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在連續兩日的崩盤後,鋰電池板塊昨天尾盤前直接跳水,而今早開盤後再度大跌,中礦資源、華峯股份、中國寶安跌停,江特電機、西藏珠峯觸及跌停,天齊鋰業、久吾高科跌超4%。雖然寧德時代強勢護盤大漲5%,稍稍穩住了整個鋰電池板塊,但整個板塊仍是一篇飄綠,跌家數超過75%。
但看看鋰電池指數的歷史曲線猛烈的不免得讓人有些害怕,從2月那一波的啟動開始到現在,鋰電池一路高歌猛竄上了一個高峯。整個板塊在4月中旬經過了一波小小的修整後,在短短的三個月內上漲了將近60%,而板塊內更是誕生了多個千億的鋰電細分龍頭。
但這個趨勢未免有些太眼熟,也讓人有些恐懼,不禁讓人想到了勢頭同樣勇猛的白酒。3月到6月期間,白酒指數也同樣躍升了超過50%。但白酒走的很快,也很慘烈。6月8日是白酒板塊砸盤的日子,中證白酒一度暴跌8%,收跌7%,一天蒸發了逾3200億市值。
8日之後,中證白酒指數一路下跌超25%,茅台甚至在昨日跌破1800,收跌1712元/股,而28日盤中更是一度跌到1682元,但目前有所回升3%,但和六月初的2200元/股已經相去甚遠,五糧液和洋河股份更是一路大跌近25%。
從目前的電動車銷售數據來看, 6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24.8萬輛、 25.6萬輛,銷量環增17.6%,同增139.3%;而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均超過了120萬輛,同比均增長 2 倍,持續保持着高增量的態勢。
與此同時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12.7%,環比繼續提升。此前乘聯會在5月將今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量上調至240萬輛。
其實也能看出,鋰電池整個的大邏輯並未發生很大的變化而且這個市場在未來還是一個高增量的市場,只要新能源車還能保持高增速,鋰電池的生意就不會被落下。
另一方面從鋰電池相關公司發佈的中報業績預期中可以看到端倪,整個行業仍處在一個高景氣的狀態下,多數公司的中報業績大幅上行,其中電池隔膜龍頭恩捷股份預計上半年實現利潤10億元-10.9億元,同比大增211%-239%,而電解液龍頭天賜材料預計利潤在7億元,同比增長125%。
而昨晚發佈業績預吿的三元正極材料龍頭容百科技,由於上半年出貨量同比135%的高增長,預計實現淨利潤3億-3.4億元,同比預增453%-526%。
且從目前的產品價格來看,氫氧化鋰價格來到9萬元/噸以上,碳酸鋰價格維持在8.8萬元/噸左右,電解液價格為9萬元/噸,各類電池原材料目前的漲價升勢仍然不減,漲幅大部分都大於100%。
這樣來看,目前行業發展的邏輯沒有改變,未來新能源車這個賽道還是一個持續放量的高景氣賽道,行業也處在急速成長期。但何以至此呢?
早在7月14號,鋰電池就遭到了一大波集體拋售,當日比亞迪跌7.47%,遭淨流出42.89億元;天齊鋰業跌9.02%,遭淨流出11.52億元;格林美跌6.26%,遭淨流出10.03億元。整個板塊有32只鋰電池概念股遭到超186億元主力資金拋售。
而根據7月19日主力大單拋售的個股排行來看,鋰電池板塊遭到了主力資金的大幅撤離,合計淨流出138億元,而具體來看,包含華友鈷業、贛鋒鋰業、雲天化、易事特、天賜材料、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比亞迪、天際股份在內的40只鋰電池概念股均遭到逾138億元主力資金拋售。
而再回到尾盤前鋰電池大跌的昨日,其中半導體板塊獲主力淨流入超143億元,中芯國際獲加倉超41億元,兆易創新、聞泰科技均獲主力淨流入超11億元;而贛鋒鋰業、科大訊飛、盛和資源、天齊鋰業、多氟多均遭主力淨流出超6億元。
放眼望去,慘遭主力流出的都是那麼幾隻鋰電池的龍頭股。這麼看來市場的情緒產生了變化,鋰電池的資金也產生了分歧開始回撤,加上這兩日整個A股都出現了砸盤的情況,今天鋰電池板塊主力淨流出115.8億元,單腳站在山頂的鋰電池閃崩也在情理之中。
其實白酒崩盤的邏輯很簡單,泡沫實在太高,比危險值還整整多出了一倍,所以被狠狠的殺了一波估值。而今天的鋰電池也處在了這個位置,目前指數的PE在112倍左右,遠遠超出了中值的61倍和危險值的91倍。
而其中所屬的個股估值已經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泡沫,即使是算上目前的增速,龍頭股贛鋒鋰業的市淨率也已經遠遠超過了其平均水平,天齊鋰業也是如此。
(贛鋒鋰業PB)
照目前的狀況來看,這一波休整殺估值還會持續,而鋰電池板塊短期暴利拉昇確實是已經吿一段落了,即使是反彈也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震盪消化。不過從長期發展來看,整個鋰電池的行情卻沒有結束,應該還會出現鋰電池細分行業的反覆炒作。
從國家的整體規劃來看,科技+製造一定是未來發展的主旋律,目前來看這個特徵也非常明顯,這種情況下不論是資本市場還是其他方面,這塊都不會輕易地拋棄。且科技和人口最近如此頻繁地被提及,可以明確其為下一階段的主題。白酒的風頭也許是真的過了,但是科技還沒有。
現在來看,鋰電池的這波回撤可能還會繼續,投資者需要控制好倉位,沒有上車的也不着急低吸入場,可以在等待一波找準更合適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