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中新經緯,作者:吳曉薇
奶酪毛利率比房地產還高?在論壇上,原農業部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高鴻賓的一席話引發場內譁然。
“奶酪附加值高,妙可藍多2018年毛利率35%,去年毛利率是55%,剛才跟我説還有60%的,房地產平均利潤率是10%。”高鴻賓在致辭出提到這樣一組數據。據億翰智庫數據顯示,2018-2020年間,其跟蹤的50家典型房企平均毛利潤率水平整體走低。截至2020年末,這一指標為24.7%,較2019年同期降低5.1個百分點,共47家企業毛利潤率出現下滑。其中,31家房企毛利率集中在20%-30%之間。
妙可藍多2020年報
記者查閲“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2020年年報發現,奶酪產品在2019、2020年毛利率分別為41.28%、45.37%。相比之下,房企平均毛利率確實存在一定差距。縱向來看,上述數據與上市乳企平均毛利率相比可算是可圈可點。記者梳理上市乳企2019、2020年銷售毛利率發現,妙可藍多奶酪產品毛利率高於原料奶及乳製品加工銷售平均值。
這也讓乳業紛紛湧進入奶酪賽道。高鴻賓説,十五年前,全國奶酪市場僅有不到5個億的銷售規模,去年達到了88億,蒙牛、三元都開始研發和生產奶酪。
全國畜牧總站研究員、國家高級乳品評鑑師張書義表示,近兩年,幾乎所有的奶酪企業都在提升再製奶酪產量。企業設備高負荷運轉,2020年,妙可藍多兒童奶酪達產率100%,三元專供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的切片奶酪增幅迅猛。按去年複合政府率(CAGR22.6),2021年,全國兒童奶酪將達到100多億規模。
而據西部證券研報測算,估測我國奶酪棒仍有4-6倍滲透空間。預計到2025年,中國奶酪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88-333億元,相比2020年增長146-191億元。
近期,蒙牛將妙可藍多納入麾下,從生產、渠道、供應鏈等多方面提供協同。但蒙牛本身也擁有愛氏晨曦這一奶酪品牌。對於兩方的合作是否存在矛盾,妙可藍多董事長柴琇在接受羣訪時表示,蒙牛不再做奶酪,妙可藍多也不再做液奶,但由於愛氏晨曦在市場上有一定的品牌積累和銷售份額,在這樣的情況下會保留這個品牌,1+1肯定大於2。
光明方面明確表示,奶酪終端市場拼的就是奶酪棒。近期,光明推出了可拼出多種玩具造型的奶酪棒。光明乳業原料奶酪營銷中心總經理龔羣認為,目前兒童奶酪棒設計、包裝、賣點均同質化,未來整個行業拼的是創新。
競爭加劇後,奶酪行業的毛利率是否還能維持高水準?對此,負責妙可藍多全國銷售的副總經理郭勇蘭解密了行業目前的真實情況。
“隨着競品越來越多,現在奶酪的毛利越來越低了。”郭勇蘭提到,有的產品毛利空間是50%,也有產品毛利僅為10%。
這是因為興起的兒童奶酪賽道引發了價格戰。柴琇指出,“這個市場從2020年開始進入價格戰,從今年5月開始,百吉福加入新一輪價格戰中,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
北京銀河路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駱志剛進一步指出,我國奶油奶酪的進口量之大,幾乎把全世界的奶油奶酪價格炒得很高,這與幾大龍頭企業的帶動有很大關係。
“這樣的價格戰對我們影響不大,”柴琇表示,二十年前,百吉福就做奶酪,特別是一線城市。不過她也表示,妙可藍多和百吉福不相上下。她引用凱度數據稱,5月份額上已佔了百分之三十以上。7月8日,妙可藍多披露業績預吿顯示,上半年淨利潤預增194.83%-241.38%。
對於如何應對價格戰,柴琇提到,作為行業老大是絕對不會主動打價格戰的,也不能發起價格戰,因為打價格戰經銷商不賺錢、企業也不賺錢。“怎麼解決價格競爭這個問題?就是不斷做產品升級。在價格戰面前,當我們產能夠了,我們就可以從容升級產品,產品該做合理價位就做合理價位。所以説,針對價格戰,我覺得解決辦法就是產品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