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匯8月29日丨孚能科技(688567.SH)發佈2021年半年度報吿,實現營業收入8.77億元,同比增長207.26%。
在報吿期內,公司研發團隊已經開發並驗證了能量密度達到 330Wh/kg 的下一代電動汽車電池。該技術在零下 20°C 温度下仍能提供 90%的容量,可在全球範圍內應用,並且公司藉此榮獲“美國 USCAR2020 年度團隊成就獎”,該技術已通過美國的第三方相關認證。
公司的其他先進技術如“高比容量正極材料技術”、“動力鋰離子電池隔膜及其製備技術”及“先進粘結劑製備及應用技術”等結合公司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在報吿期內,已進入產業化階段。
在“投產一代、儲備一代、開發一代”的技術研發思路下,公司根據市場需求適時將技術儲備產業化,並儲備了多項下一代動力電池核心技術,計劃未來數年內將公司量產產品的能量密度由285Wh/kg 提升至 350Wh/kg。
報吿期內,公司在高能量密度、超長壽命、高倍率快充能力、高安全性能等方向持續投入研究開發,產品性能持續提升,重點產品已順利進入產業化階段;在新型正極材料,新型負極材料,固態電解質,成本領先型電芯化學體系,新尺寸、新結構電芯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研究及試驗;新型動力電池系統成組技術逐步開始導入新項目,關鍵技術參數(成組效率、體積比能量密度)取得較大提升;公司不僅自主研發,還與外部合作持續加大熱失控防護技術、全氣候電池系統、大數據分析平台、電池系統輕量化等領域的研發投入,且取得了一系列技術進展,為公司產品保持技術領先提供強有力保障。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擁有119項境內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5項)、16項境外授權專利,正在申請的境內外專利合計92項。
汽車動力電池行業是技術壁壘較高的行業,只有保證技術領先才能保證公司行業地位領先。因此,公司歷來重視研發創新。本年度公司不僅繼續在此前研發項目的基礎上深入研究,還與第三方機構在大數據平台分析、電池輕量化合作研發等方面開展合作研發,以此保證公司行業領先地位。基於以上,公司研發投入總額較上年同期增長 32.89%。
報吿期內,公司贛州工廠產線進行輪番升級改造,鎮江一期工廠產能爬坡良率不斷提升,為公司未來業務的發展打下產能基礎。
公司參股與吉利科技共同建設的贛州12GWh產能基地:2021年5月17日,公司與吉利科技在贛州科技城的項目現場舉行了動工奠基儀式;項目用地協議已經簽署,目前正在辦理相關用地手續;工廠的總平面佈局圖正在評審中。項目的立項備案已經完成;場地正在強夯中(土地平整),地質勘察單位已經進場開始施工。公司已派出多名具有豐富經驗的員工幹部就合資公司的工藝、設備、質量管理等環節進行前期指導。
鎮江基地方面:2021年4月,戴姆勒EVA項目的電池量產下線。產能建設工作正按照計劃向前推進。鎮江基地作為戴姆勒項目的主要生產基地,分三期建設:一期目前處於產能爬坡階段;二期電芯工廠建設本年度4月已開始實驗設計,5月進行了試生產,目前正處於逐步爬產階段。二期模組工廠已按計劃6月底主體建築及內部潔淨裝修完成,開始設備安裝調試。三期工程按計劃順利推進中。
2021年公司堅持圍繞“堅持以乘用車為核心,拉動其他動力電池市場,根據市場提供不同屬性的產品”的市場戰略,國內市場堅持“3+3+2+X”戰略,暨重點開拓三大央企(一汽、東風、長安)、三大地方國企(北汽、廣汽、上汽)、兩大民企(長城、吉利)、多家造車新勢力。海外市場致力於成為全球頂級車企核心供應商,國際客户堅持“6+3+3”戰略,暨重點開拓歐洲(戴姆勒、大眾、寶馬、雷諾、菲亞特、沃爾沃)、美國(通用、克萊斯勒、福特)、日本(豐田、本田、日產)。公司在維持原有客户的基礎上,加大力度拓展營銷渠道,不斷開拓新客户和新市場。
公司根據實用性、消費力等不同維度對消費者進行了不同羣體的劃分,針對不同消費者羣體,公司提供了不同解決方案。在報吿期內公司客户拓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收到廣汽三菱 LE 車型項目定點通知,標志着公司成功進入日系車企供應鏈;開拓了柳州五菱等客户,代表公司打入PHEV 市場。公司供應的廣汽 Aions Plus 動力電池總成系統,在報吿期內下線開始批量交付。另外,吉利商用車的皮卡項目是公司與吉利達成戰略合作後的首個量產項目,是雙方戰略合作的又一個實質性進展。
與此同時,公司正在加速開發上汽、雷諾日產、捷豹、路虎、沃爾沃等其他國內外一線車企客户,深化合作,力爭儘快取得階段性成果,以客户項目為中心,打通內部業務流程,擰成一股繩,加強項目驅動滿足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