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上半年營利繼續保持20%+增長,邁瑞醫療2021“期中答卷”有無含金量?面對行業內外趨勢,邁瑞醫療的“期中答卷”給出了怎樣的答案?
去年邁瑞醫療(300760.SZ)快速迎戰全球新冠疫情大考,藉助疫情錘鍊大放光彩。進入2021年,雖然新冠疫情仍在全球範圍內蔓延,但國內疫情局勢整體保持穩定。在去年同期的高基數壓力下,作為國產“醫療器械一哥”,邁瑞醫療交出了一份怎麼樣的2021“期中答卷”呢?“含金量”如何?
據財報顯示,邁瑞醫療再次延續了自2018年上市以來,營收及淨利潤20%以上的增長率,體現了作為藥械龍頭持久增長的韌性。後疫情時代,全球醫療新基建正迎來新一波浪潮,邁瑞醫療積極搶抓機遇,大力推動醫療器械的自主創新,也為公司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醫療器械市場正迎來諸多變革,一方面後疫情時代下,醫療新基建加速市場擴容,醫改政策推進國產替代進程加快,另一方面,當下醫院信息化建設需求正日益凸顯,如搭建院內醫療設備的集成化管理體系,構建智慧診療生態系統,提升醫院的管理和運營效率,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等。面對行業內外趨勢,邁瑞醫療的“期中答卷”給出了怎樣的答案?
1、穩健增長凸顯韌性,三大主營業務線齊頭並進
8月26日,邁瑞醫療(300760.SZ)發佈2021年度半年報。報吿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27.78億元,同比增長20.96%;利潤總額49.16億元,同比增長25.18%;實現歸母淨利潤43.44億元,同比增長25.79%,業績增長韌性十足。公司近三年營收增長率及淨利潤增長率持續保持在20%以上,遠超行業平均水平,而且淨利潤增長速度快於營收增長速度,這説明邁瑞在醫療器械行業中還保持着強勁的成長性和強勢競爭力。
其實邁瑞業績增長的韌性與其全面的產品線佈局密不可分。目前邁瑞醫療主要有三大主營業務,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以及醫學影像,擁有國內同行業中全面的產品線,以安全、高效、易用的“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滿足臨牀需求。
據財報顯示,報吿期內,其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實現營收60.21億元,同比增長12.68%。作為去年疫情防控期間需求量最大的業務,得益於國內以大型公立醫院擴容為主導的醫療新基建的逐步開展,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今年上半年繼續維持穩定增長。值得注意的是,鑑於去年監護儀和呼吸機等抗疫產品在全球範圍實現了重大客户羣突破,通過持續提升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的產品競爭力,未來邁瑞將有望全面實現橫向突破,持續提高市場滲透率和佔有率。
此外,體外診斷業務和醫學影像業務實現恢復性高增長,報吿期內營收分別為39.62億元和26.7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達30.76%和26.87%,主要得益於國內和部分國際地區常規檢測試劑量和常規診療活動的逐漸恢復。與此同時,邁瑞還加強了高端產品線佈局,持續實現客户羣突破,這意味着可為邁瑞以後可持續的試劑上量奠定了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邁瑞還在集成化、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方面取得較大技術突破,未來將應用到各個產品中,全面提升產品性能。報吿期內,通過深度洞察臨牀實驗室需求,邁瑞還推出了邁瑞智檢實驗室IT方案,在助力實驗室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標準化的同時,可為臨牀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診斷依據。
綜合來看,邁瑞健全的產品線有助於滿足國內各級醫院和全球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的醫療設備與耗材需求,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而其智能化和信息化方面的技術突破,將有效提升產品組合競爭優勢,讓邁瑞逐步從產品思路走向平台思路(解決方案),從過去的產品供應商蜕變成提升整體診療能力的方案商。
2、以創新引領發展,諸多機遇下成長空間可期
自去年國內疫情受控後,全國各地逐漸重視醫療補短板和新基建。今年以來支持公立醫院發展的國家政策陸續出台,2月19日,中央深化改革委員會通過《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6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7月1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衞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共同編制的《“十四五”優質高效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隨着各項政策文件的逐步落地,公立醫院主體地位持續強化,醫療器械配置水平正迎來進一步提升。
由於國內的醫療新基建項目以大型公立醫院擴容為主導,因此對於醫療器械的採購需求多以全院級大項目為主。而邁瑞作為國產醫療器械龍頭品牌,豐富全面的產品線優勢及產品創新優勢,可同時為全院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智慧醫院建設方案,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與此同時,醫保改革同樣帶來國產醫療器械需求增長的發展機遇。2021年4月22日,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中,一個重要改革就是在職職工單位繳費將全部計入統籌基金,主要用於支撐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提高門診待遇。在此情況下,國信證券認為,國內醫藥產業結構處於產業升級和進口替代的大週期內,隨着國產品牌的質量不斷提升和在各領域實現突破,中長期來看大幅利好各條工業主線中國產對進口的替代。
而作為國內醫療器械的龍頭,邁瑞醫療早已發力國產替代產品研發。2016年至2020年,其研發投入分別為10.89億元、11.32億元、14.20億元、16.49億元、20.96億元。今年上半年,邁瑞持續加強研發投入至11.65億元,同比增長16.02%。
目前,邁瑞已建立起基於全球資源配置的研發創新平台,共有3009名研發工程師,分佈在深圳、武漢、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國硅谷、美國新澤西和美國西雅圖九大研發中心。截至2021年6月30日,共計授權專利3251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566件。
值得注意的是,邁瑞的創新以臨牀需求為導向,而非盲目追求首創性創新。比如,在生命信息與支持領域,邁瑞推出監護儀膿毒症預警功能,為全球首創。在IVD領域,邁瑞推出了契合發展中國家市場需求的“CRP+五分類血球”和“CRP+SAA+血球”的聯合解決方案。在醫學影像領域,邁瑞則推出了麻醉用平板超聲,精準進行穿刺定位,也是全球首創。
事實上,醫療器械行業的產品分類繁雜而細微,存在着大量有潛力的細分領域,目前邁瑞銷售額在國內醫療器械企業中雖排名第一,但邁瑞還有多個產品在對應的細分市場裏國產化率較低,所以未來較長時期內,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尤其在國內醫療器械市場擴容、醫改政策推進國產替代等諸多歷史機遇下,邁瑞的機遇大於挑戰,未來有較大的想象空間。
3、龍頭優勢持續凸顯,投資安全邊際顯現
經過三十年的奮鬥,邁瑞已建立起完善的營銷、市場、研發甚至包括人力一體化作戰的體系,國內市場方面,邁瑞醫療產品實現了從中低端到高端、從科室到全院的整體化、集成化解決方案,同時憑藉豐富的產品解決方案與信息化技術優勢,旗下產品在大型公立醫院獲得了更廣泛的認可和競爭優勢,報吿期內,邁瑞醫療覆蓋中國近11萬家醫療機構和99%以上的三甲醫院,包括全國知名的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龍頭優勢持續凸顯。
在發展中國家市場,邁瑞切入的時候依靠完善的高中低端產品線,在發展中國家還沒有強勢本土醫療器械公司及發達國家器械巨頭產品與國情水土不服的時候搶佔先機。在發達國家,公司依靠收購直銷網絡及創新尖端產品,藉助疫情的歷史性機遇實現了高端醫院的大突破,建立起了強大的渠道壁壘。今年上半年,邁瑞醫療又在過去已突破的高端客户基礎上實現了更多產品的橫向突破。可謂以點帶面,步步為營,這方面對出海21年的邁瑞早已“輕車熟路”。
其實邁瑞也是一家比較“奇葩”的公司,過去30年,邁瑞走出了一條與全球醫療器械巨頭與眾不同的路,邁瑞在影像線與西門子、GE等競爭,在生命信息與支持領域與飛利浦、CE、德爾格等競爭,在IVD領域與羅氏、雅培等競爭,新業務佈局了微創外科、動物醫療等領域,都是不同的競爭對手,因此很難拿邁瑞的市值和其中某個領域的外資巨頭市值去對標。
一方面,與海外醫療器械巨頭強生、史賽克等公司的醫療器械板塊的收入增速大多數年份不超10%相比,邁瑞持續數年業績增速20%+下的成長性可謂一枝獨秀。此外與自身不怎麼增長,靠外延併購的“拼裝巨頭”不同,邁瑞的業績主要靠內在增長驅動,外延併購主要為完善產業鏈佈局,提升研發能力。比如報吿期內,邁瑞醫療擬收購的Hytest Invest Oy公司,就是為了藉助後者體外診斷用抗原抗體等試劑原材料優勢,完善供應鏈佈局,進一步提高化學發光業務的研發能力。
從外部市場環境和增長潛力看,國內市場人口基數大,但醫療器械品類及滲透率全面落後於海外發達國家,市場需求和增長潛力較大,而邁瑞業務佈局的各個細分領域絕大多數處於高速增長階段,因此未來較長時期內,具備較高的增長確定性。未來並肩甚至超越海外醫療器械巨頭,是非常有可能的。
雖然近期醫療板塊整體出現回調,但從歷史經驗來看,部分優秀龍頭企業通過政策調整,推陳出新,反而進一步加速了自身的國產替代進程,實現了更大的發展。此外,邁瑞獨特的業務結構及服務優勢,也意味着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總體來看,醫療是極具景氣度的長期主義行業,無論是傳統的基礎醫療保障還是現在的智慧醫療,都和民生息息相關,具備較強的發展潛力,因此優質賽道內的龍頭企業如果短期受綜合因素影響出現暫時性回調,投資安全邊際持續顯現,或許是不可多得的佈局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