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三一重工,苦盡甘來?
格隆匯 08-03 20:22

最近,“茅族”與“寧族”之間的比拼異常激烈。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新能源、光伏、半導體等板塊漲勢咄咄逼人,而以茅台為代表的消費、銀行、地產等板塊卻在不斷失守曾經的輝煌。

自年初218大盤大回調以來,諸多白馬股們的股價就顯現出一蹶不振的頹勢。半年內,中國平安最高跌36.9%,萬科最高跌37%,金龍魚最高跌44.7%,順豐最高跌48%,海底撈最高跌61.5%。被稱為“機械茅”的三一重工也難逃大跌的命運,從218股災至今,大跌39%,市值狂泄1737億元。

(三一重工過去一年股價走勢)

昨日,以寧德時代為首的“寧族”大跌、以茅台為首的部分“茅族”開始反彈後,市場對於曾經的大白馬們又有了些許期待。其中,機械板塊整體也一改往日頹勢。繼昨日強勢漲停後,今日三一重工又大漲5.35%報28.76元/股。這也引發諸多猜測,在經歷了大半年大跌行情後,機械大白馬能否就此觸底反彈?

三一重工大漲的原因,主要是有兩個導火索被同時點燃:

一是新品發佈:7月31日,三一發布國六混凝土機械成套設備新品,該新品在控制、液壓、泵送等領域技術優化多達120項,油耗較優化前最高可降5%。按泵車6萬方/車的作業量測算,平均可省油4萬元/年。新品的降本增效,也將為三一拓展市場提供更為強勁的競爭力,這也是三一重工漲勢最猛的利好之一。

二是高管“畫餅”:公司副董事長、總裁向文波接受媒體採訪談及海外市場的拓展藍圖時曾表示,集團海外市場營業額要在5年內實現100億美元。相對三一本身的海外業務體量來説,這預期還是很強的。雖然後來澄清説只是目標方向,不代表業績承諾。但市場依然為這個“餅”買賬了。

從三一的整個業務業績增速情況看,當前的估值確實具吸引力,但畢竟都是過去式,當下即未來還是面臨一些值得關注的不確定性。

01

難逃行業週期宿命

作為機械行業的龍頭股,三一重工過去一年的表現並不能説不優秀。2020年,公司實現營收1000.5億元,歸母淨利潤為154.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2.2%和37.7%。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35.1億元,歸母淨利潤為55.3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94%和152%。這樣一份成績,不説與其他機械股相比,放在一眾白馬股中也絲毫不遜色,但為何資本市場不看好了呢?

橫向比鶴立雞羣,但與自身縱向比,三一重工的業績卻是明顯下滑了。從2017年至2020年,公司營收增速從64.7%下滑至32.2%;歸母淨利潤增速從928%一路下滑至37.7%。

增長放緩背後反映的其實是整個機械行業的週期變化。過去五年,國內基建與房地產行業經歷了一輪上行週期。較為依賴基建與房地產的機械行業也迎來了高速增長。但高速增長了五年後,市場對於機械行業未來能否保持高增的預期出現了變化,認為此前行業的高景氣度拐點將至。

2020年,為抵禦由疫情帶來的經濟大波動,2.15萬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被投入市場,引導地方政府基建投資,也帶動了機械市場的增長。自2020年3月開始,挖掘機市場連續10個月單月銷量創歷史同期新高。2020全年,我國挖掘機國內市場銷量超30萬台,同比增長40.1%。

這股熱潮一直延續到年初。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納入統計的26家主機制造企業,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共12.69萬台,同比上漲85%。其中,內銷11.35萬台,同比上漲85.3%。單月來看,今年1至3月的銷量分別為1.96萬台、2.83萬台、7.9萬台,均打破當月的歷史銷售記錄。

但隨着國內疫情逐漸企穩,此前寬鬆的基建政策也逐漸收緊。2021年3月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單位《關於進一步做好鐵路規劃建設工作意見》,要求嚴格控制建設既有高鐵的平行線路,嚴禁以新建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名義違規變相建設地鐵、輕軌。4月,財政部再次表示要“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

在房地產方面,房住不炒的基調正在越來越嚴格。企業方面設置“三道紅線”限制房企無序擴張;銀行方面,政府發佈《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限制房企融資;同時,政府出台打擊學區房等炒房行為政策。受此影響,機械行業在另一處應用場景實現增長也受限。

基於以上基建與房地產行業政策的變化,市場對於整個機械行業的預期開始走弱。作為去年來股價飆漲最兇的行業龍頭三一重工來説,政策變化下,股價自然首當其衝承壓。

此外,上游鋼鐵等原材料的上漲也給機械行業的利潤空間帶來壓力。全球流動性增加疊加“碳中和”政策下的供給緊張,鋼鐵指數自去年5月份開始走高。由於機械企業原材料的採購週期一般為1至3個月,上游原料價格傳導至下游的挖掘機企業存在一定時間差,市場對於利潤增速預期進一步放低。

不過,今年6月起,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相繼掀起漲價潮。包括三一重工、徐工機械、山東臨工、柳工等相繼漲價,幅度在5%-10%之間不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成本抬升的利空,這是機械板塊迎來此次大漲的利好基礎。

02

破局點:出海

國內增長無望的三一重工將業務新增長點瞄向了出海。

2020年,在疫情致使海外工程機械需求大幅萎縮的情況下,公司逆勢實現國際銷售收入141.04 億元,與 2019 年基本持平。其中海外挖機銷量突破1萬台,同比增長30%以上,在北美、歐洲、印度等主要市場份額大幅提升,在東南亞部分國家的市場份額已上升至第一。

據浙商證券測算,2020 年全球挖掘機銷量約 66 萬台,其中海外市場約為 36 萬台,三一海外市場市佔率僅3%左右,對比國際機械龍頭卡特彼勒在中國10%市佔率還有2倍多的提升空間。

此次高管的畫餅之所以被市場買賬,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起碼三一想要擴張海外市場的野心是傳遞到位了。

但另一方面,現在中美貿易關係及疫情影響還是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甚至風險性,期望雖然好,但不一定能就最終實現得了。

03

總結

目前,從9萬台挖掘機產量來看,三一重工已位居全球第一。隨着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公司在海內外競爭優勢明顯。國內行業市場增長受阻轉戰海外市場不失為一計良策,但中美關係日趨緊張、國際形勢的複雜多變也為其未來發展蒙上一定陰影。市場追求確定性,三一這波能否觸底反彈還有待時間驗證。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