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邁瑞李西廷:完善醫療器械產業鏈 做好產品提高國際競爭力
格隆匯 08-13 08:39

近日,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在做客人民網《對話企業家》欄目時表示,在做產品方面,邁瑞“目不斜視”做好自己的工作,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學習、研究掌握核心技術,在部分產品上實現了從“跟隨”到“引領”的身份轉變。採訪中,他多次強調自己對於核心技術的重視,“核心技術是一個企業的核心,不掌握核心技術,是不可能在市場上佔據大的競爭力。要做到這一步,就要敢於投入研發,而且要有不被周圍其他聲音所幹擾的專注力。”也正是對於核心技術的堅持,使得邁瑞醫療順承着市場與機遇勇立潮頭。

洞察市場需求 抓住歷史機遇

成立於90年代初的邁瑞醫療,在30年的發展中,抓住歷史機遇,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成了時代浪潮裏的“弄潮兒”。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生活節奏,一時間呼吸機等醫療設備成了受關注的重點對象。

“因為經歷過SARS疫情,武漢出現疫情後我們迅速反應,在2020年的大年初二召集員工,把公司的庫存拉到一線的同時,也快速準備生產疫情所需要的東西。”李西廷介紹,疫情期間,邁瑞醫療多次向火神山、雷神山等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送去呼吸機、監護儀、除顫儀等抗疫必需的醫療器械。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要做事前諸葛,而不是等疫情來了再投入研發生產,這是來不及的。”李西廷稱,邁瑞一直關注市場動態,根據市場需求開發產品。

疫情期間,邁瑞不僅滿足了國內戰疫一線的需求,也讓國產醫療器械走出國門,支援了國際上的疫情防控。“原來我們進不去的一些西歐、北美的頂級醫院,通過這次疫情都進去了。”李西廷説。我國醫療器械發展相比發達國家起步較晚,一些歐美地區發達國家對我國製造的醫療器械持懷疑態度,不敢引進使用。此次疫情,我國醫療器械不僅解決了這些國家的燃眉之急,還使他們對國產醫療器械有了新的認知。“這使得國產品牌在國際發展至少提前五年。”

做好產品質量 主動投身完善產業鏈

雖然國產醫療器械取得一定的發展成果,但與國際“大鱷”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並肩國際一流水平?李西廷表示,做好產品是關鍵,首先要讓產品的性能、質量過關。其次,做好售後服務,在銷售網絡上做大投入,招聘當地本土員工,並加以培訓,使外籍員工也認可我們企業的工作方式和企業文化。

“去年邁瑞幾十萬台抗疫設備運到海外,截至目前,沒有接到一例投訴。這與邁瑞長期以來注重產品、注重服務密切相關。”李西廷介紹,邁瑞的儀器在當地醫院使用後,醫院24小時內打電話要有人接,有人支持,“這樣,人家才敢買。”

除了產品和售後服務,打造健康的產業鏈是李西廷關心的一大重點。他表示,我國大多數的醫療器械公司規模較小,在“出海”過程中一點小小的風浪就能把船打翻。在產業鏈方面,我們一定要做大做強,這樣才能使我們在國際市場上行穩致遠。

“我們一定要做好社會分工,讓醫療器械市場規範化、市場化。”李西廷表示,疫情期間,面對國外的封鎖很多產品不能進口,為了不影響設備生產,邁瑞對本土企業提出技術要求,採用了不遜於進口零部件的設備。“完善產業鏈,國產醫療器械就能在出海中多一些保障和自信。”

給基層賦能 合法合規走向高質量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啟之年。隨着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不斷地擴大,國家也在支持和鼓勵醫療器械創新發展。如今,我國已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對於企業而言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李西廷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首先要合法、合規經營。”李西廷認為,這是公司最根本的東西,也是保證公司安全發展、健康發展的根本;其次,大量投入研發,用新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另外,要完善供應鏈,做好供給側改革,不依賴進口;最後,完善市場,實現大浪淘沙,使留下的小公司具備足夠的創新力,大公司有能力商業化、產業化。

在醫療器械公司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李西廷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他表示,一方面要讓企業內部年輕的工程師儘快發揮他們的力量;另一方面要引進高端人才,這對提高產品的性能和質量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醫療器械公司作為我國醫療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醫療資源均衡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當前,我國基層醫療技術相對薄弱,要求醫療設備更智能化,幫助基層醫務工作者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對此,李西廷表示,邁瑞的價值觀是為人民的健康服務,做人類健康的守護神。“面對基礎醫療市場特別是鄉鎮衞生院,我們要做的儀器是性價比高,又比較智能化的東西。”李西廷表示,要開發出適合基層醫療的產品,給基層醫療賦能,讓老百姓在基層也能得到專業優質的醫療服務。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