。1)加速固廢再生資源利用:推動電子廢棄物、廢塑料等回收體系建設,推廣使用再生原料和再製造產品;推動垃圾分類和城市垃圾綜合利用。2)推動水資源循環利用,繼2020年多次污水資源化相關會議召開及數項相關政策出台之後,本次循環經濟法修訂再次提及。投資建議:1)推薦再生金屬回收業務高速成長的高能環境、廢油脂回收龍頭卓越新能,受益標的包括再生金屬回收龍頭浙富控股、再生塑料回收龍頭英科再生、廢電子產品回收龍頭中再資環、廢電池回收龍頭格林美、廢油脂回收龍頭嘉澳環保。2)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維持高景氣度,推薦垃圾焚燒龍頭三峯環境、瀚藍環境、光大環境、綠色動力、偉明環保與上海環境。3)污水資源化持續推薦沃頓科技、碧水源,三達膜、金科環境、津膜科技為受益標的。
環保&公用板塊本週漲跌幅
1)上週環保、燃氣、水務、電力(申萬二級指數)分別波動-3.50%、-0.46%、-4.33%、+1.05%;創業板指、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分別下跌0.89%、1.24%、0.34%。2)個股漲幅前五名分別為:水發燃氣(+20.99%)、百川暢銀(+19.74%)、迪森股份(+17.63%)、江南水務(+11.11%)、長青集團(+9.40%)。3)跌幅前五名分別為:沃頓科技(-24.15%)、清水源(-21.98%)、津膜科技(-16.07%)、潤邦股份(-15.04%)、惠城環保(-13.59%)。
正文
發改委將在10月9日完成《循環經濟促進法》意見徵集,標誌着國內再生資源行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本次修訂內容主要涉及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全流程中資源節約及廢物減量,再生資源行業將加速發展,其他固廢細分也將受益。推動水資源循環利用,污水資源化市場需求持續釋放。
再生資源行業將加速發展,其他固廢細分也將受益。
1)規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構建,推動電子廢棄物、廢塑料等回收體系建設,推廣使用再生原料和再製造產品,再生資源行業將加速發展。2)推動垃圾分類和城市垃圾綜合利用,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維持高景氣度。
推動水資源循環利用,污水資源化市場需求持續釋放。
1)水資源循環利用為循環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水資源短缺,污水資源化意義重大。2)繼2020年多次污水資源化相關會議召開及數項相關政策出台之後,本次循環經濟法修訂再次提及,污水資源化持續推進,千億市場空間加速開啟。
1)再生資源行業加速發展,推薦再生金屬回收業務高速成長的高能環境、廢油脂回收龍頭卓越新能,受益標的包括再生金屬回收龍頭浙富控股、再生塑料回收龍頭英科再生、廢電子產品回收龍頭中再資環、廢電池回收龍頭格林美、廢油脂回收龍頭嘉澳環保。2)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維持高景氣度,推薦垃圾焚燒龍頭三峯環境、瀚藍環境、光大環境、綠色動力、偉明環保與上海環境。3)污水資源化持續推進,推薦膜技術龍頭沃頓科技、碧水源,三達膜、金科環境、津膜科技為受益標的。
上週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成交量916萬噸,創開市以來周成交量新高,CEA周成交均價41.75元/噸,較前一週下降5%。地方交易所碳配額周成交量186萬噸,較前一週增長232%,周成交均價為66.73元/噸,較前一週增長17%。各地方交易所中,碳配額成交均價最高為北京綠色交易所69.48元/噸,最低為深圳排放權交易所24.86元/噸。上週全國CCER成交量283萬噸,PCER成交量9,466噸。
黃潤秋:十四五碳強度下降18%,目標分解到地方並落實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2021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上表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和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實現碳排放強度與總量雙控,將“十四五”碳強度下降18%的約束性目標分解到地方並加以落實。生態環境部將加強考核評估,嚴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生態環境部將系統謀劃減污降碳路徑,加快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立法進程,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頂層設計和政策措施,強化區域協同、任務協同、機制協同,形成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工作格局。
《天津市碳達峯碳中和促進條例》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條例》明確,天津市按照國家規定建立健全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重點排放單位以及符合有關規定的其他機構和個人可以參與碳排放權交易,對重點排放單位實施碳排放配額管理,重點排放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技術規範,建立温室氣體排放核算和監測體系,探索將碳排放評價納入規劃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實行碳達峯、碳中和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將執行碳達峯、碳中和相關法律、法規和目標責任落實情況等納入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調整能源結構方面,支持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發展,逐步擴大非化石能源消費,持續優化用電結構,提高淨外受電和綠電比例,落實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推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減少碳排放方面,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促進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按照國家規定退出填埋處理方式,鼓勵利用再生水、海水淡化水和海水,採取措施實行多水源優化配置。激勵機制方面,鼓勵和支持發展綠色低碳金融,引導金融機構開發新金融產品,鼓勵吸收社會資金參與節能減排投資、技術研發、技術推廣、碳排放權交易等活動,將重點排放單位的碳排放權交易履約情況納入信用記錄並推送至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福建省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實施方案的通知
《實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大於7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升到26.1%左右,市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主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流通體系、消費體系初步形成。加強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推進垃圾分類處理網點與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兩網融合”,鼓勵建立再生資源區域交易中心,完善城鄉廢舊資源回收網絡,加快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鼓勵企業採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廢物回收線上與線下有機結合。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升級,全省市縣“十四五”期間新建改造污水管網3500公里,因地制宜佈局污水資源化利用設施,市、縣污水處理率達到98%以上,市、縣污泥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7%、95%以上,加快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力爭實現城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健全綠色交易市場機制,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碳排放權、用水權等資源環境權益交易市場建設,健全碳匯補償機制,積極參與國家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具體措施的通知
《通知》要求,推動公共設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級利用、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處置等。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加快形成多種能源協同互補、綜合利用、集約高效的供能方式。健全危險廢物收運體系,推進重點工業園區危險廢物集中收集貯存、廢鉛蓄電池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廢礦物油收集網絡等試點建設。推進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依託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創建標準化的可回收物分類投放點,鼓勵配備智能化回收設施,全面、準確掌握各類可回收物產生數據。加強廢紙、廢塑料、廢舊輪胎、廢金屬、廢玻璃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培育產業鏈條及龍頭企業,提升資源產出率和回收利用率。推動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廠網一體化”,建設完備的污水收集與處理系統,逐步提高污水管網覆蓋面積與收集能力。加強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建設,鼓勵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和自建利用處置設施單位引進國際國內先進工藝和設備,提高水泥窯協同處置有機危險廢物替代化石燃料的比率。完善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做好重點控排企業排放數據核算與核查,開展發電行業企業分配額分配與清繳履約、碳市場相關能力建設、温室氣體排放信息披露等工作。
市場行情概覽:上週環保、燃氣、水務、電力(申萬二級指數)分別波動-3.50%、-0.46%、-4.33%、+1.05%;創業板指、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分別下跌0.89%、1.24%、0.34%。
漲幅前五名:水發燃氣(+20.99%)、百川暢銀(+19.74%)、迪森股份(+17.63%)、江南水務(+11.11%)、長青集團(+9.40%)。
跌幅前五名:沃頓科技(-24.15%)、清水源(-21.98%)、津膜科技(-16.07%)、潤邦股份(-15.04%)、惠城環保(-13.59%)。
五部門聯合印發《中央生態環保轉移支付資金項目儲備制度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暫行辦法》明確,中央生態環保轉移支付資金原則上均應納入中央生態環保資金項目儲備庫管理範圍。各地項目申報和納入中央項目儲備庫項目的情況,作為中央財政生態環保轉移支付分配的重要參考。採用競爭性分配的中央生態環保轉移支付預算資金,由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另行發佈項目申報指南,待財政部會同中央有關部門開展競爭性評審擇優確定項目後,再納入中央項目儲備庫管理,其他方式分配的中央生態環保轉移支付預算資金,省級有關部門按要求對各地申報的項目進行審核,將符合條件的項目擇優篩選,按照中央有關部門規定納入中央項目儲備庫。進入儲備庫的項目有效期原則上為3年,有效期內可申請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支持,3年未執行的在庫項目將自動出庫,出庫項目申請再次入庫的按照新項目入庫要求和流程辦理。財政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應急部、國家林草局負責中央項目儲備制度的建設和完善。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推進非居民廚餘垃圾處理計量收費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及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對《指導意見》提出,全面梳理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政策,建立健全非居民廚餘垃圾處理計量收費機制。加強對非居民廚餘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置管理,加快建設生活垃圾管理信息系統,加快建立有利於促進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激勵約束機制,積極創新計量收費方法,提高收繳率。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市要認真貫徹國家和我省對垃圾分類工作有關要求,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在年底前制定調整非居民廚餘垃圾處理計量收費推進工作方案,儘快調整出台本地區非居民廚餘垃圾處理計量收費政策,逐步建立非居民廚餘垃圾超定額累進加價機制。
四川修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
四川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四川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修訂草案)》提請審議。《條例(修訂草案)》明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制度。草案完善了生活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制度,規定四川省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草案健全了其他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制度,推動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細化實驗室固體廢物管理、廢棄電子電器回收和污泥處置等規範,加強了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
安徽省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總體目標為,2021年底前,所有設區市建成運行廚餘垃圾處理設施。到2022年底,各設區市至少有一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到2023年,具備條件的設區市基本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力爭到2025年,全省基本建立配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法律法規制度體系;設區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