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集團誕生於新中國誕生之初,作為世界500強的企業,它是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同時,中糧集團作為投資控股企業,旗下擁有13家上市公司,涉及食品、乳業、地產、商業、保險等行業,總市值達到2527億元。
9月9日,中糧旗下的又一個子公司拆分上市登錄科創板,這是除中糧糖業、酒鬼酒、大悦城控股、中糧生物科技、中糧資本5家公司外,第6家A股上市公司。
截止今日收盤,中糧工科大漲了283%,報13.6元/股;盤中,中糧工科更是一度飆漲近400%,逼近17元/股。以發行價3.55元/股來計算,中籤的投資者可以小賺5000元。
而頂着“中糧”二字的工科,到底做的是什麼生意?
據中糧工科的招股書顯示,中糧工科由原無錫、鄭州、西安、武漢科學研究設計院整合發展而來,因此公司及下屬子公司被分為6個事業部,整合了各業務之間的優勢部分,且各部門之間獨立運營存在。
仔細來看,其主營業務主要是設計諮詢、機電工程系統交付和工程承包等專業工程服務業務板塊以及設備製造業務。同時還承接部分民用建築設計業務及冷鏈領域延伸的冰雪工程項目,設備部分包括磨粉機、高方篩、烘乾設備、榨油設備等糧油加工設備的製造。
簡單的來説就是為小麥、玉米等飼料、糧食行業提供項目設計諮詢與工程的承包商。
而能夠支撐股價的最關鍵因素還是業績,據招股書顯示,中糧工科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5400.57萬元、8735.01萬元和1.29億元,其淨利潤正在逐漸增加。
具體的細分項目上,專業工程服務依然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佔總營收的81%;但從近三年的趨勢來看,設備製造和設計諮詢的營收佔比不斷增加,工程承包的貢獻同比減少。
據統計,2021年1-9月,中糧工科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7000-7500萬元,同比增長約79-92%;預計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約6300-6800萬元,同比增長約94-110%。
但仔細來看,雖然利潤一直在同比增長,但總營收卻呈現除了疲軟的趨勢,其2020年的總營收為20.4億元,僅比2019年的19.5億元同比增長了4.6%,這個趨勢從今年1-9月份額度業績也能看出。中糧工科披露,1-9月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約10-11億元,同比下降約 5-13%。
而淨利潤的大幅增長主要是受到毛利率增長的貢獻,2018-2020年公司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1.71%、13.94%和18.88%。這其中主要由專業工程服務業務貢獻,專業工程服務的毛利率已從2020年中期的14.3%進一步擴大至今年的23.3%。
若是未來市場競爭加劇,服務業務收費下降,相關成本上升,會使得公司毛利率存在很大的下降風險。
且值得注意的是,中糧工科還存在着大額資金因涉訴被凍結的情況。
截至股説明書籤署之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正在進行的作為被吿且涉訴金額在100萬以上的訴訟共12宗。其中有3宗訴訟涉及凍結髮行人資金,另有1宗涉訴金額為100萬元以下的訴訟涉及凍結髮行人資金,凍結款項合計約1.64億元。
與此同時,截至 2018 、2019 和 2020 年末,公司分別擁有應收賬款淨額 4億元、4.2億元及4.9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 20.46%、19.01%和 17.96%,這部分將對公司整體的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再看看中糧集團上市子公司的表現,其市值都是維持在200億元上下,股價也是保持在10元左右,因此股盤較小的中糧工科似乎看起來有些見頂了。
而中糧工科的基本面並不足以支撐高達5.1倍的市淨率和50倍的滾動市盈率,從今日盤後公佈的龍虎榜數據來看,三機構合計淨賣出1210.18萬元,加上70%的換手率和接近10億元的成交額,後續將面臨着股價波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