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三隻烏鴉出現後,商品還能做多嗎?
格隆匯 05-20 08:19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國君固收覃漢,作者:覃漢、王佳雯

我們從上週開始提示,市場的通脹預期會下修。做出這個判斷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商品價格會階段性見頂。事實上,黑色系商品期貨從上週後半周到現在,一直處於下跌形態中。

從技術分析上來説,黑色系商品期貨都走出了明顯的“三隻烏鴉”形態,即5.13、5.14、5.17三個交易日構築的三條大陰線組合。“三隻烏鴉”的k線組合意味着經過過去一段時間的大幅陡峭化上漲之後,商品期貨短期的調整形態出現了。後面還想繼續創新高的難度很大,至少需要經過一個調整階段進行過渡。

從基本面維度進行分析,商品現貨是由供給、需求、庫存、廣義流動性決定的,而商品期貨則是由現貨、狹義流動性同時決定的。

相比較而言,CRB商品指數從2020年4月到目前(13個月)累計漲幅約為80%,而2008年那一輪大宗商品牛市,實現同樣的累計漲幅則用了25個月的時間。此外,黑色系商品期貨均超漲,導致基差大幅走擴,且幾乎完全跟隨期貨波動,脱離了現貨基本面。不難判斷這一輪的商品期貨暴漲,在基本面的支撐以外,很大程度上是流動性推動的。

雖然國內的流動性轉向始於2020年4月末,但全球特別是美國的持續“大放水”起到了很強的助推作用。美股泡沫繼續吹大,美國居民在房地產市場猛烈加槓桿,也反過來制約了美聯儲退出寬鬆週期的“獨立性”。

商品的強勢已經蔓延到股票市場,美股道指、國內週期板塊都走出了超額行情,比如鋼鐵行業龍頭寶鋼股份,在不到半年時間內,股價接近翻倍。在債市也有對行業基本面的反應,部分兩高一剩行業的優質主體,信用利差小幅收斂。甚至有投資人打趣,永煤就是違約太早,好比14年9月違約的中鋼集團,沒有等到行業的黎明而錯失了翻身機會。

流動性推高了商品的估值水平,但與股票不同,對商品的“合理”估值水平做定量更困難。雖然股票的估值也是唯心的,並且很可能是“千人前面”的看法,但至少股票估值可以通過公司基本面進行分析,通過預測盈利增速給出一個相對靠譜的目標價。但是商品期貨,本質上是多空雙方博弈的結果,是在這個動態博弈過程中產生了價格圖譜。

在行業供需關係方面,過去我們一直強調這一輪是供給劇烈收縮導致了較大的產能缺口。歷史經驗來看,供給、需求分別推動的大宗商品牛市,其強度有較大差異。對比2008 ~2009年,以及2015~2016年,分別是需求和供給推動的兩輪大宗商品牛市,主要結論如下:

①需求驅動的牛市持續時間更長,前者持續時間26個月,後者僅14 個月;②需求驅動的牛市漲幅更大,兩個階段南華工業品指數分別漲 126.0%、92.7%;③需求驅動的牛市PPI 漲幅更大,兩個階段 PPI 同比分別較最低點上行15.3%、13.7%。整體而言,需求的大幅擴張導致的大宗商品牛市持續時間會更久,而只是供給端導致的牛市持續時間會比較短。

供給收縮的邏輯走到當前已經達成一致,但對於需求端,市場存在一定分歧。我們想提示的是,美國基建體量的不足,以及國內信用收縮,或許下游需求並沒有市場想象的那麼好。

首先,這一輪需求爆發點是在美國,與2008年“四萬億”集中在中國不同,美國基建的總量遠遠低於中國。其次,從國內來看,2021年信用持續收縮是大概率,對應到財政投放偏緩,導致基建偏緩,而地產“三條紅線”、“兩集中”,導致先行指標土地供應不樂觀,會阻礙地產新開工。

過去一段時間色系商品的需求擴張弱於供給收縮,這一趨勢還會持續。從高頻數據來看,主要鋼材產品庫存繼續去化,但去化速度僅強於2020年,而弱於2018年和2019年,表明了需求還不夠旺盛。此外,由於噸鋼毛利和盈利鋼廠佔比很高,全國主要鋼廠的產能利用率均處於歷史高位,這樣的高盈利會反過來刺激供給。

另外我們關注到過去兩個月,類似於恆立液壓、三一重工這樣的製造業龍頭股價跌了很多,市場看空的原因是原材料漲價加重製造業成本。而這一利空的核心驅動就在於,目前的原材料漲價壓力很難逐級向產業鏈下游傳導。反過來説,原材料漲價越難向下遊傳導,其持續性就越差。因為漲價會抑制下游的需求,一旦需求跟不上則會反作用於供給,從而推動新的供需平衡產生。

總體上,我們並不否認商品處於大週期牛市之中,但這並不意味着牛市就是一帆風順的。回顧2016~2017年的大級別牛市,上漲行情中也存在幾波大的回調。2016.04~2016.09,原因主要是政策打壓、行政限價;2016.11~2016.12,央行流動性收緊;2017.02~2017.06,限產不及預期,經濟數據走弱。

對標當下的行情:①政策打壓已經進行,並且技術上見頂特徵非常明確。②行政限價,發改委已經約談了唐山鋼廠,後續不排除會要求煤炭企業限價。鋼鐵煤炭行業中國企偏多,進行價格“窗口指導”能夠實現令行禁止。③融資的頂點已經兑現,經濟環比高點為二季度,以及上文關於資金熱度的退散,行業需求弱於預期,庫存去化偏緩的分析,都從不同角度提示了商品期貨階段性走弱的可能。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隨着商品的階段性見頂,通脹預期將會反向修正。落腳到投資端,前期受通脹預期升温、利率上行風險壓制的相關資產都會有比較好的表現。股市對應的是核心資產,而債市將看到利率曲線牛平。(完)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