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元宇宙火了!龍頭股人手20cm漲停!

原本以為元宇宙概念只是一陣風,現在看來沒這麼簡單,很可能是個風口。

看看股市表現就知道了,今天中青寶又來了個20cm漲停,這周才3天已經累計漲了46%;還順便帶火了下游的VR概念,寶通科技今天也是20%漲停,昨天一度大漲18%,8月27日至今,該股累計漲幅超過了80%。

此外還有歌爾股份,尾盤快速拉昇直接漲停;NFT概念也火了,湯姆貓20cm漲停,視覺中國漲停,天舟文化暴漲17%。

元宇宙到底是個啥,是吹出來的概念還是真有投資價值,這條產業鏈上都有哪些公司?

01

元宇宙是什麼?

這波元宇宙行情可以説是字節跳動帶起來的。

近日,字節跳動投資1億的元宇宙遊戲《重啟世界》上線。再加上字節90億元收購VR公司Pico的消息被確認,字節在佈局元宇宙上的激進舉動徹底把這個概念引燃了。

本週股市上元宇宙概念的爆發則跟中青寶有關。

週一,中青寶官方發佈了一篇《元宇宙賽道崛起 網遊老兵砥礪奮進踏征程》的文章,稱公司即將推出元宇宙遊戲《釀酒大師》。

這款遊戲的類型是虛擬與現實夢幻聯動模擬經營,簡單來説就是線上釀酒、線下品酒。是不是純正的元宇宙遊戲先不説,這種線上線下互動的遊戲模式還是挺新奇的,還順便蹭上了白酒概念。

另外,玩家還可以通過遊戲在NFT上進行遊戲中的物品拍賣交易,這就跟區塊鏈概念聯繫到了一起。

無論字節還是中青寶,都説明元宇宙概念與遊戲息息相關。雖然元宇宙概念大家都想蹭,比如soul就打起了社交元宇宙的旗號。但與社交軟件相比,遊戲因其豐富的內容和玩法是更適合元宇宙的存在形式。

原因在於,元宇宙是在時間上真實,在空間上虛擬,並且在時空兩個維度都和真實世界處於平行狀態的概念。人類則以某種意識“映射”的方式進入、存在和生活於元宇宙之中。

這個概念裏,“生活”是最重要的。換句話説就是要求元宇宙要具備足夠的深度、參與度和永續性,這就要求元宇宙有足夠豐富的活動和內容,不能像以往的遊戲只能“原地循環”。

比如我們戲稱的“地球online”就是最高級的元宇宙,影視作品中,《黑客帝國》和《頭號玩家》也是原汁原味的元宇宙。

從概念中,我們可以得出哪些遊戲比較符合元宇宙的構想。

首先是《我的世界》、《動森》和吉比特今年大火的《摩爾莊園》,這類沙盒或者模擬經營遊戲可以統稱為對現實世界的模仿,可以説不自覺地暗合了元宇宙概念。

其次就是對元宇宙概念的主動探索,這就不得不提Roblox,這家今年3月美股上市的沙盒遊戲公司是目前全球最惹人注目的元宇宙概念股,一年前它的估值還只有40億美元,如今已經接近500億。

Roblox的商業模式是為玩家提供創作遊戲並交易的平台。目前Roblox上的遊戲超過4000萬款,並以每天5萬多款的速度增加。它的成功之處,是在遊戲內提供了生產力。

投入數千人和數億美元的3A大作遊玩時長也不過幾百小時,但當玩家自發生產內容並獲得收益時,玩家熱情和遊戲廣度之間就會形成正向循環,可謂“其樂無窮”。

在深度方面的代表則是北美最受歡迎的遊戲《堡壘之夜》。玩家在這款遊戲裏不僅可以和網友同場競技,還能收看Travis Scott的虛擬演唱會,和收看《星球大戰》最新片段的全球首映。

在《堡壘之夜》裏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比如社交、看視頻甚至玩其他遊戲,這讓它已經不再是一款單純的遊戲,而是在不遠的將來有代替所有的遊戲、視頻或社交軟件的可能。

這就是元宇宙的意義所在——無限拓展互聯網的邊界。

02

蹭概念不如硬科技

從元宇宙概念中,我們也可以大致瞭解這條產業鏈的構成。

元宇宙要求從以往的玩家控制角色變成玩家成為角色,也就是像“現實世界”一樣具有相當的沉浸感,或者説“以假亂真”。

要實現這一點,軟件前面説過了,是遊戲。另外還有輔助的AR(增強現實)技術,硬件方面的技術則主要是VR(虛擬現實)。

這兩個概念我們都不陌生,都是炒了很多年但還沒落地的前沿技術。不過現在它們和芯片、新能源、5G、雲計算、AI這些技術一起,正在元宇宙的引力作用下逐漸實現統一。

首先來説VR,這是“進入”元宇宙的主要硬件,當VR達到16K之後,人眼將察覺不到紗窗效應,實現“完全沉浸感”。VR也是扎克伯格大舉押注的領域。

不久前,Facebook通過Horizon 展示的虛擬會議室功能讓人振奮。這款虛擬世界平台正在封測,還未正式推出。另外,扎克伯格還在近期表示,要在5年以內將Facebook打造為“元宇宙”公司。

目前,Facebook去年發佈的Quest2成為現象級產品,在VR市場的佔有率超過50%,並且還在增長。

得益於Quest 2,Facebook去年第四季度非廣吿收入同比增長156%

其次是HTC、微軟和索尼,後兩者在遊戲和硬件領都有較強的積累。另外,目前最令人期待的大概是蘋果的VR產品,大概在明年發佈。

去年,VR產品的全球銷量已經達到670萬台。隨着下游遊戲、影視生態越加成熟,預計明年將翻倍增長至1400萬台,跨越一千萬大關。

AR技術同樣是各大科技巨頭混戰的局面。

臉書、谷歌和國內的華為、聯想都是一邊全世界買買買相關產業鏈上的公司和技術,一邊埋頭研發各種專利;微軟則定位於通過人工智能和混合現實工具幫助公司開發元宇宙應用。

產品方面,蘋果早就將AR技術應用到iPhone中,下週三發佈會的直播頁面上出現了iPhone的AR標誌,據説蘋果的穿戴式AR產品即將發佈,大家拭目以待。

另外也別忘了馬斯克。一心想着去火星的同時,他也沒忘了同時推進腦機接口技術——Neuralink的神經鏈芯片已經能讓猴子用意念打乒乓球了。

從產業鏈來説,處理器方面,高通一家獨大,華為在國產芯片方面獨佔鰲頭;英偉達則主要發力於提供面向AR/VR的雲渲染服務,前陣子老黃在發佈會上的以假亂真被粉絲津津樂道。

代工製造方面,主要是是A股的歌爾和台灣企業和碩;另外,歌爾和舜宇光學等在光學器件上面有一定佈局;顯示領域,則主要是索尼、TCL和京東方等公司。

另外還有存儲領域的三星、美光、海力士和操作系統領域的安卓基本都處於壟斷地位,不過兆易創新和Facebook已經分別對這兩個領域發起了挑戰。

(圖表來源:華西證券)

03

結語

大概80多年前,托爾金通過《霍比特人》和《魔戒》系列作品提出了“第二世界”空間體系建構概念,不過那還停留在奇幻作品階段;

50多年前,尼爾斯蒂芬森在《雪崩》中正式提出元宇宙概念。從奇幻到科幻,意味着幻想世界離人類又進了一步。

不過説到底,元宇宙目前還停留在概念階段,我們這代人,大概率見不到《頭號玩家》裏的“綠洲”出現的一天。

不過,我們或許註定成為舊時代的殘黨,但總會有人乘上新世界的方舟。我們能做的,是把握住這個風口,而不是再一次錯過又一個改變世界的機會。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