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一語道破】蘋果股價創歷史新高,帶火了誰?
uSMART盈立智投 08-31 19:53

8月30日美股時間,蘋果(AAPL.US)漲超3%,股價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2.5萬億美元。據金十數據援引IDC的最新數據,iPhone13將把蘋果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推至新的高度。跟今年預計增長6.2%的Android相比,iPhone將以13.8%的兩位數增長實現飛躍。

消息面上,蘋果13即將在9月發佈,“iPhone13或支持低軌道衛星通訊”衝上微博熱搜引關注。蘋果產業鏈的知名分析師、天風國際的郭明錤表示,iPhone13將具有低軌道衛星系統連接功能,允許用戶在沒有4G或5G覆蓋的地區撥打電話和發送消息。

蘋果公司股價大漲,而A股這邊的“蘋果產業鏈”相關公司卻並沒有吃到紅利,反而股價下跌。近日“果鏈”龍頭立訊精密(002475.SZ)股價持續下跌,市場負面傳聞不斷,公佈的上半年業績也在下滑。一邊是蘋果公司業績和股價大漲,一邊是A股的相關產業鏈龍頭反而持續股價下跌,蘋果到底帶火了誰?

火熱的蘋果

蘋果股價8月30日夜盤再創新高,市值突破2.5萬億美元。2021第三季公司營業收入814.3億美元(+36.4%),超出市場一致預期11.1%;淨利潤爲217.4億美元(+93.2%),超出市場一致預期30.8%。

具體產品營收方面:iPhone收入同比增長49.78%;Mac收入同比增長16%;iPad收入爲同比增長12%;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3%;其他產品收入同比增長40%。

蘋果公司的體量到目前這個地步,仍然保持兩位數的營業收入增長,難怪股價會被持續熱捧。

8月20日,《2021胡潤世界500強》發佈,蘋果公司以15.8萬億價值蟬聯“胡潤世界500強”榜首。

業績持續增長、股價不斷新高、公司價值還是全球第一,除了這些,一年一度的新一代蘋果產品也即將發售。據36氪在8月30日官微中報道,蘋果公司將於9月7日發出邀請函,並定於9月14日舉行發佈會。iPhone13系列將於9月17日開始接受預購,並在9月24日正式開售。

綜合36氪、財聯社等多家媒體報道,筆者總結iPhone13的亮點可能有兩個:一是或將支持戴口罩解鎖,二是可能支持近地軌道衛星通信,變成“衛星電話”。

對於第一點:此前,蘋果爲方便疫情下的用戶需求,在iOS14.5更新時加入了Apple Watch解鎖iPhone的功能,在檢測到用戶口罩時解鎖iPhone,而對於沒有Apple Watch的用戶來說仍無益處。36氪報道最新消息稱,蘋果目前正在測試新的FaceID硬件,該硬件可以讓用戶在戴着口罩或有霧眼鏡的情況下解鎖iPhone。蘋果升級版FaceID傳感器陣列正在測試中,可與口罩一起使用。

對於第二點: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給投資者的一份最新報告中表示,蘋果“對衛星通信的趨勢持樂觀態度”,他預計,即將推出的iPhone13硬件規格可支持低軌衛星通訊,若蘋果開啓相關軟件功能,則當iPhone13使用者不在4G/5G覆蓋範圍之際,也能透過衛星通訊通話與傳訊。

據此報道,美股和A股相關公司都大漲。截至8月30日美股收盤,美國衛星服務提供商Globalstar(GSAT.US)股價大漲約64%,而A股在8月30日衛星通信概念突然爆發,中國衛通(601698.SH)漲停,天銀機電(300342.SZ)盤中大漲超16%,但收盤迴落,全天漲幅13.27%,此外8月30日還有華力創通(300045.SZ)、歐比特(300053.SZ)、中國衛星(600118.SH)等大漲。不過相關概念股在8月31日股價有所回落。

冰涼的“果鏈”龍頭

與“火熱”的蘋果對應的,就是國內A股蘋果產業鏈某些公司股價的持續下跌。立訊精密是“果鏈”龍頭,但近日負面消息不斷。

據8月30日中證報,立訊精密股吧有傳言稱,立訊精密代工蘋果手錶沒過檢,被蘋果中斷組裝,江蘇嘉善工廠正在遣散員工。

8月30日,立訊精密在互動易迴應稱,相關情況不屬實。針對量產過程中個別廠區因上下遊供應商供料問題所導致的臨時性調整,爲維護員工利益,保證員工正常上班,公司將優先安排現有產品線受影響人員支援公司其他廠區,屬正常工作安排。

此前,8月25日,立訊精密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上半年,健康可穿戴產品領域雖然也受到疫情及缺料等影響,但是中長期而言,從公司的質量、交付等多方面來看,公司對相關產品有信心。

但立訊精密的此番解釋,市場並不“買賬”。8月30日,立訊精密股價一度跌逾7%,截至收盤跌5.95%,較上一個交易日蒸發159億元。而8月31日公司股價繼續下跌5.21%,兩天加起來差不多一個“10cm”跌停了。

除此之外,立訊精密的業績也並不理想:半年報經營現金淨額、淨資產收益率(ROE)齊降。

據半年報,今年上半年,立訊精密實現營業收入481.47億元,同比增長32.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0.89億元,同比增長21.73%。分季度來看,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50億元,同比增長37.44%;二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39億元,同比增長11.76%。對比一季度來看,二季度淨利增速放緩。

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1.88億元,同比減少31.24%。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爲10.38%,同比減少1.39個百分點。

雖然立訊精密業績不理想,股價下跌,不過機構卻仍然不減信心。國盛證券表示,雖然今年Airpods的增速有所放緩,但是前期的悲觀預期已經充分反應在股價中,隨着下半年新品的發佈有望帶來積極影響。公司始終專注於精密製造本業,爲客戶提供完整的綜合解決方案。多年來的前瞻佈局與深耕細作,實現了公司業績的持續高速成長。

另外,據choice數據顯示,近5個交易日(8月24日至8月30日)立訊精密受225家機構調研。

除了立訊精密外,另一個“果鏈”曾經的龍頭歐菲光(002456.SZ),也是一路股價和業績雙雙下滑,還悲劇的被蘋果剔除出產業鏈。股價從2020年7月至今,1年左右的時間下跌了約60%。而業績也是持續下滑。公司4月份公告修正2020年業績預告,業績“大變臉”。具體來看:歐菲光2020年度歸母淨利潤由原來業績快報的預盈利8.81億元突然轉虧,變爲修正後的虧損18.50億元。

而今年半年報的業績比2020年更慘。歐菲光8月30日披露半年度報告,公司2021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爲117.42億元,同比下滑49.96%;歸母淨利潤3389.7萬元,同比下滑93.25%;基本每股收益0.01元。爲什麼說是曾經的果鏈龍頭呢?因爲被蘋果“踢出羣”了。

對如此糟糕的業績,公司解釋,出現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三:受與蘋果終止採購關係所影響,相關產品出貨量同比下降;因外部環境變化,對H客戶的業務受芯片供應受限,導致多個產品出貨量同比大幅下降;對AR/VR、工業、醫療等新業務的發展,尚處在導入期或投資建設期。

“果鏈”真涼了?

那麼“果鏈”真涼了嗎?整體看並沒有,但“三巨頭”業績喜憂參半。

在歷經長達半年的低迷後,A股蘋果產業鏈整體悄然回暖。近一個月來,WIND蘋果指數基本回升至年初水平。回暖的背後是“果鏈”公司的業績支撐。截至8月31日,據WIND測算45家蘋果產業鏈公司的財務數據——2021年中報業績,今年上半年蘋果產業鏈公司主營業務利潤平均爲10.99億元,中位數爲2.58億元。

雖然總體表現向好,但市場對果鏈成長性的擔憂猶在。“三巨頭”的業績表現就備受市場關注,但數據顯示喜憂參半。

歌爾股份(002241.SZ)實現淨利潤約15.6億元-18億元,增長100%-130%;立訊精密(002475.SZ)實現淨利潤約29.2億元-33億元,增長15%-30%;藍思科技(300433.SZ)實現淨利潤23.1億元,增長20.7%。相比今年一季度,三家公司上半年增速均有所放緩。

其中歌爾股份的業績高增長,還是因爲VR行業引爆的,近日字節跳動入駐VR行業,“元宇宙”概念火熱,公司業績高增並非是由蘋果產業鏈帶來。(筆者按:歌爾股份的投資邏輯,詳見筆者8月27日文章《字節跳動或入駐VR,歌爾股份封漲停,還有哪些個股能漲?》、8月30日文章《VR龍頭歌爾股份爲何突然爆發?》)

綜上所述,儘管板塊整體在悄然回暖,但從個股表現來看,業績高增的個股並非主要由蘋果業務帶來,而此前備受追捧的“果鏈”龍頭也沒有從低迷的股價中掙脫。在二級市場熱點迭出的情況下,蘋果概念板塊已鮮有重磅利好消息發佈。

誰能從“蘋果”身上受益?

一個值得期待的消息是,每年的9月是屬於蘋果的。隨着每年一度的蘋果秋季發佈會臨近,近期市場上關於iPhone新機的消息不斷。據21世紀經濟報道,蘋果供應鏈已在6月底啓動備貨。而據中國經營報的報道,上海昌碩和鄭州富士康這兩個蘋果代工廠的支柱,最近兩個月都已開始高薪招工,不惜開出萬元高價獎金。

從銷售端看,7月國內iPhone需求強勁反彈,與iPhone最相關的數據——非中國品牌手機出貨量“異常強勁”,同比增長77%。瑞銀分析師預計,受iPhone13系列推動,2022年iPhone需求前景向好。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也認爲,展望2021-2023年,在智慧型手機品牌中,蘋果成長能見度最佳,2021、2022年iPhone出貨量將分別達到2.3-2.4億與2.5-2.6億部(2020年約1.95億部)。

蘋果銷售、業績節節高,那麼誰可能從蘋果身上受益呢?

除了受VR行業推動,業績、銷量大增的歌爾股份外,近期有消息稱即將推出的iPhone13可能會成爲“衛星電話”(筆者按:具體內容見上文)。郭明錤指出,iPhone13的衛星通訊或可通過運營商空中開啓,也就是說並不需要購買實體卡,直接在手機上就能操作,與目前的eSIM通訊效果類似。蘋果可能會與美國衛星解決方案商Globalstar(全球星)合作,受此消息影響,美股Globalstar於8月30日飆漲超60%。

而相關的概念,關鍵詞就是:低軌道衛星、衛星互聯網。

2020年4月,發改委明確衛星互聯網屬於新基建範疇。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也提出強化發展空天科技,指出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集成互聯、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增強數據感知、傳輸、存儲和運算能力。

中信建投預計,國內衛星互聯網2021-2023年總的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00億元、130億元、145億元。國內低軌衛星通信市場空間可能更大,考慮到僅SpaceX計劃的衛星發射量就達到4萬多顆,亞馬遜也有3000多顆,中國不應該僅幾百顆。

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科技委祕書長潘軍保守估計,未來5-10年僅我國商業小衛星的發射需求就超4000顆,商業衛星製造和發射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將帶來航天發射業務的幾何級暴漲。

A股中,除了中國衛通(601698.SH)、天銀機電(300342.SZ)、華力創通(300045.SZ)外,亞光科技(300123.SZ)的衛星通信業務有數十年的發展歷史,在2019年末即啓動將低軌衛星通信技術與公司整體業務結合的研發項目。

最後,奉上衛星通信概念股,截至8月31日,按市值降序排列如下,供讀者參考。

 作者|許螣垚

 編輯|Sukie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